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介休妇女运动历程、介休妇联工作成果、介休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风采,讲好介休巾帼故事,近期介休市妇联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围绕巾帼教育阵地——妇运史馆陆续展播各个时期的介休妇女运动史,进一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激励广大妇女群众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水平重要的指标。介休妇女的解放历程,是一个经历被动唤醒、抗争,到思想觉悟的启蒙过程,最终坚定走向当家做主、奋发自强、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的过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介休妇运史之 抗争篇吧!
抗争篇
1937年,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化,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的对华战争,介休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魔掌之下。在此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走向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尊严的最前线。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介休人民,尤其是介休妇女,纷纷走上与侵略者抗争之路。她们不畏牺牲、英姿飒爽,义无反顾走进绵山深处,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成立“妇女救国会”,动员民众、传递情报,与侵略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抗争。
妇女救国会部分同志, 后排右起:毛真、洪力、李尉选、李秀、毛革;前排右起:赵革、秦琏、王月娥、程光
涌现出了以十名介休籍女子结成的“抗日游击队十姐妹”,她们以邓颖超、蔡畅等同志为榜样,亲切地称她们为“大姐”,从带头人二姐于克开始排序。
浮雕中左四是二姐于克的形象,二姐于克其实比三姐候凤祥年纪还小,因为她参加革命比较早,学生时代曾是太原女师学生会主席,所以是姐妹中的带头人。姐妹中最大的二十出头,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在她们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妇女,都加入了抗日十姐妹的行列,她们向前线运送粮食、制作军衣军鞋等支援抗战。
抗日十姐妹组织根据地妇女为部队送军鞋
抗日十姐妹组织根据地妇女为八路军送军粮
她们经过党的培养和革命斗争的考验,都成为我党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浮雕的背景是绵山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现位于我市绵山风景区五方佛景点内。
介休抗日女烈士李只双雕像
浮雕背景右上位置代表介休抗日女烈士李只双。李只双同志是中共介休县委派出的唯一一名女地下工作者,她生前负责情报工作,遭叛徒出卖被俘后,面对日寇非人的折磨,仍然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32岁。1983年李只双同志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回首百代风华,筚路蓝缕,展望千秋伟业,恰逢其时!新时代的介休妇女要赓续前辈们的精神血脉,始终保持大无畏革命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勇立潮头书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巾帼力量。
审 核:刘 芳
编 辑: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