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万历23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
创始人
2025-07-24 15:32:38
0

文|飞鱼说史

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一支相当有名气的军队,凭借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在历史上,有两支军队享誉盛名,一支是岳家军,另一支是戚家军。

关于岳家军的事,飞鱼暂不细论,因为这支军队并不是本篇要讲的重点,我们要讲的戚家军,说到这不少人就会说了,不就是戚家军嘛,一个强字,就说完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对此,飞鱼表示关于戚家军,单单一个“强”字还真说不完这支军队的故事。

戚家军得名于戚继光,最初的任务是在南部沿海抗倭,后来被调入京师,参加对抗蒙古,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可以说是百战百胜,这是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戚家军之所以强,并不单单是士兵勇猛和纪律严明,它的阵法和装备也是一流,阵法主要是可以变化的鸳鸯阵,而装备则是集火炮、弯刀、狼筅为一体,正是凭借这些,戚家军还被称为当时东亚最强军队,不过在当时,戚家军的装备上那也是丝毫不弱于西方国家的军队。

我们就单单以火器的配比做个说明,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新军火器比约在30%以上,而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戚家军各营的火器综合配比在40%以上,所以有人以此称呼戚家军为当时地表最强军队。

但这样一支军队,最后的结局却很惨,它并不是敌人所灭,而是一次内讧中,被明朝朝廷残酷地剿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还得从戚继光抗倭说起。

戚继光组建成了戚家军。

明朝初年,时局并不稳定,明朝立脚未稳,而东南沿海本土的一些海盗和日本一些失意的土豪与浪人,也以武装走私,抢掠商民,被称之为倭寇,到了16世纪中叶,倭寇已成本土大患,被骚扰的民众高达十几万,在这种背景下,抗倭已经成为了明廷不可忽视的问题。

1555年,朝廷调戚继光任浙江都司佥事,自此戚继光开始长达十余年的抗倭生涯,不过刚一开始抗倭时,戚继光就感觉很力不从心。

因为明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了,这些人在国内镇压百姓还可以,但是真遇上不要命的倭寇,那只能用尴尬二字形容。

面对这种情况,戚继光就想组建一支威猛的军队,当他听说了义乌等周边地区的民众勇猛还不怕死的时候,就去义乌招兵,这点和义乌县令赵大河不谋而合。

因为赵大河也素闻明君战斗力差,但是自己辖下的义乌民众那各个都不是盖的,两人的主张上级领导胡宗宪认可,于是乎,以戚继光为将领以义乌等地民众为兵员的戚家军应运而生。

戚家军组建成之后,戚继光开始对这支部队进行训练,并教之以阵法,并且戚继光还改造和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了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在装备强于敌人,接下来就是戚家军大显神威的时期。

戚家军的主要战绩。

戚家军建成之后,这支军队开启了南征倭寇、北御鞑靼征途,在对抗倭寇的战争中,戚家军勇猛让倭寇闻风丧胆,这支军队在敌人眼中彻底刷新了战斗力,主要的战役有岑港之战、台州之战、福建之战、兴化之战,仙游之战,毫无例外,戚家军都取得了胜利。

戚家军的勇猛,被明廷看到了眼里,于是就有大臣建议明穆宗,让戚家军去抵御勇猛的鞑靼人,这一建议被皇帝所认可,于是这支军队又开始抵御鞑靼,虽然以游牧为主的鞑靼很勇猛,但是在戚家军的火器面前,那就明显发挥不出战斗力了,所以戚家军依然在延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神话。

后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依附于张居正的戚继光也被给事中张鼎思弹劾,由于戚继光功劳太大,皇帝心里也发慌。

于是就听从了这一建议,把戚继光调走,而戚家军也被留在了北方,后来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被撤职,回乡后这位民族英雄就在郁闷中病死。

当然,也正是因为戚继光被调走,留在北方的戚家军开始陷入危机之中,毕竟这支军队在北方属于客场,当时明军在北方还有着当地的军队,就这样在明朝军队中,南北两军之争也愈演愈烈,不过随着戚继光和后续戚家军将领的失势,戚家军已岌岌可危。

一场内讧葬送了戚家军。

万历23年,明朝爆发了一场内讧,也就是在这场内讧中,呆在北方的戚家军被明廷残酷地绞杀了,而起因很简单,是因为明廷欠粮饷,导致了戚家军的哗变,结果被无情镇压,看似简单地一件事,其实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

按理来说,战斗力如此之强的戚家军是明廷的依仗,为何就能发生欠粮饷的事呢,这不是逼着戚家军造反吗,其实还真是这回事,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张居正去世和戚继光被调走,这就导致这支南军在朝廷里已经失势了。

此外,再加上担任戚家军的将领是北方人李如松,他自然很偏袒北方军,粮饷什么的也是紧着北军发,有什么大功那也是往北军的头上扣,比如在平壤之战中,明明是戚家军立了头功,但结果却成了北军的功劳,而答应的悬赏自然给了北方军。

终于戚家军被逼急了,发生了哗变,而北方军的另一将领王保,对于这个机会早已等待多时,于是他以诱的方式,把戚家军骗到了演武场,当然是不能带兵器的,这些戚家军以为是要对欠粮饷的事情做个交代,也没有多想,但结果这群人却没有一个活着走出去。

结束语:

万历23年,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为何被残酷剿杀?其实明面上看似只是戚家军因为欠粮饷的事情发生了哗变,是明廷不得以而为之,其实背后却是明朝内部戚家军和北方军将领之间的不和造成的。

而对于这点,明朝的统治者并没有进行调节,反而任由两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伴随着张居正和戚继光等支持戚家军权臣失势,戚家军最终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或许也是封建社会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不过,尽管戚家军最后以这种憋屈的方式被镇压,但是它所创造的威名,却永远的留在了历史中,成为了一道不可磨灭的光。

此外,被明廷镇压的戚家军并不是全部的戚家军,只是北上的戚家军,而依然在南方抗倭的戚家军并不在此次被镇压的范围,不过再也支撑不起戚家军的威名了。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明史》、《戚少保年谱耆编》、《明史纪事本末》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善... 曾国藩像 大文豪萧伯纳说过,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
原创 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分裂割据的时期,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里,除西晋曾短暂地维持统一外,其他时间均属分...
原创 清...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满清的第二位大汗,清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文治武功,施政清明,他同时也是中国历史...
原创 英... 怀揣着远大志向,想要做个“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在东汉末年腐败政治的乱世之中,随着中央政权的失控,各路...
原创 众... 相信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时代,除了慈禧的恶名远扬,还有一个极具争议的就是曾国藩。后世对...
海内外专家学者福建三明共论朱子... 中新社三明尤溪10月16日电 (雷朝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
原创 李... 如果说历史上哪个王朝最鼎盛,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唐朝盛世景象,打从贞观之治开始,唐朝的发展之路如...
原创 《... 日本神奈县 时光倒回到1935年的7月17日傍晚,大概也就在这两年之后,七七事变就爆发了。日本神奈川...
原创 勃... 【勃列日涅夫葬礼现场】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病去世,终年76岁。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