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口述史|徐国赞:来自西藏的一声“爸爸”,牵挂一生
创始人
2025-07-23 08:03:44
0

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一群新中国同龄人,与国家的发展、变迁紧密相连。他们的经历,是新中国成立75年历史的生动写照;他们的故事,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为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发展历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推出“新中国同龄人口述史”系列报道。对话这些同龄人,聆听他们的经历,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触摸历史的脉搏。

在他们的口述中,我们能看到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艺术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会感受到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故事,平凡却真实,饱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援藏教师徐国赞

距离山东4000公里外的西藏,始终是徐国赞一生的牵挂。

1990年,平度师范学校的老师徐国赞,作为山东第六批援藏教师到达拉萨。他希望能给西藏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让群山无法阻挡他们的目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山东援藏工作也迎来30周年。对口支援西藏以来,成百上千名山东支教教师不断接力,从齐鲁大地出发,来到西藏,将青春献给了雪域高原,用热血诠释了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不畏艰难的使命担当。

“人生的足迹不可能不留下时代的印记。”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徐国赞感慨万千,援藏岁月和教学故事徐徐讲来。

40多岁去援藏

这段时间,我刚知道我的学生左朝霞作为援藏教师正在西藏,这让我激动不已,自己那段援藏的时光似乎就在眼前。

1949年,我出生在山东青岛平度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小时候,一首《歌唱二郎山》响彻大江南北。那时尚且识不了几个字的我把它熟记于心,种下了一颗想去西藏的种子。

我在村里上学念书,后来去当兵,想去西藏的想法始终未能成行。从部队退伍以后,赶上了恢复高考,我考入平度师范学校,并留校任教。

徐国赞援藏时留影(受访者供图)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教育让更多孩子走出农村,闯出更开阔的天地。由于表现优异,我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但我不相信自己的人生只有这三尺讲台。

1990年,学校收到通知征召援藏教师。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因为已经40多岁了,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我坚决要去。

那会儿,我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两个孩子。亲朋好友劝我别去,但思虑再三,我还是决定去西藏,做教育,就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孩子们的大事

1990年8月18日,第六批山东援藏教师队到达日喀则。

我记得刚下飞机时,大家还有说有笑。后来,有的老师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呼吸困难。我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原反应,就负责照顾大家,烧水喂药。

我们这批援藏教师被分到7个不同的学校,我在海拔4300米的萨迦县中学。萨迦离日喀则150公里,当时交通条件不好,每天只有一班车。早上7点,我们一行人坐上车,到达学校已经是晚上9点了。

正在批改作业的徐国赞(受访者供图)

到学校之后我从助教做起,每天打扫卫生,批改作业,组织体育比赛,逐渐得到学校和老师们的信任和好评。

时间长了,我发现鼓励式教育对这些孩子非常奏效。在一堂语文课上,一个孩子写了一篇不错的作文,于是我大加表扬,并鼓励他发言。改变是可以见到的,这个孩子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后来才意识到,对孩子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大事。

由于表现出色,我被调到日喀则师范学校。走的那天,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我想一大早悄悄离开学校。当我要上汽车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全校的学生朝我跑来,双手举着哈达,我实在忍不住了,眼泪吧嗒吧嗒落下来。

这一声“爸爸”

到了日喀则师范学校后,我成了学校的汉语文组组长。

面对学生,我还是认为要因材施教。因为如果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来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大,部分内容也不适合。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校老师,得到了他们的赞同。我开始认真研究教材,删减了难度大、不适合的课文,补充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学作品。

徐国赞援藏时拍摄的照片

后来,在当地组织的统考中,日喀则师范学校打了“翻身仗”,一跃成为第二名。

我特别希望改变现状,哪怕改变一个孩子。桑顿是我至今挂念的孩子之一。当时,桑顿家境不好,还患有肺结核,慢慢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我常常给他补课,还把香肠送到桑顿家里。

日子久了,跟这里的孩子越来越熟悉。有一天,我往办公室走,突然被一群学生拉住。一声“爸爸”让我泪目。但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1992年,我离开前,孩子们自发为我办了一场欢送会。他们唱着跳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人,对学生一片真心,总会有回报。

笔直的白杨树

离开西藏以后,我回到平度师范学校继续任教。时常收到来自西藏那群孩子的信,开头都写着“爸爸”。

知道我的学生左朝霞到了西藏后,我迫不及待地向她了解日喀则的变化,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左朝霞在文章中写下:“在日喀则的这片土地上,过去老师播撒着他的爱,现在,就由我接过他的接力棒,把爱继续播撒。”

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过去这30年,我们山东累计选派了近 700 名援藏教师支教,大家攻坚克难、无私奉献,推动当地教育实现了质的跃升,为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山东力量”。

徐国赞回到平度师范学校

前几天,我回平度师范学校看了看。在校园走廊,贴着我远赴支教的励志故事。这真的让我很感慨:75年来,祖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校园里那些笔直的白杨树,就如同正在读书的孩子们。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一定要珍惜时光,不负青春。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外滩呈现“邬达克密码”:解读建... 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是上海最具公众...
激荡七十五载 潮涌巴渝大地 激荡七十五载,潮涌巴渝大地。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庆华诞,共...
吴静:宋朝的月光|中原作家 作者:吴静 来源:九江日报 如果可以穿越,一定要去汴京,去临安。那是千年前的宋朝,有大江东去的豪放...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相 “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 安阳融媒记者 ...
原创 国... 《论语·子路》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在我们这个民族,称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小到...
原创 他... 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中,和老蒋关系最好的,许多人认为是胡宗南,因为在所有黄埔学生中,胡宗南升官最快,其实...
原创 出... ?有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历史上就曾经无数次上演过这样的因果循环报应,这不,杨氏和宇文氏的恩怨...
原创 铁...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委婉动听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上世纪50年代电影...
原创 拉...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和大洋洲。其中,欧洲是近代殖民帝国的兴起之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