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丁雅克:中国凭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国统一?欧洲人不懂
创始人
2025-07-24 10:33:26
0

中国历史上,政权的交替更迭乃是常态——多少王侯将相在朝廷上明争暗斗,为了蜗角虚名而勾心斗角;古今以来,又有多少能人志士将国家兴亡牢记于心,以“开盛世至太平”为己任。

各方各界的有谋有略者皆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出世和入世的回环交替间,力挽狂澜而守住政权的一方稳固。要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即使政权在反复的交替下,泱泱华夏大国,也承载着千年来的浓浓古韵和深刻意涵。

近年来,“民族魂”、“中国梦”等词汇频上热搜,这些词语被各大主流媒体广泛使用,继而深入民心的背后,蕴藏着的是中国人统一的民族认同感。

中国人的根到底是什么,我们口中的国魂的本质到底有何魔力,能如此牢牢地将炎黄子孙的心拴在一起。又是什么缘由,让这千年的文明世代相承,未曾中断。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位外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对比了中西方历史文化的进程之后,深感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禁抛出这样一个举世难题:中国到底是靠什么才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国统一?欧洲人不懂!

分久必合为大势,王朝更迭大一统

打开厚重的历史篇章,穿梭千年的时光来回温经典,领略中华的独特魅力。要知道,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持续了数百年来的多方割据的混乱场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这可谓是开天辟地的一次壮举: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始于此刻。

而后,各朝各代每每交叠更替之时,便是战乱纷争和民不聊生的噩梦。王朝的更替,苦的不仅是亡国君主,更是普罗大众。

争天下的局势一旦上演,争天下的众生便避免不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因此,都说“乱世出英雄”,这些没能生于和平年代的能人志士们,使出力挽狂澜之势,无限希冀着能重返国泰民安的时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人民汲取历史的教训,总结经验,他们发现:统一时期的国家才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而混战割据状态下的祖国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人民生活幸福,物质精神的双重美满,如果没有了和平环境的支持,那就一切免谈了。

而千百年来,统一时期的祖国往往能有和平的大背景,饱尝分裂之痛的芸芸众生也渴望统一。

因此,对和平的誓死维护和对战乱的无限憎恶,让统一的状态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在这样漫长的一统天下的稳定环境中,中国历史才得以延续,中华文化才会有如此源远流长的特点。

此时将目光转向欧洲,不难发现,欧洲的状况与中国的情况可谓是截然不同:在久远的罗马时期出现的大一统,如今却难以再现当年之景:即便有欧盟的存在,但欧洲各国的各自为政却是铁打的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罗马时期,欧洲处于统一状态,而此时的中国却正处分裂,然而在未来的岁月中,二者却选择了与初识相悖的道路:欧洲自罗马帝国之后,再未经过任何的统一;而中国历史中的“分久必合”却成了常态。

截然不同体制异,血脉相承底蕴浓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属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的官方解释如下:民族国家是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

这样一板一眼地解释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未免有些深奥难懂,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共享单一价值、历史、文化或语言”是民族国家特有的一些标志。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民族国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并且许多欧洲国家以民族作为自我的身份认同的,这也就是“民族国家”一词的由来。

而与此相对的文明型国家,指的是延绵不断而又长达数千年的古老文明,与一个超大型现代国家几乎完全重合的这类国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正是属于此类范畴。

千年来的文明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中国一国之独特文化,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存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方熠熠生辉的瑰宝,其承载着的内容包罗万象:各地饮食、传统书画服饰、中医中药、礼仪礼节等等,简直不胜枚举。

浓浓的文化底蕴传承了千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时光的打磨下,宛如玉石般光亮剔透而愈发完善。

这样一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欧洲,一方是文明型国家,一方是民族国家。二者的形态结构乃至制度都有所不同。

欧洲人眼中,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国统一,终究是一个迷。而我们心中却十分清楚明了:历史的选择下,我们渴望和平,渴望统一的局势,渴望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让这份千年的传承永不间断。

中华文明根基厚,文化冲击可包容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开展,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博弈不断升级,而文化输出也成了各国交流的重要手段。

西方国家企图通过西方文化的肆意传播和扩张,来向我们灌输一套来自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念。有了互联网的保障,信息的传输和散播变得无比的便捷。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只要打开电子设备,我们就能方便地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度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作品等等。曾经,在人们眼中弹指间感受异域风情的异想天开般的美梦,如今也成了现实。

而可曾有人想到,这些形式丰富的作品,却有那么一小部分是一件件糖衣炮弹——包裹在一层层精心制作的糖衣之下的,是西方国家企图向我们灌输的一套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并不是鼓励我们一致排外,更不是忽视文化交融的重要性。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不友好的西化元素,藏在电影的宏观背景里,驻足于每一句歌词中,在潜移默化之间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些看似细小的因素,通过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瓦解和侵略,企图最终达到吞噬中华文化的目的。

然而,西方国家的阴谋并不会轻易得逞:中华文化千年来的根基,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撼动的。

虽然在短时间内,西方文化的冲击确实使得中国文化“虎躯一震”,但中华文化有着海纳百川的品性——兼容并包的特性,以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汲取了优秀的外来文化,将它的优点纳入自己体系的一部分,并将其以全新的、本土化的面貌传承下去。

小结:

欧洲国家在经历罗马时期短暂的统一局面后,便再无一统之势;而相反的,在中国上下千年历史中,百姓皆极度渴望大一统的形成。民族国家与文明型国家二者体制迥异,态势不同。

中国维护了千年文明统一大国的秘密,必然藏在一脉相承的方块字里,藏在国粹瑰宝里,藏在芸芸众生对和平年代的无限渴望里,藏在每一个中国梦里,藏在我们的民族魂里,更是藏在了每一个中国人心田的最深的一处角落里。

相关内容

更上层楼看中轴
在红桥市场顶层的观坛艺术空间,游客可远眺天坛祈年殿,在露台上欣赏中...
2025-07-25 04:36:39
原创 ...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
2025-07-25 04:33:55
原创 ...
1.秦桧 秦桧是南宋“四大权相”中的一员,而且在这四个人中,他居于...
2025-07-25 04:33:45
原创 ...
西汉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王朝,前面几代君王都是明君。开创了文景之治、汉...
2025-07-25 04:33:35
原创 ...
明十三陵之所以叫“明十三陵”,是因为这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这十...
2025-07-25 04:33:12
原创 ...
陈胜在大泽乡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在早先时代是不可思...
2025-07-25 04:33:07
原创 ...
东汉时期,历经近200年的历史,期间出现了三位异姓王,他们分别是卢...
2025-07-25 04:33:01
原创 ...
鲁迅先生那可真的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大文豪。 他有着许多让我们耳...
2025-07-25 04:32:57
原创 ...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介绍...
2025-07-25 04:32:54

热门资讯

梦幻联动!陈梦与演员任嘉伦同框... 北京时间7月24日消息,中国乒乓球奥运冠军陈梦和演员任嘉伦更新社媒,晒出两人同框打乒乓球的VLOG。...
原创 张... 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大概都知道,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在《倚天屠龙记》中是无敌般的存在。而就是这样...
专访叶曙明:广州的千年繁华,与... 在完成《广州传》《中山传》之后,著名文史学者叶曙明将目光投向了大海。 这个夏天,叶曙明两部与海洋相关...
原创 东... 1944年的日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彼时的日本已经没有了开战前的骄狂,从军人到平民都...
原创 戈... 随着戈尔巴乔夫的去世,关于苏联的感慨重新又回到记忆中,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戈尔巴乔夫其人其事。 戈尔巴乔...
从面朝大地到面向大众 考古学者...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四川人民出版社 不同于博物馆里的热闹非凡,作为文物“前站”的考古现场,似乎...
邵阳市脑科医院重阳节活动:缅怀...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1日讯(通讯员 黄灵芝)10月11日,正值重阳佳节,邵阳市脑科医院组织退休职工前...
原创 她... 大家对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都很熟悉,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清朝的最后一位格格。她的名字叫爱新觉罗·韫欢,是末...
刘邦:借势的代价,不懂权谋,一... 没背景,没资源,没关系,刘邦如何为什么可以说动项梁,借来兵马收复自己的地盘? 不得不说,这就是刘邦的...
岁月的脊梁,民族的丰碑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道雄伟的奇迹,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它便是万里长城。长城,承载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