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政治家王阳明:晚年浑身溃烂医生都跑光,留下八字名言去世
创始人
2025-07-23 19:03:54
0

无论是在春秋战国,还是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隋唐宋元明清都出现了很多的思想家。他们的出现不但促进了国家的学术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我们在读史书的过程中,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思想和主题,他们著成的作品至今被我们学习和传颂。

比如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司马迁,面临着身体上的残缺和病痛,硬是坚持完成了历史学著作《史记》。这样的著作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对于后世历史的考察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道的作用。如果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我们就无法从中看到过去辉煌的历史。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就是最具特殊意义的一位人物,当一提到他的名字时,很多人就会想起他一生所做的伟大事情。他是明朝时期非常难得的一位思想家以及政治家,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也见证了明朝从刚开始走向辉煌的过程。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创立的学习方法为当时的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关于王阳明的故事

每当说起王阳明,很多人都会称赞他的作品可以抵得上百万雄兵,他一生只活了57岁。在当时的明朝,人的平均寿龄是32岁,王阳明的岁数在当时算是非常罕见的了。同时王阳明从小就面临着很多的疾病,患有严重的咳嗽病,因此以这样的状态能活到57岁已经很难得了。

我们之前了解王阳明都是从历史书中或者相关的历史记载,也都能了解到他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对于中国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同时也对其他国家带了很多积极的因素。就是这么一位如此重要的人,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遭遇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因为长期积累的疾病,导致他全身都溃烂。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四处寻找良医为他医治,但是医生都全部跑光了。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说出的八个字也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嘉靖七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天的晚上十分的寒冷,此时的王阳明正在返回家乡的路上。可是还没有到家门口,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心光明,夫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界的最后八个字,也代表了他内心的想法。

这8个字其实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写照,在那个身不由己的年代,他只追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我的心永远朝向光明,只为寻找最亮的地方,来实现我的梦想。这样的梦想在王阳明的最后一刻也得以实现,也达到了他内心的最高境界。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就是王阳明一生的代言词,也成就了他成为了当代大师。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很多的教育思想家都崇拜程朱理学,王阳明也是如此,在他的人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力学。同时王阳明一生也在追求真理,一直在找如何和别人更好的相处和交流。他也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得到了一定的道理。

二、小时候就有的梦想

王阳明在很小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特别是在文学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王阳明看来,自己长大并不是要成为一名将军,领兵打仗为国争光。也不是通过科举制度成为状元从而当官,更不是跟随当时的社会潮流去南方经商。对于王阳明来说,这些别人追求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成为的就是成为一代圣贤。

王阳明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是因为看不惯当时的社会风气。很多人为了一个小小的官位,就会不惜任何代价去迎合别人。也有很多人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因此成为一代圣贤对于王阳明来说是此生的梦想,他的这个想法也超越了很多读书人的想法。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看到王阳明的诗句。例如“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于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句诗是在王阳明很小的时候写的,从句中的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大气和魂魄。同时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一定的逻辑性,也让我们知道了其中表达的含义。

因此一般很伟大的人物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们的气魄和想法都是亘古未有的。在他们的少年时代,就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且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的去努力。

三、成为一代大家

王阳明从小就能写出很多漂亮的文章,也正是由于他的聪明才智让他有了足够的骄傲。在王阳明22岁的时候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制度,而自己的努力却是没有得到回报。在后来经历了2次的失败以后,终于在第3次考取了自己的功名。

在进入朝廷之后,他担任了兵部的主事官,主要考察武官的升降和考核。这样的工作在当时所有官员看来,是非常无聊和枯燥的。但是王阳明觉得这样的职位能够让自己更加接触军队,后来也证明了王阳明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由于长时间以来累积的经验,让他在一次平叛王爷造反中展露头角。

后来在官场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折磨和痛苦之后,王阳明担任了当时那南京的最高行政官南京鸿胪卿。此时王阳明正处于人生的巅峰,也是做学问的最佳时机。于是王阳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一套推论得出,总结了“知行合一”的理学方法。

四、总结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有过丰功伟业的帝王至今被我们所铭记。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们的功绩永远卸写在历史书上。众所周知,从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再到1912年清政府灭亡,千百年来的封建制度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回顾王阳明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此生都在探究真理的路上行走,用心学的理论为天下的读书人指明了道路。他的知行合一,不仅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重要,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东汉末年看的就是三国乱世,在这个群雄割据,各方势力相互讨伐的年代,最终形成的局面是天下三分,形成魏蜀...
原创 朱... 对历史了解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在牢固地坐稳皇帝宝座之后,他就对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们产生了怀疑,他始终...
原创 楚... #历史#(本文大约17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韩信一天内灭赵国,威震天下 公元前205年十月,韩...
原创 明... 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战结束,明清双方在攻防方面互换了位置:明朝由主动转为被...
原创 三... 三国纷争,名将辈出,有人英年早逝,有人临阵捐躯。所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发。然而其中有三人,...
原创 湖... 引言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
原创 苏...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民族俄罗斯人之外,还有193个少数民族,比如车臣人、鞑靼人等等。在俄...
原创 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刘... 有一种人的死叫一心赴死,张任便是如此。众人皆知,刘备是卖草鞋出身,能够崛起就是因为惜才爱才用才,而良...
原创 二... 1941年12月7日,这原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然而美国海军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却在这一天迎来了 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