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全称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属于国军战斗序列,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共领导的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西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至第4团以及第15军团的骑兵团等改编而成,全师共1.3万余人。
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129师下辖385旅和386旅,有四个主力团。分别是769团、770团、771团和772团。
今天,笔者就来聊聊129师的四大主力团团长,后来发展如何。
769团团长陈锡联
陈锡联,字廉甫,湖北省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军委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一度主持过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1937年10月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此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第一仗,使日军一时丧失进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并且被迫回调大批部队守备后方,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军对日作战,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
770团团长张才千
张才千,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70团团长率部参加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坚持豫西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历任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司令部参谋长、鄂西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江南游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江汉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军长、海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副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委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原突围、两渡长江、高山铺战斗和鄂西剿匪等,参与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决策和组织指挥。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771团团长徐深吉
徐深吉,湖北省黄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团长,独立旅旅长,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新编第四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771团团长,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和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参加了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磁武涉林等战役。1941年1月奉命率新4旅南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停止南下,在鲁西地区开展工作。同年9月参加冀南秋季战役。
772团团长叶成焕
叶成焕,河南新县人。深受刘伯承器重,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18日,为国捐躯,终年24岁。
1938年4月17日,叶成焕在保卫太行的战役中,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于18日凌晨,壮烈牺牲,葬于山西榆社县郝北村,年终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