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何被称为千古奇文?
创始人
2025-07-23 13:33:28
0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以臣下的身份上给皇帝的表文中影响最深远、思想最深刻、辞藻最华丽、意义最奇特的一篇表文,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文毫不为过。

《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如果我问你:中国历史上最忠诚、最正直、最无私、最伟大的权臣是谁?你一定会想到诸葛亮,虽然权臣很多,比如管仲、霍光、张居正,但能被称为最忠诚、最正直、最无私、最伟大的权臣,除了周公,就只有诸葛亮了。

如果你读过屈原的《离骚》、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悲情英雄,之所以能让后人千古传诵,就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忠心忠诚,和一心为国的赤胆孤心。

中国历史向来是一个同情弱者、弘扬正气、宣传忠君、推崇爱国的社会,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名义上的二把手和实际上的一把手,在为了报答旧主、追求理想,以一州之力北伐曹操九州之力,以偏安一隅对抗居华夏中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发动北伐战争,而作出的这一篇《出师表》,的确算得上千古奇文。

先不说表文内容如何,光是诸葛亮这一份一心为国的心胸让人感动不已,所以《出师表》虽然作为一篇大臣上给皇帝的公文,但仍然被当成千古奇文流传了下来,只要你读起《出师表》,眼前一定会出现一个白发苍苍的诸葛亮,弯着腰,日夜操劳,为蜀汉奉献毕生生命的情景。

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自从儒家被确定为主流思想后,儒家思想就成了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标准的依据,儒家讲仁、义、礼、智、信,讲忠君爱国、君为臣纲,这一主流思想在《出师表》中处处体现出来。

来看看《出师表》中精彩的表文: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这话的意思是:但是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并不懈怠,战场上忠诚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特别的知遇之恩,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

---这是忠君思想,属于儒家的“三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这话的意思是: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这是尊重贤能,属于“义”的范畴。

除了整篇到处散布着儒家思想,《出师表》还刻章描述了相当多的治国理政思想,比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话的意思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来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作奸犯科触犯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员,分别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这是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有法必依,有犯必罚,有奖必赏。

《出师表》中还有这句千古名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话的意思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这是如何治国用人的理念,就是起用贤人,打击小人。

《出师表》除了大量的儒家思想和治国理念之外,其表文中的辞藻之华丽,语句之顺畅也是堪称千古奇文,首先来看一看《出师表》一文中出现了多少个成语?

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宜异同、作奸犯科、志虑忠纯、裨补阙漏、优劣得所、攘除奸凶、不知所言。。。。。

《出师表》一文中至少有十几个成语,如果你认真地读过《出师表》,你就会发现文中出现如此之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辞藻表达的意思却是如此的质朴,没有丝毫的做作,没有片刻的虚伪,整篇文章都在委婉地表达诸葛亮如何如何尽心为国,如何如何报答先帝,如何如何辅佐陛下。

再来看《出师表》中的语句,读起来是相当的流畅自如,朗朗上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不信,你来读一读,是不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再不信的话,你对比一下屈原的《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或者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是不是感觉很苦涩?

或者感受一下岳飞的《满江红》: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激情澎湃,是不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最后再来说一下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情况和局势。

《出师表》作于公元228年,在此5年前,刘备去世,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当时蜀汉政权四面楚歌,大厦将倾,外有曹魏、东吴的威胁,内有黄元、南中的叛乱,是诸葛亮一手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

东和孙权,北抗曹操,南征南中,诸葛亮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将刘备去世留下的烂摊子治理得仅仅有条,用《出师表》的话说就是: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仅仅5年时间,诸葛亮就让濒临破产的蜀汉,一下子恢复生机,到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的实力,诸葛亮真是不容易,但蜀汉所谓可以北伐的实力,如果与当时的曹魏比起来的话,实力对比不是一比九,至少也是一比四,曹魏的实力随随便便就是蜀汉的4倍以上。

如果只是普通人,恐怕这个实力,终身也不敢北伐吧,可诸葛亮就不是普通人,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实现终身理想的伟大壮举,都能过这一篇表文中传达出来。

所以《出师表》就是千古奇文,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读起来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四射的三国乱世,为着终身的理想,而进行着一场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北伐。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期待早日为国效力 有100%信... 王浩西在OHL比赛中 事后回想在选秀现场听到自己名字的一刻,王浩西后知后觉地兴奋起来,“但当时脑子...
原创 普...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在世界现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强悍的领导人,他们的强硬做派和行为,至今都让世界...
原创 计... 电视剧《虎啸龙吟》热播,传奇地展现了司马懿的一生,讲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后三国英雄时代。年轻的司马懿本...
原创 李... 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巨作,每每说起亮剑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是一部很是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李云龙...
原创 李... 李斯(约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字同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出生在上蔡,年轻时是一名掌管文书的...
70个老婆,1000多个子孙,... 标题:70个老婆,1000多个子孙,他是非洲国王,最后第67个儿子当了皇帝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帝...
原创 武... 文章引言: 1982年,一个农民在嵩山游玩,在石头缝中发现了一个金属片。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金属片竟然...
原创 街... 蜀汉建兴四年(228年)春,诸葛亮率蜀汉军开启了第一次北伐曹魏。由于来势突然,曹魏没有防备,诸葛亮率...
原创 三... 界桥大战,少年将军赵云在袁绍大军中冲锋陷阵,无人可挡,凭一己之力一度将袁绍逼到绝境。 凤鸣山之战,白...
原创 探... 苏联建立后,这个由15个加盟国组成的国家在全球都很奇特,因为地盘无人能比,而且各个加盟国状态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