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人物也有虚构的?屈原、华佗、张仲景都是被后世创造的?
创始人
2025-07-22 23:03:31
0

现在古装电视剧越来越火了,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尤为火爆,基本占据了古装电视剧的半壁江山。

像是《秀丽江山》《独孤天下》《琅琊榜》等都是这类电视剧,细看这类电视剧所选的历史时代都是较为冷门的时期,尤其是以两晋南北朝题材最受欢迎。

电视剧琅琊榜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历史时期大众不太熟知,这样就给编剧极高的发挥空间,不必被史实所限制,毕竟这些“冷门”历史群众基础比较差,通常也没人能指出错误来。

这样一来历史就成了编剧笔下的“故事”,可以随便戏说历史人物了,要是讲良心的编剧还会保留历史人物原名,一些故事情节还会参照一些历史,要是无良编剧直接就开始“编”历史了,创造出了一堆npc。

传说的邬编剧邬思道

其实不仅是现在,以前的一些经典的历史剧中,也有编剧会虚构出一些角色来推动故事发展,比如历史剧中的典范《康熙王朝》里的魏东亭,还有《雍正王朝》里的邬思道,都是原作者二月河老师虚构的角色。

虽然这些人物都是编剧参考一些历史原型创作的,但那也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实不只是影视剧,在真实世界中中有一些我们已经熟知的历史人物,其实是曾被后世虚构出来的人物。

比如“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其他三位“美人”都是真实人物(西施其实存疑),但貂蝉确实后世文人根据王允的一名侍女为原型,虚构出的人物。

貂蝉

还有上古帝王少昊,据说也是王莽为了顺应五德之说,取

上古帝王

少昊的名字,编列到三皇五帝之一,当然本来三皇五帝就是虚无缥缈,是不是虚构的也就无从查证了。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几位被人疑似为虚构出来的历史人物。

民国思潮涌动,胡适提出屈原是司马迁虚构的人物

提起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咖,胡适绝对榜上有名,作为一名有“考据癖”的文坛领袖,靠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考证思路,考出了不少成果,今天熟知的四大名著作者吴承恩、曹雪芹,都是胡先生考证出来的。

而胡适最大胆的假设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居然是司马迁虚构的,大咖到底是大咖啊,真实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要是做小编绝对能火,而“屈原虚构论”的论据主要有四点。

胡适

首先是在《史记》之前的古代典籍中基本没有关于屈原生平的记录,《战国策》等书里也没有,只是在《吊屈原赋》等作品中有寥寥数笔;

第二是《史记》中对屈原的生平描写太过详实了,感觉就像是司马迁自己编写的内容;

第三是屈原的“爱国主义”在战国时代过于超前了,明显是汉以后的人强行附加给这个人物上的;

最后就是有学者认为《楚辞》并非屈原所做,

《楚辞》

辞意重复,非一人所做,只是挂名屈原而已。

看着每一条的假设都很大胆啊,似乎胡适老师是有点道理啊,但其实这些内容都难经推敲。首先第一点别看屈原在

《史记》前没有记录,白起、蒙恬等人基本也都是

《史记》前少有记录,难道这些人都是司马迁编的;

屈原

再就是

《史记》里不仅是

屈原描写详实,许多人的描写都很具体,甚至连一些人的内心OS都写出来了;

而三点屈原的“

爱国

”不是战国主流思想,但是汉独尊儒术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忠君爱国,所以才找到了屈原这个爱国典型人啊;

司马迁

最后

《楚辞》这一项我也认为应该不是屈原一人所做,但不能说没有他的参与,更不能通过这些否定这个人的存在啊。

中医被黑祖师爷遭殃,华佗、张仲景都被怀疑是虚构人物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一直是深受广大国民信任,但是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让一些本着“严谨科学态度”的人开始对中医产生了质疑,甚至是黑化中医。

中医确实有一些不可取的糟粕,但是也绝不是他们描绘的杀人医术,其实西医并不比中医强,烙铁烫头、针扎放血的路子还不如中医,而今天我们所谓的“

西医

”其实是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彻底否定了

西医,但中医还有很大一部分得以保留,足以见得中医远胜西医。

华佗

但是一部分喝了洋墨水的文化人,开始自己否定中医了,进而连中医的祖师爷也被怀疑是虚构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史学大师

陈寅恪提出的

华佗是虚构的。

陈寅恪先生在

1930年发表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中分析,华佗应该是个印度人,而且按照

陈寅恪大师的想法可能还从印度

神话故事中的人。有了大师做先锋,后来黑中医的人们就直接说华佗是虚构的了。

张仲景

而另一位和华佗同时代的明医张仲景,也被质疑是虚构的,而且论据要比华佗虚构论充足的多,首先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就是和曹操、刘备他们一个时代的,但是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没写这个人物,而同样被质疑虚构的华佗还有记载呢,张仲景根本一笔没提。

张仲景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晋书》中,但

《晋书》

成书时已经是唐朝了,所以有人质疑是横跨数百年才出现的记录,不免有造假之嫌。

与两人同时期人物曹操

但其实张仲景虽然在史书一直没有记载,但是

魏晋时名医

皇甫

作《释劝论》中就提到过

“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释劝论》创作时间约在265-275年,

所以这两个人肯定都曾存在过。

至于为何张仲景一直籍籍无名,我想应该是《伤寒杂病论》的价值在当时尚未传播开来,而到了后世人们才发现这本书的重要度,然后才想将这位

医圣

名留史册。

水浒作者施耐庵被质疑是他人别号,历史压根没有这个人

说起四大名著作者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这四个人,但可能您不知道的是这几个到底是不是真实作者,尚都存疑,除了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争议较小以外,其他三人都有争议。

到后来胡适确定了《西游记》和《红楼梦》的作者,但学术界关于这两人到底是不是作者,其实还是存在极大质疑声音,但他们俩比起《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比起来,还要强上一些,因为有一部分人认为施耐庵就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水浒

首先出马的还是胡适先生,在其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一书中任务

施耐庵是一个假托的名字,类似于笔名一样,

施耐庵只是一个代号,

真实作者不是他,或者说

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

根据这个思路有人认为

《水浒传》的作者其实就是罗贯中,但因为

《水浒传》写的是造反起义的事,他怕惹祸上身,所以化名

施耐庵,还有人按发音理解就是“是乃俺”,

意思是

实际就是我,可以说是最早的谐音梗了。

施耐庵

关于施耐庵到底存在与否的争议一直不断,到后来陆续有发现了《施耐庵墓志》等物证,但是因为

《施耐庵墓志》本身就真伪难辨,再加上许多关于施耐庵的生平记录矛盾重重,使得真相愈加扑朔迷离了。

有记载施耐庵与刘伯温同科得中进士,但是翻找元朝进士名录也没有找到这个名字,后来明清两代陆续又发现了一些关于施耐庵的记录,但都难以作为有力证据。

罗贯中

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之后,

文化部开展了关于施耐庵身世调查,再到

198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又进一步调查,经过两次调查

获取了大量翔实资料,如出土文物、家谱记载和民间传说等,最终官方才确定施耐庵确有其人,这段关于《水浒传》作者的公案才算尘埃落定。

相关内容

云评论 | 丙烯:首日全线...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油市小蓝莓) “能源化工家族”再添“新丁”...
2025-07-23 00:38:08
金价“狂飙”再创新高,何时...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现货黄金猛然“狂飙”,创近五周新高,资本市...
2025-07-23 00:36:5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2025-07-23 00:36:36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全...
2025-07-23 00:36:13
原创 ...
在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今天,非洲腹地却藏着一片“超级水库”,足以供全人...
2025-07-23 00:36:08
第一次去新疆,怎么玩才算没...
谁不想在新疆的夏天里醉一次?看喀纳斯的湖水把阳光泡成碎金,踩伊犁的...
2025-07-23 00:36:04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2025-07-23 00:35:33
阿联酋航空杭州-迪拜航线即...
2025年7月22日,由鲸鸿动能、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经济和旅游部联合...
2025-07-23 00:35:20
又一家海洋馆上市公司要易主...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
2025-07-23 00:34:38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川人从未负国”、“无川不成军”,这是多少血泪、多少威名铸成的啊。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中,湖南、江西、四...
原创 历... 亡国之君,末代皇帝,向来都是世人争相讨论的对象,从被人毒死的昭宣帝李柷,到上吊自杀的崇祯帝朱由检,再...
原创 请...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印第安人是商朝人后裔”的言论,甚至有人列举出了种种事例来论证商朝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原创 原... 在大秦帝国崛起之路上,诸多国君有能有贤,但还没有哪一个像秦共公那样,在位五年就做了一件大事,要不是他...
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上,礼炮轰鸣、万众欢腾,崭新的社会主义中国从...
原创 韩... 韩国经济发达,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但是面对周围的国家,韩国的处境却一言难尽,面对日本最近的日韩...
原创 清...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人们穿衣服的颜色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即便同朝为官,官职的品级不同,所穿衣服的颜色...
原创 美... 我看了很多人关于美国这个国家本质的论述,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抱着有色眼镜看人、抱着立场大于事实的态度来论...
原创 中...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会有落后的制度被碾压,比如封建帝制。随着1911年武昌首义的成功,清王朝的统...
原创 非...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