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0年,一国民党女军官跑到新四军驻地:快点离开国民党要打你们
创始人
2025-07-24 19:33:48
0

1940年的一天凌晨,一名国民党女军官急急忙忙,跑到新四军驻地,但被哨兵拦下,女军官看了一眼哨兵,急道:“快点离开,国民党要打你们!”

1940年6月27日下午,在国民党 “二李” 部队(李明扬和李长江)担任政训员的郑少仪,刚从午睡中醒来,就听到勤务兵报告部队发饷了。

这一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她的警觉。

要知道,“二李” 部队作为国民党的杂牌军,军饷向来是能拖就拖,此次提前发饷,必有蹊跷。

为了进一步确认情况,郑少仪先是离开办公室到街上查看情况。

只见领到军饷的不仅有军官,所有士兵也都发了饷,而且那些士兵全都涌向了餐馆,导致所有饭馆爆满。

她心中一惊,这很可能是要上前线的征兆。

自古以来,阵前发饷往往是为了激励士气,难道 “二李” 部队有行动?

虽然此时正处于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但国民党政权暗中却推行反共政策。

1939年底和1940年初,蒋介石在日记中多次表达对共产党发展的担忧,认为“共党乘机扩张势力,实为内在之殷忧”。

发现不对劲的郑少仪,赶紧去拿军饷。

排队的时候,她跟旁边的人聊天,问他们提前发饷是不是要开战?

结果,得知“二李”部队要在28号早上攻打郭村。

听到这消息,郑少仪心里万分着急。

郑少仪之所以对国民党军的动向如此敏感,是因为她的真正身份是一位共产党员。

郑少仪原名李振芳,在19岁加入共产党,是我党潜伏在敌人身边的重要力量。

郑少仪知道,新四军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如果情报送不出去,新四军遭受偷袭,几乎没有胜算。

但这时,郑少仪的上线已经撤离,没法按计划传回情报。

眼看国民党军的进攻就在眼前,郑少仪唯有亲自跑这一趟。

郑少仪赶紧换下国民党的军服,穿上旗袍,伪装一番后趁着夜色出发。

为了躲过国民党的岗哨,她只能走小路。

郑少仪一路上东躲西藏,克服各种险阻,终于冲进了郭村。

那时候的郑少仪身上都是伤口,脸色惨白得吓人,全身湿透,看起来特别狼狈!

新四军的哨兵见来者身份不明,拦住了她!

而郑少仪点名要见司令官叶飞,嘴里不断重复着:“快点离开,国民党要打你们!”

此时,已经是半夜12点,敌人计划进攻的时间是凌晨5时,所剩时间不多。

副司令员叶飞得知消息后,立刻出面接见郑少仪。

见到叶飞的时候,郑少仪一五一十把情报全告诉了他,里面包括了敌人的兵力布置和进攻时间这些重要情报。

这份信息来得太及时了,为新四军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

叶飞司令员根据情报,及时调整作战部署。

新四军只用半小时,便拟定并发布了作战命令,在天刚拂晓敌人进攻时,已有了充分准备。

由于早有防备,叶飞率领仅有的4个营2000人兵力,顶住了敌人1万余兵力的进攻,牢牢守住了郭村。

这场胜利为三个月后进行黄桥决战,彻底打开苏北抗战局面,奠定了基础。

叶飞深知,如果没有郑少仪冒死送来的情报,新四军很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在后来的岁月里,叶飞一直铭记着郑少仪的功劳。

1975年,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来到浙江视察工作。

百忙之中,叶飞向当地领导提出,想见见郑少仪同志。

当地领导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还是积极地展开了寻找。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郑少仪。

革命成功后,郑少仪选择回归平凡生活,对自己曾经的事迹只字不提。

新中国成立后,郑少仪在政法系统干了很长时间,她就像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甚至连她的孩子都不知道她曾经的功绩。

叶飞见到郑少仪的那一刻,眼中满是感慨和感激。

至此,跌宕起伏的往事得以面世。

2002年10月10日,83岁的郑少仪在平静中离世。

她留给子女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一生无悔!”

参考文献:

《传奇女英雄郑少仪》 钱书琴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我们都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数很多的国家,并且中国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我们的国家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
原创 历... 说起状元,笔者首先想到的词就是“学霸”。没错,能够考中状元的人,必定都饱读诗书,并且有自己的主见,当...
原创 清... 图为一组拍摄于清朝1906年的珍贵人物老照片,妻子不但有穿着凤冠霞帔的旗人新娘留影旧照,而且亦是可以...
原创 善... 曾国藩像 大文豪萧伯纳说过,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
原创 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分裂割据的时期,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里,除西晋曾短暂地维持统一外,其他时间均属分...
原创 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满清的第二位大汗,清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文治武功,施政清明,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
原创 英... 怀揣着远大志向,想要做个“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在东汉末年腐败政治的乱世之中,随着中央政权的失控,各路...
原创 众...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时代,除了慈禧的恶名远扬,还有一个极具争议的就是曾国藩。后世对...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 中新社三明尤溪10月16日电 (雷朝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