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古帝王多薄情,但顺治帝却将他爹皇太极的深情学了个遍,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位重用汉官、定都北京、一统全国的皇帝,6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期间,顺治帝励精图治 ,试图干出一番大事业,但却没想到,他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并不是他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与董鄂妃至死不渝的爱情!
董鄂妃——孝献皇后,一说是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名妓董小宛,后嫁与冒辟疆为妾,最后被顺治帝纳入后宫;一说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顺治的弟媳,后被顺治看中设计成为了自己的妃子;最后一种则是所谓的“正史”说,认为董鄂妃的父亲是满族正白旗军官,她从小出生于官宦之家。
总之,不管董鄂妃的身世如何,她毫无疑问得到了顺治帝一生的爱,《清史稿》中更是用“上眷之特厚,宠冠后宫”来形容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恩宠程度。
一、建立在权力之中的婚姻
顺治帝是一位从小生长在阴影中的皇帝,面对多尔衮的强压与他母亲的“冷漠无情”,小小年纪的福临就明白了帝王之路的艰辛。他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无法爱自己喜欢的人,更会有随时失去生命的风险。
而他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娶来的。
清朝建立以来,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爱新觉罗的男人统领天下,科尔沁的女人统领后宫。因此,两个部落的联姻就一直存在。这位皇后是顺治母亲孝庄文皇后的侄女,更是由多尔衮亲自选定,而顺治帝本人,则对她十分厌恶!
在多尔衮去世没多久 ,顺治便废除了她。这个皇后也是可伶,原本美好的一生,却葬送在了顺治对多尔衮的仇恨中。
但后宫不可一日无后,于是,顺治又迎来了他的第二位皇后:一位来自蒙古部落的贵族之女,孝庄太后的侄孙女。顺治对这个皇后并无恨意,但也并不喜爱,两人就这么相安无事的处着,原本孝庄太后想让两人慢慢的日久生情,却不曾想,一位让顺治深爱一生的女人出现了。
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自从遇见董鄂妃的那天起,顺治的眼里心里就再也容不下其他女人了。
史书中并未对两人的相识时间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两人大概是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前相识的。
董鄂妃与宫中的女子十分不同,宫中的妃子大多出生于蒙古贵族,天生好动、语气豪迈,性格更是属于傲慢豪放型的,而董鄂妃则因父亲的缘故,从小生活在南方,饱读诗书,身上有着南方女子的娴静之气。
董鄂妃对顺治来说,不仅是爱人,更是知己。
她善解人意,能懂得顺治帝王外表下脆弱的心,明白他的忧虑和烦恼。而顺治帝则为了她一度想废除皇后,立她为后。但此举未能成功,之后顺治帝便另寻他法,短短一个月将其从贤妃升为皇贵妃,位同皇后。还将董鄂妃的册妃大典办得十分隆重,大赦天下,这在清朝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董鄂妃自身高洁的品质
为何董鄂妃会得到顺治独一无二的爱?这与她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是分不开的。
与历朝历代所谓的”妖妃“不同,顺治帝爱董鄂妃,她却并未恃宠而骄,反而恪守礼仪。
一在孝。我们都知道,孝庄太后非常不喜欢董鄂妃,不仅是因为她牢牢地抓住了自己儿子的心,更是因为她的出身。按说有这么一个”恶婆婆“,寻常的媳妇都避之不及,但董鄂妃却不这么想,她一直尽力地缓和孝庄太后与顺治帝的矛盾,在两人中间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二在度。董鄂妃为人十分宽容大度,她明白顺治是自己的丈夫,但更是一国之君 ,每当顺治来看望她时,董鄂妃总是劝诫他:雨露均沾!为皇室繁衍皇嗣但是首要任务。同时,当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孝惠后病了之后,她更是日夜贴身照顾,亲自喂服汤药,表现出的大气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三在礼。每日顺治帝上朝、下朝、深夜批阅奏章时,董鄂妃都会悉心陪伴,或为其准备爱吃的糕点,或在一旁为其贴心研磨,但她一直谨记着后宫不能干政的礼仪,即使顺治帝要与她一起翻看奏章,董鄂妃也绝对不会多看一眼。
四、相爱之人终不能相守
顺治十四年(1657年),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是第一次让清朝官员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子凭母贵“。
顺治对这个孩子非常喜爱,尽管这已经是他的第四个孩子,但他却在诏书中直接称其为“皇第一子 ”,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庆典,大有立他为太子之意。
可惜的是,这个孩子并未等来他幸福的一生,仅仅只活了几个月便夭折了。顺治与董鄂妃大受打击,董鄂妃更是沉浸在失去幼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从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四年后便撒手而去。
董鄂妃死后,顺治悲痛异常,追封其为孝献皇后,并亲自写下《孝献皇后行状》来悼念她,内容情真意切,句句真挚。
过于哀伤的顺治帝,曾多次想追随董鄂妃而去,但都被宫人一一制止,最后,他居然逼迫了三十余人为董鄂妃殉葬,希望他们能在下面伺候好他的爱妃。
爱子、爱妃的相继离去,顺治帝脆弱的内心再一次被击碎,他深感生活无望,本就向往佛法的他,决心剃发出家。可此想法还未实施就遭到了孝庄太后与一众大臣的反对,无奈,计划只得落后,但自此以后,顺治帝的身体就变得日渐虚弱,一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感染天花去世,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