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迅第一次在北大上课,因穿着破旧被嘲笑,几分钟后教室鸦雀无声
创始人
2025-07-24 11:32:14
0

鲁迅绝对是中国近代文坛上的大神级人物。他不但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而且他的创作针砭时弊,文锋犀利,让不少给反动势力捧臭脚的文人闻之胆寒。鲁迅的作品有深度又易懂,给当时的中国人很大的启发和带动,他是近代文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鲁迅不但热衷于创作,对教育也十分在行。很多人不知道,鲁迅曾经在北大教书多年。刚开始他因为穿着满身补丁的衣服被学生们看不起,可后来他的课却人满为患,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将天之骄子的北大学生给征服的呢?

前往北大

鲁迅是在上世纪二十世纪初去的北大,主要是他的弟弟周作人向蔡元培推荐的。其实在周作人推荐鲁迅之前,蔡元培对鲁迅就是十分看好的。他自己也曾经找鲁迅设计过北大的校徽。这个鲁迅设计的校徽一直被沿用到了1949年,可见鲁迅的设计北大是很满意的。

鲁迅到北大教书,却不是以教授的身份去的。主要是因为当时鲁迅在教育部也有职务,按照北大的规定,这样的人是不能被聘用为教授的。不过鲁迅对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在意,哪怕只是最基础的讲师,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教学热情。

鲁迅教授的课程是中国小说史略,主要是通过独特的视角去分析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对文艺的演化发展进行阐述。这样一门学科,要是其他教授来讲,也许不会产生什么轰动的效应,可换成是鲁迅就完全不一样了。

鲁迅初次登上讲台,操着一口绍兴口音,身穿一件蓝色的褂子,上面还布满了补丁,单肩背着个破布包,这穿着打扮再加上口音让下面的学生完全无法联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是北大的老师。因为鲁迅实在是又寒酸,又让人好笑,所以学生们哄堂大笑,完全看不起鲁迅。

鲁迅对学生们的反应毫不在意,按道理他那个身份的人物应该是很注重面子的,在讲台上被学生们嘲笑,这样的伤害可不是谁都能抗住的,但鲁迅就抗得住,甚至可以说一点伤害都么有。因为在鲁迅看来,教授的是知识和思考的方式,可不是秀外表给谁看的。

所以即便下面笑闹成一片,鲁迅依旧十分淡定地跟下面的学生寒暄,随后就进入了课程的主题。

鲁迅对文学历史是有很深的造诣的,他总是能用独特的视角和见地让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认识被颠覆。他特别善于联系历史去讲解人物,在他的描述下那些历史人物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鲁迅就是靠自己独有的讲课方式,只十五分钟就让下面的学生全都折服,并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了他的课程里面。这可是谁都能做到的,要知道北大的学生那都是傲气得不得了的,而且每个人都有独到之处,可不是随随便便街边的路人。要让他们佩服,可不容易。

可鲁迅就是能做到,他讲课语调平和,没有那么多抑扬顿挫,也似乎没有太深刻的感情。可就是字字珠玑,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打开学生们的新世界。加上他的巧思和引经据典,让那些自负为天之骄子的北大学生们也不得不折服。

就这样一堂课下来,鲁迅的名声在北大彻底炸响了,坊间都在流传,北大来了一个了不得的老师,虽然不是教授,但教课如神,不去听听鲁迅的课,那就等于在北大白待了一场。

明星老师

鲁迅可谓一课成名,从此以后只要是鲁迅的课,那就一定是被高度关注的。不但本学科的学生不会缺席,就是别的专业的学生,还有系外的学生那也是趋之若鹜的。甚至还有校外的学生,闻名之下,也特意赶去要听一听鲁迅的课。

这样的盛况即便是在北大,也没有几个讲师能够感受吧。这就是鲁迅的高超的魅力所在。鲁迅在北大每个星期只讲一堂课,所以想听他的课那也是要期待很久的。到后来不只是本地学生,有很多外地的学生听闻了鲁迅的大名,特意赶去北大为的就是要听听他的课。

甚至还有别的讲师和教授,也抓住机会要去听鲁迅的课,想学一学他的独到之处。对此鲁迅丝毫没有在意,课还是课,该怎么讲还是怎么讲。讲完之后,该火还是火,该神还是神。鲁迅在北大教课教了六年,彻底奠定了他在北大学子心中超然的地位。

鲁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与学生们互动。这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地方。在互动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带入课程的思考,学习和领会的内容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记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有参与感和成就感,这是那些死板授课的方式完全不能比的。

在多年以后同为北大讲师的林语堂回忆说,鲁迅到了北大之后,整个北大教师圈就分化成了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以鲁迅为首的,另一个阵营则是以胡适为首的。可见当时鲁迅就能与如日中天的胡适齐名,实在是非常厉害的成就。

最了不起的是鲁迅对自己如此受欢迎这件事并不当做一回事,也没有明星架子,还是当初那副乡下人的样子,这种不改本心的做派,更是让了解他的人对他有了更高的评价。这就是鲁迅,一位随和又犀利的无产阶级战士。

小结:

鲁迅是站在风口浪尖的斗士,他的武器不是枪炮,而是文章。他毫不避讳地批判当时的反动势力,号召人民觉醒,共同去开创新的世界。这种做法很危险,但他毫不畏惧,因为在他看来,他只是讲了真话,他自己是可以心怀坦荡的。

鲁迅的精神是伟大的,不论他的文章还是他的教育,都很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他专注,他的思想和深邃,他的精神高尚又平凡,值得我们深刻的学习和领会。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上... 一直以来,在古代的一些朝代,其实现代人对于当时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参考后世的史书或者是自己...
原创 假... 假如1492年的哥伦布敢于在大明帝国沿海地区“亮剑”,迎接他的有几种可能: 一、他的头骨被做成祭器,...
原创 阿... 阿拉伯合众国位于中东地区,存在于1958年 3月8日到1961年9月28日,属于一个邦联性质的国家。...
原创 失... 故事从5年前的一场实验说起。 2017年,有外国记者走进了一间模拟地震的实验室。 地震台上有一座中国...
原创 冒... 近日,退伍军人工作被他人冒名顶替的新闻被多方报道,“冒名顶替”再次引人热议,其实冒名顶替这样的事自古...
原创 古... 普通话产生于现代,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可是没有普通话的。而当时大臣来自五湖四海,那么上朝的时候,皇帝...
诸葛亮神机妙算却为何不能一统天... 人们常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排名第一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他力挽狂澜,才给予了蜀汉更长的寿命。 但就是...
原创 德... 众所周知,大清灭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国库空虚、国家积贫积弱,百姓不仅精神麻木,还深受鸦片毒害,身体素...
原创 刘... 刘邦的“演技”,其实跟后世的那些皇帝比,还是不够纯熟。至少,后世人透过史书,窥见他的真性情。刘邦是相...
原创 战... 1959年我军特赦的首批33名战犯里面,俘虏的国军高级将领一共是30名。而这里面除了滇系卢浚泉(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