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只是一名通讯员,为何荣立一等功并成为战斗英雄?
创始人
2025-07-23 02:02:34
0

1953年4月,志愿军第二十三军六十七师二〇三团二营四连驻守在“三八线”的中部。为了狠狠打击敌人,上级交给四连一个战斗任务:配合兄弟部队,第三次反击石岘洞北山。

当时四连有个通讯员名叫叶书东,觉得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卫连指挥所的顺利指挥。他请示了连长,决心带领卫生员周新华和两名战士,在连指挥所左前方的一个盖沟里,设立一个临时战斗阵地,作为消灭反扑敌人的前哨所。

战斗打响后,一个班的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前哨所冲上来了。叶书东和战友们瞪大着眼睛,注视着敌人行动。

敌人冲了过来,200米、170米……周新华有些沉不住气了,轻声说:“快打吧!”

叶书东坚定地说:“不行,再近一点打,听我的。”

叶书东和战友们利用战斗空隙,总结了几条经验:4个人分2个组,1个人打枪,1个人摔手榴弹,相互配合;敌人离得远,不睬它,敌人冲近了,狠狠打;不管敌人从哪一个方向来,一个组狠打,一个组支援,达到既消灭敌人,又保存自己的目的。

当天晚上,叶书东他们共打垮敌人6次反扑,消灭敌人30多名。

敌人见正面攻不上来,就在第二天拂晓偷偷地从侧面往上爬,妄图出其不备攻击志愿军。

叶书东见正面敌人很久没有动静,感到非常奇怪。他心想,可能敌人又要要新花样,就探出身子,侧身向盖沟外观察,只见2个端着刺刀的美军士兵,正向盖沟顶上爬过来。

这时,摔手榴弹来不及了。叶书东拿起一支枪准备射击,没想到这支枪发生了故障,竟打不响,真是急死人!眼看敌人的刺刀就要刺过来,怎么办?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叶书东急中生智,猛地一用力,把盖沟上装着沙子的两个麻袋包推了出去。只听见“扑通、扑通”的响声,两名敌兵随着麻袋包从盖沟上摔了下去。

这时,叶书东快速地甩出一个手榴弹,再送他们一程。

敌人把叶书东小组固守的阵地视为“眼中钉”,又有两个敌人在机枪掩护下,从另一个侧面爬上盖沟顶,用铁锹在盖沟顶上挖窟窿,企图从窟窿里往下塞手榴弹,把志愿军炸死在盖沟里。

叶书东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坚定地对大家说:“咱们不要害怕,要沉着应战,消灭他们。”

“叮咚,叮咚,”盖沟上的挖土声越来越清楚,眼看盖沟顶就要挖穿,叶书东赶快拿起一支枪,对准盖沟顶,“哒、哒、哒”几梭子,子弹从盖沟顶上穿出去,只听见上面传来几声叽哩哇啦的惨叫声,就再也不见动静了。

敌人耍尽种种花招,终于没有得逞。叶书东小组固守的阵地,坚如泰山,屹立不动,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反扑,保证了连指挥所的安全,坚守阵地战斗到底。

拂晓前,六连赶到石岘洞北山,接替四连的坚守阵地任务。六连战士对叶书东他们说:“你们已经完成任务,撤回去吧!这里由我们来坚守。”

叶书东见六连指战员在战斗中较大伤亡,人员较少,他们刚上北山,情况又不熟悉,就主动提出:“我们4个人还是留在盖沟里继续战斗,你们集中力量,组织好战斗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胜利的把握。”

就这样,他带领周新华等,继续坚守在北山上。叶书东对大家说:“同志们,敌人很快又要反扑,我们要利用空隙,充分作好准备,准备越充分,胜利的把握越大。现在我们最需要弹药,我们的弹药剩下不多了。”

在他带领下,4个人分头从附近的盖沟里、交通壕里,从敌人尸体上,搜到10多个手榴弹,还找来几支枪支、子弹和几个炸药包。

叶书东想起老战士讲过:用炸药捆在榴弹上,杀伤力更大。于是,他发动大家捆了一批榴弹炸药包。

第二天,敌人又发动了多次反扑。叶书东和战友,始终坚守在盖沟里,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反扑,保卫了5连指挥所。

反扑、失败,再反扑、再失败。失败后的敌人,更加疯狂无比,使用兵力反扑不行,就调集了一批大炮,集中火力猛击北山,炮弹如雨点般打过来。

叶书东固守的盖沟顶被打掉,盖沟周围的泥土被掀起来,周新华和一位战士不幸被炸倒牺牲,另一位战士也负了重伤。叶书东下定决心:就是存下一个人,也要坚持战斗,消灭敌人,坚守到底。

又一个夜晚降临,北山一片宁静。敌人以为北山上的志愿军已全部被炸死,一小股敌人竟大摇大摆地冲上来。就在他们得意忘形时,叶书东从另一个盖沟里摔出了一个个榴弹炸药包,炸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在大量消灭敌人后,上级指挥部命令所有部队撤离北山,叶书东终于返回自己的阵地。

营连首长评价叶书东在这次战斗中打得英勇顽强,机智灵活,不仅消灭了一大批敌人,坚守了阵地,而且牵制了敌人一部分兵力和火力,保障了指挥所的胜利指挥,对促进整个战斗的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战后,根据他的先进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评他为一等功臣,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相关内容

正向闽浙沿海靠近!7号台风...
“范斯高”于近日生成,正以坚定的步伐正向闽浙沿海靠近。这股强大的台...
2025-07-23 12:37:45
潘国强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
近日,喜讯传来,潘国强正式就任中共宁德市委副书记。这一任命彰显了其...
2025-07-23 12:36:32
原创 ...
熟读三国的朋友一定知道,蜀国人才不多,尤其是关张赵马黄等精英人才死...
2025-07-23 12:34:10
原创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读过《三国演义》的都耳熟能详。 公元228年诸...
2025-07-23 12:34:01
原创 ...
同是无名小辈,商鞅有公叔痤举荐,魏惠王不用,为何重用庞涓? 说起魏...
2025-07-23 12:33:57
原创 ...
长平一战,赵国惨败,更让人震惊的是,四十万的降军全被白起给坑杀了。...
2025-07-23 12:33:56
原创 ...
背景:基督教的传播 西洋知识在明清两代进入中国,传教士是西方知识最...
2025-07-23 12:33:52
原创 ...
在历史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让人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2025-07-23 12:33:49
原创 ...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乱世,说到乱世,一定能够说到三国。三国时期是中国历...
2025-07-23 12:33:37

热门资讯

外滩呈现“邬达克密码”:解读建... 拉斯洛·邬达克(Laszlo.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是上海最具公众...
激荡七十五载 潮涌巴渝大地 激荡七十五载,潮涌巴渝大地。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共庆华诞,共...
吴静:宋朝的月光|中原作家 作者:吴静 来源:九江日报 如果可以穿越,一定要去汴京,去临安。那是千年前的宋朝,有大江东去的豪放...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 首批海外回归7片“甲骨”惊艳亮相 “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 安阳融媒记者 ...
原创 国... 《论语·子路》有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在我们这个民族,称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小到...
原创 他... 在黄埔军校的学生中,和老蒋关系最好的,许多人认为是胡宗南,因为在所有黄埔学生中,胡宗南升官最快,其实...
原创 出... ?有句话叫: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历史上就曾经无数次上演过这样的因果循环报应,这不,杨氏和宇文氏的恩怨...
原创 铁...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委婉动听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上世纪50年代电影...
原创 拉...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和大洋洲。其中,欧洲是近代殖民帝国的兴起之地,出...
原创 这...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年中秋节,开国上将陈锡联家里来了一个人。 当时,陈锡联正在屋里工作,夫人出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