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落后于是世界始于清朝,很多人认为是满清王朝的统治导致了中华文明在近代的落后。如果当年吴三桂战胜康熙,一统大江南北,虽然我们的疆域面积不如当下,但文明程度却足以傲视群雄。
那么真的会是如此吗?
先说一下闭关锁国,其实这个政策的执行并不在满清,更不应该安在康熙头上。闭关锁国政策最早执行的朝代是明王朝。
这个事实却是令人很是惊讶,毕竟,明成祖朱棣当年一来为了寻找失踪的朱允炆,二来向周边蛮夷宣扬大明国威,派遣了郑和完成了7次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在盛唐之后,再次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不过宣扬国威是一件耗费大而收益低的事情,挣了面子输了里子。于是后来的明朝皇帝们就学乖了,不再搞这种声势浩大的威服四夷的活动。但问题是,此前开了商埠,海上贸易兴隆的同时,也招来了不少苍蝇蚊子。海盗倭寇们开始趁着这个机会为害大明沿海。于是,一道海禁政令就此实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闭关锁国。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政策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对沿海的渔民而言,少了海盗倭寇们的骚扰,日子过得红火安稳了许多。
而满清入关之后,则是彻底继承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仅仅留下极少的一两个口岸,作为和外界对接的窗口。如果说大明时期,因为明朝自己的科技相对先进,即便是闭关锁国,也不会造成多么严重影响的话,满清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的文明,继承闭关锁国政策,无疑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再加上满清时期,西方世界正在酝酿工业科技革命,一方面是爆发式的科技发展,一方面是闭关锁国的落后文明体,那么将会导致何种结果不言而喻。
那么满清为何非要干预科技文明的发展,甚至可以让满清国民生活在落后和愚昧当中呢?
原因很简单,他们深知自己的文化落后。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入关的想法。努尔哈赤当时绝没有想到自己的子孙会占领整个中国。
满清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绝非是靠一己之力,而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的大力协助。这些投降派才是他们一统中华的主要力量。而数量稀少的八旗子弟兵们,并没有在统一过程中发挥太多的用途。
虽然占领了中国,但满清统治者很长一段都将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他们虽然接受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文化,但是又深知,以自己的力量想要统治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着实不易。武力只能在统一过程中有用,而在维护统治过程中,教化的力量才是最主要的。于是,一场针对国民的浩大愚民政策开始执行。
具体表现上就是满清政府不再人们去研究历史,并兴起了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堪称登峰造极的文字狱等等。
这些都用来维护统治的手段,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非常管用。民智不开,则统治易行。但也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落后于世界。
那如果吴三桂在和康熙的战争中一举胜利,统一全国,那么会不会扭转这种状况呢?
理论上讲,难以彻底扭转,但是情况会好转。
为何这么说?
吴三桂本人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是他的野心又不太足。这就造成了他最终的结局。
吴三桂能够临阵倒戈,绝非是因为一个陈圆圆被李自成抢了这种狗血的理由。这事,最多算是一个由头。原因在于起义军不仅搞定了他的爱妾,还打了他家这个大地主,分了他家的财产。更是将他老爸游行示众,最后一杀了之。
他综合分析,跟了李自成,那么自己不是起义军的队伍,必然遭到猜忌。反而不如跟努尔哈赤。因为作为汉人,他对明朝的了解足够深,也就是说他对满清的价值更大一点。
而奋起反清,也绝非是他良心发现,而是康熙逼他谋反。不然,以他的个性只要能在云南做个土皇帝,就已经皆大欢喜了。不过康熙不给他这个机会。
所以才有了后来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反而有划江之治的想法。由此可见,吴三桂并非是一个有雄才大略之人。他和朱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相比要差得太远。
要知道,衣不蔽体赤贫群体出身的朱元璋,对科技竟然如此醉心。不仅搞出了世界第一的神机火枪营来打蒙古骑兵,更是大力发展各种军事科技。
以至于朱明王朝的火炮竟然放在百年之后的满清,依旧是先进武器。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但吴三桂真的当权,却一定会比满清好上许多,因为他是汉人,不用担心正统问题,更不会将自己当做一个外来统治者。也就是说,他得到的拥护将会比满清政府要多得多。这就使得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国民进行更加开放的教育。
另外,他开关开国的概率比较高。原因很简单,他爱财。镇守边境的时候,便理解通商开埠能带来源源不断的钱财。
但是总体而言,中华文明还会落后于西方,因为基调已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