清朝太监晚上值班时,为何要在鞋里放一颗苍耳子呢?不然会被挨打
清朝的皇帝通常都很会享受,身边通常围绕着数人来伺候,这些人统称为下人,意思是最低等的人群。皇帝被百姓称作天子,是举国上下身份最高贵的人,所以皇宫中的下人数量不计其数,下人在皇宫中也有自己专属的称号,女子被称为婢女,男子被成为太监。一个宫中婢女和太监是必不可少的。
婢女负责打扫屋子、洗衣浇花,太监则负责一些粗活重活以及皇宫中的安全,太监要在晚上轮流值班,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当屋内的主子酣然大睡时,太监就会轮流守在皇宫各处保卫主子的安全,太监当班时要求严格,不能打瞌睡,如若偷懒被发现是会被挨打的。因此大多数清朝太监晚上值班时,都会在鞋里放一颗苍耳子,不然会被挨打
这个清朝太监轻易不告诉别人的秘诀能被后人知道,要源于清朝末期太监孙耀庭写的一本自传《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家人靠给一个私塾先生做杂活来维持生计,私塾先生看孙耀庭天资聪慧便免费教授孙耀庭,孙耀庭学的很快,古今中外的知识都略知一二。但是孙耀庭的父亲却得罪当地的权贵,导致自己家破人亡。
孙耀庭一家无依无靠,只能上街乞讨,一天,孙耀庭看见一位太监回家省亲,太监的排场堪比县令,太监家吃剩下的泔水够他们吃好几天。从那时起,孙耀庭就决心进宫做太监。因为皇帝怕后宫的嫔妃与太监有私情,所以太监们进宫前都要被净身。
孙耀庭没钱请宫中的人净身,便让自己的父亲来帮助自己,父亲是门外汉,操作不专业,疼的孙耀庭昏睡了好几日,当孙耀庭醒来时,才知道溥仪宣布退位,清朝没了。孙耀庭被送到王府,因为在王府中表现良好,又被送回到皇宫中伺候(此时的溥仪才三岁,虽然清朝灭亡了,但是太监依然还存在)。
皇宫中太监也有等级划分,新入宫的太监会被分配给在宫中做事久的太监当徒弟,跟着大太监学习在宫中做事的规矩。孙耀庭为人谦卑,虚心跟着师傅学习,尽心尽力的伺候师傅,成为了下人的下人,但是自己的这位师傅似乎只知道享受,并不教授孙耀庭规矩立法,没有办法的孙耀庭只好自己摸索。孙耀庭和其他的太监一样,被列入值班名单,到了自己值班的时候,就要去规定的位置站好,一刻也不能松懈。
在当时的社会,一个下人的命犹如蝼蚁般轻贱,做事稍微不符合主人家的心意,轻则受皮肉之苦,重则丢了性命。所以下人们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惹的主子不高兴。值班一站就是一夜,很多太监熬不了夜,值班是总会情不自禁的打起瞌睡,被巡查的人发现,就会按照刑法处置,一顿板子下来,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出来。
孙耀庭就有这个毛病,在值班时孙耀庭哈气连天,上下眼皮总是打架,无论白天睡再长的时间,晚上也忍不住犯困。为此孙耀庭苦恼不已,孙耀庭发现自己的师傅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师傅在值班时似乎从来没有打过瞌睡,这让孙耀庭感到非常好奇,难道师傅是吃了什么抗眠药?孙耀庭一遍又一遍询问师傅原因,可是师傅就是不告诉他,孙耀庭下定决心要弄清楚师傅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一天晚上,孙耀庭请师傅喝酒,师傅最开始一直推脱,后来孙耀庭说自己偶然间得到一壶好酒,一般人想喝还喝不到,经不住劝说的师傅同意了孙耀庭的请求,喝酒时孙耀庭故意灌师傅酒,将师傅灌醉后,孙耀庭就套师傅的话,这才得知师傅值班不困的秘诀。
原来师傅在值班时会将苍耳子放在鞋里面,苍耳子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浑身都是刺锋利无比,个头很小,那些在宫里有经验的太监都会采摘苍耳子将其放在鞋子里面,当自己困时,脚不小心触碰到了苍耳子,坚硬的刺扎仅皮肤,疼的困意全无。这种方法虽然会让自己受点苦头,可也要比被判处忽于职守遭受挨打的下场好
知道真相后的孙耀庭在以后值班时采用师傅的方法,果真不困了,孙耀庭将这件事写进书中,才被后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