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题材的电影《F1:狂飙飞车》自上映五天以来,凭借良好的口碑,排片和票房逐步上升。目前,电影在内地的票房预测已经从最初的1亿多元上调至2.58亿,显示出其强劲的市场反响。
近年来,国内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兴趣逐渐消退。上半年,几乎所有好莱坞影片都未能突破5亿元票房大关,尽管阿汤哥主演的《壮志凌云:独行侠》凭借惊险的高空飞行场面才艰难突破4.55亿。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观众通过多年对好莱坞大片的审视和选择,迫使好莱坞电影制作方意识到,只有真正诚意十足,能满足中国观众需求的作品,才能在这里立足。而《F1:狂飙飞车》的诞生,正是基于这种市场现象。
如果要概括这部影片的核心特质,四个字便能精准描述——“爽就完了”。影片中的赛车画面充满真实感与沉浸感,配合迅猛的速度与激烈的竞争,令人心跳加速。真实感来自于多方面的精心制作——电影不仅在F1赛场实地取景,还使用了真正的F1赛车进行拍摄,并邀请了多位职业赛车手参与演出。据说,几位主演也亲自驾驶赛车进行拍摄,尽管这种说法更像是营销噱头。考虑到好莱坞片场的严苛管理与工业化流程,赛车的激烈场面肯定是由专业特技演员和赛车手完成的,尤其是那些漂移、碰撞和翻车的动作。
除了电影本身的精彩画面,影片的另一个营销亮点便是“IMAX特制拍摄”。IMAX,作为全球顶尖的高端拍摄和放映品牌,近年来多部特效大片都通过“IMAX特制拍摄”来为自己加分,《F1:狂飙飞车》亦不例外。电影的宣传海报大肆标注这一点,且片方在国内的宣传也屡次强调“IMAX特制拍摄”的卖点。
更有不少影评人将这一点反复提及,试图通过IMAX镜头和IMAX技术来加强电影的视效,巧妙地引导观众选择更昂贵的IMAX影厅。假如电影口碑和热度继续攀升,观众中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小帅:我昨天看了《F1:狂飙飞车》,真是燃爆了!你去看了吗?
小美:我昨晚就在家附近的影院看了。
小帅:什么?你家附近的影院只有普通厅?你居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IMAX特制拍摄,怎么可以不去IMAX看!
这种情况在影院内或许变得不再罕见。问题随之而来:“IMAX特制拍摄”究竟意味着什么?IMAX影厅真的是观看《F1:狂飙飞车》的最佳选择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得从IMAX公司谈起。这家成立于1970年的加拿大公司,凭借推出《虎之子》这一首部IMAX电影,开启了电影放映的新纪元。其追求的目标便是“更大、更清晰、更有沉浸感”。早期IMAX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科技馆、展览馆等场所,随后才逐步进入电影院领域。
IMAX最初的技术和运营模式,便是通过从摄影机到放映机全产业链的打造来确保画面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画质,IMAX研发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和专用摄影机(目前克里斯托弗·诺兰依然在使用这套设备),并通过DMR技术将画面冲印成70毫米胶片。放映端,则使用了1.43:1比例的银幕和70毫米胶片放映机,这种“原生”放映方式曾是观众能够看到的最佳影像效果。
然而,随着数字放映技术的崛起,IMAX胶片放映的成本和技术门槛逐渐显现出局限。胶片的洗印、运输费用高昂,且IMAX系统的维护和操作都极为复杂,安装一台IMAX胶片放映机往往需要数天的时间。更重要的是,IMAX公司垄断了胶片洗印服务,要求影院支付高额费用。最终,这些因素促使IMAX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数字放映机替代胶片。
数字放映的转变,虽然让放映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质量上的妥协。IMAX的数字放映设备,通常仅具备2K分辨率,远低于当时IMAX胶片的6K甚至8K分辨率。尽管如此,IMAX的“激光升级”方案推向市场,但随着激光技术的应用,画面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色彩散斑现象,这使得画质比起胶片时代有所下滑。
如今,IMAX并不再严格要求每部电影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而是通过与主流摄影机厂商合作,为其摄影机加上“IMAX认证”。这种“IMAX特制拍摄”其实并不代表电影在拍摄时采用了IMAX独有的胶片技术,而仅仅是通过数字摄影机和后期处理满足IMAX的要求。甚至包括《F1:狂飙飞车》在内的许多电影,其所谓的“IMAX特制拍摄”,实际上只是普通数字摄影机的后期处理与认证。
例如,《F1:狂飙飞车》使用的是索尼威尼斯二代摄影机,而这种设备拍摄出来的画面,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支持8K分辨率,但最终的画面效果与真正的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出的画面差距较大。尽管如此,影片的数字放映效果和IMAX影厅的庞大银幕依然能够带给观众一定的视觉震撼感,但如果仅仅是冲着“IMAX特制拍摄”而去选择IMAX影厅,那就等于被误导了。
所以,考虑到性价比,只要影院的银幕足够大,放映效果足够优质,选择其他影院的“MAX”厅、CINITY厅或杜比影院等,往往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IMAX影厅的优势,更多体现在银幕的尺寸和氛围感上。
最后,IMAX影厅所宣传的“多出26%的画幅”也存在一定误导性。为了适应IMAX的银幕比例,IMAX放映厅的银幕尺寸通常会有所拉伸,相比于标准的2.35:1画幅,IMAX版本的画幅比例通常会达到1.9:1,从而实现“多出26%画幅”的效果。但实际上,这样的画幅调整,只是为了让IMAX版本在银幕上“填满”更多的空间,而普通版本观众的利益则被牺牲了。
总的来说,想要真正体验IMAX带来的沉浸感,还是得等到一些真正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影片,比如明年诺兰的《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