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诸葛孔明第一次进军中原后,魏明帝曹睿便时刻关注着蜀汉的动静。
一、司马懿适时举荐贤能。
当魏明帝得知首次失利后的诸葛亮自贬其职,驻屯汉中,厉兵秣马,操练军队;制造攻城渡水器具,囤积粮草,准备再次用武中原时,便与众文武商议御蜀的对策。
这时,司马懿(字仲达)自信满满地向魏明帝奏道:诸葛亮率军深入重地作战,最担心的是粮道不通。上次他虽然进兵到祁山,但当我们切断了他的运粮要道时,他便不战自退。
司马仲达(剧照)
我认为,诸葛亮如果再伐中原,必然会仿用韩信暗度陈仓之策,抢占陈仓及街亭要地,以确保粮道畅通。
现在,我们就应选派一员大将,牢牢把守住陈仓道口。如果诸葛亮攻不下陈仓,他就无法兵进中原。
曹睿听了司马仲达之言,略加思索,然后说道:你说的非常有道理。那么,你看谁去把守陈仓为好?
魏明帝(剧照)
司马懿成竹在胸地答道:老臣认为,将军郝昭可担此重任。曹睿随即反问道:郝昭是什么人?
司马懿见魏明帝不了解郝昭,就赶紧介绍说:郝昭是太原人,字伯道。现在是个杂号将军,镇守河西。这个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非常有谋略,而且精通守城之法。如果蜀汉入侵,这个人完全可以抵御。
曹睿见司马懿如此推崇郝伯道,就说道:既然郝伯道将军有如此本领,那就赶快宣召他来京,予以重用。
郝伯道到京后,魏明帝召见了他。经过交谈,也认为他是一员有勇有谋的良将。于是,魏明帝便封他为镇西将军,命其把守陈仓道口。
二、郝伯道成功抵御孔明。
承受君命的郝伯道率领三千军兵来到陈仓,当道筑起了一座城堡,城堡的周围遍布鹿角障碍,深沟高垒,严阵以待。
郝伯道(剧照)
果然不出司马仲达所料,准备了一段时日的诸葛孔明再次统帅三十万精兵,以魏延(字文长)为先锋,兵进陈仓,再伐中原。
蜀汉先锋魏文长行至陈仓,发现此处已被魏军把守阻挡,便在报告孔明后率军攻打陈仓。
起初,魏延真没拿陈仓小城当回事。结果,几番攻击下来,竟然毫无战果。
魏文长(剧照)
急了眼的魏文长便使出浑身解数,强攻猛打,但是陈仓小城依然故我地耸立在他的面前。魏文长没辙了,只得向丞相如实汇报。
丞相闻听,大吃一惊。名不见经传的、仅有三千军兵的小小郝伯道,竟能抵挡大将魏文长的数次进攻而安然无恙!
于是,孔明主观地认为,魏文长没有尽力。随之,传令斩杀魏文长示众。
众人一见丞相急眼了,怕再来一出“斩马谡”,就苦苦劝阻。孔明在众人的劝解下,冷静了一下头脑,免了魏延的征战不利之罪。随之,便亲自上阵,指挥大军攻城。
城内的魏将郝伯道见孔明亲自督战,毫无惧色,依然按部就班地指挥军兵抗击蜀军。
魏蜀两军征战场景(剧照)
当蜀军准备在陈仓城的四面竖架云梯,想同时爬梯攻城时,郝伯道便命令军兵,各执火箭分布于城池的四面。待云梯靠立在城墙上时,郝伯道便命令军兵火箭齐发,蜀军的云梯瞬间都被焚毁。
孔明见云梯被烧毁,便立即换用冲车攻城。郝伯道一见也赶紧命令将士运石块凿眼,然后用葛索拴住石块去打击冲车,刹那间蜀军的冲车全被打折。
这下孔明真急眼了,便命令军士运土填壕,同时安排一支军兵暗掘地道,想通过地道偷偷地进入城中。
精于守城之道的郝伯道发现后,立即命令士兵在城中挖了深深的壕堑予以阻截。于是,孔明的计划又失败了。
如此这般,魏蜀双方对峙了二十多天,搞得孔明一筹莫展。
孔明(剧照)
后来,孔明只好率军从小路出斜谷,向祁山进发。但由于粮道不通,运粮不便,征战无果,只好又率军退回到汉中。
后来,当孔明听说郝伯道病重,便率军前去突袭,这才拔掉了楔在蜀汉进军中原之路上的钉子,第三次用兵中原。
三、就人才而论魏胜蜀汉。
三千军兵,一座小城,横阻三十万蜀军。这,充分显示了郝伯道的善守能御的才能。
郝伯道之所以能有机会崭露头角,展才亮技,为世人所知,在于司马懿的知人善任。
由此,我们也可以管窥孔明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一点原因。
就人才而论,三国中,真正人才济济的也就是魏国。任何一个时段,都是良将贤士辈出,前期的不需多说,如曹魏后期的司马师、司马昭、郭淮、卫瓘、钟会、邓艾等等。
反观蜀国,诸葛孔明驾下到了后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再往后,得了一个姜维,还是魏国叛逃过来的。两厢一比照,孰高孰低,自然明了。
凡事都得通过人才去践行,没有了人才,焉能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