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请别再说印第安人是商朝人的后裔了,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创始人
2025-07-23 05:04:09
0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印第安人是商朝人后裔”的言论,甚至有人列举出了种种事例来论证商朝人是印第安人的祖先。那事实究竟怎么样?难道商朝人真的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消失的二十五万人

商朝末期,奴隶主贵族剥削平民和奴隶的情况严重,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商朝的统治者连年对外征战,导致国内民哀人怨,商纣王沉迷酒色、喜好美女,生活奢靡浪费,大力兴建土木建筑,导致国库空虚。同时商纣王宠幸小人奸臣,诸侯人心涣散,人民生活艰难。与此同时,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国力逐渐强盛,周王任用贤臣,重视人才,待时机成熟讨伐殷商,推翻商王统治。

牧野之战是殷商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之战。牧野大战中,商纣王听说姬发前来作战后,带领七十万兵抵抗姬发,虽然纣王的人数多,但是这七十万人中不全都是士兵,绝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凑数的。殷商王朝内部社会矛盾严重,早已不得民心,很多奴隶都希望能够有人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当帝辛和姬发作战时,奴隶纷纷投靠姬发,不仅不为帝辛作战,反而转过来攻打他。就这样,帝辛的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商王朝的统治者见大势已去,便登上鹿台,自焚而亡。

殷商王朝便在一场大火中覆灭。牧野之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历史却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在周武王伐纣时,一个诸侯王攸侯喜曾经率领军队想要支援商纣王,但是情势紧急,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帮助商纣王作战,殷王朝就已经覆灭了。随后,攸侯喜率领的二十五万军队便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处,这也是历史未解的谜底。

关于这支上万人军队的去处,历来众说纷纭。有人猜测这支军队在殷商王朝灭亡之后,攸侯喜带着这只庞大的军队东渡太平洋,去了南美洲。也有人认为,攸侯喜投奔了宋公微子,之后下令部队解散,为了保护士兵,谋取生路,让士兵们放下武器,以百姓的身份生活。还有人认为他率领军队去了朝鲜,在朝鲜繁衍后代,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支军队在周武王的打压之下被歼灭了。

历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这消失的25万人到底去了哪里,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它的探究,很多人认为第一种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并列举了很多事例来证明那消失的二十五万人就是最早的印第安人。

证据和疑点

首先,人们根据外形来推断印第安人的人种。从一些图片上可以看出,印第安人具有黑色的头发,黄色的皮肤。这是黄种人的特征。其次,人们认为汉语的语言发音和印第安人的发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中国的一些传统神话和印第安的传说也有相似之处,例如中国后羿射日的故事,印第安有一个类似的英雄射日传说。

再次,人们在南美洲出土的一些文物当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殷商时期特点的文物,例如在1955年墨西哥出土的玉圭上面有一些类似殷商时期甲骨文的神秘符号,人们在美洲的多个地区发现了类似殷商甲骨文或中国象形文字的遗迹。除此之外,有一些人在“印第安”读音上面也发现了一些跟殷商的联系,人们认为“印第安”即“殷地安”。

其实,关于“印第安”即“殷地安”的读音联系是明显错误的,“印第安”是从“Indian”音译过来的,15世纪,航海家哥伦布在进行航海活动时发现美洲新大陆,刚开始的时候,哥伦布误以为他当时到达的地方是印度,所以他称当地的居民为印第安人,后来的一个航海家在考察南美洲时,注意到哥伦布发现的那个地方其实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的大陆。所以,将“印第安”与“殷地安”联系起来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时间上就对不上。

人们还从地理位置上推断这支军队的东渡路线,人们推测那支军队沿着日本跨越太平洋到达南美洲。但是这只是人们的推测,目前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或历史记载来证明这支军队确实有过东渡行为,而且亚洲到南美洲的距离实在过长,在古代生存条件恶劣和交通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完成东渡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两者的差异

印第安人和商朝人有一些相似的联系,但是并没有实质的证据证明印第安人就是商朝人的后裔。而且印第安文明与殷商文明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众所周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地步,发现过许多青铜制作的艺术品和兵器,而在印第安文明中发现的青铜物品非常有限。如果印第安人真的是商朝人的后裔,那在武器冶炼方面应该会跟商周时期的武器冶炼方式相差不大,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一些历史文物的出土方面,更是可以发现很多不同,殷商的发展水平和印第安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商朝制作工具的水平比较熟练和精进,商朝就已经有了马车,而在印第安的记载中,同一时期,他们的制造方面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工艺。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科学的说法来证明印第安人不是商朝人的后裔。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人们可以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的父系Y染色体是Q型,欧洲人的是R型,两者是近亲,这跟商朝人是有区别的。 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历史的发展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关于人种的起源,还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考古的不断深入,那些未解的谜底会有答案清晰的一天。

结语:

对于历史上一些未解之谜,人们对于这些问题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历史记载不完全、科技发展水平有限等原因,在目前阶段,并不能得出问题的具体答案,但是将来一定有谜底揭晓的时候,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云评论 | 丙烯:首日全线...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油市小蓝莓) “能源化工家族”再添“新丁”...
2025-07-23 00:38:08
金价“狂飙”再创新高,何时...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现货黄金猛然“狂飙”,创近五周新高,资本市...
2025-07-23 00:36:5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2025-07-23 00:36:36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全...
2025-07-23 00:36:13
原创 ...
在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今天,非洲腹地却藏着一片“超级水库”,足以供全人...
2025-07-23 00:36:08
第一次去新疆,怎么玩才算没...
谁不想在新疆的夏天里醉一次?看喀纳斯的湖水把阳光泡成碎金,踩伊犁的...
2025-07-23 00:36:04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2025-07-23 00:35:33
阿联酋航空杭州-迪拜航线即...
2025年7月22日,由鲸鸿动能、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经济和旅游部联合...
2025-07-23 00:35:20
又一家海洋馆上市公司要易主...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
2025-07-23 00:34:38

热门资讯

原创 唯... 1927年,湖南一位商人之女在弟弟的影响下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之后,她和弟弟辗转来到了红二军,与...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年幼时非常贫困。为了填饱肚子不但当过乞丐,甚至还在寺庙里做过八年的和尚,所以朱...
原创 教... 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开放,很多中国人走出海外,在异国他乡融入当地工作生活,甚至定居繁衍后代。 ...
原创 张... 张任先后大战魏延、黄忠、张飞、赵云,表面未分胜负,其实胜负已分!你知道答案是什么样的吗? 张任战魏...
原创 抗... 抗联老战士黄殿君,1934年加入抗联第一军,是第二师师长曹亚范的传令兵。他回忆了1940年前后的遭遇...
最懂蒋介石的侍卫长,晚年曾称:... 权威资料来源:《郝柏村:国民党丢掉大陆 系蒋介石战略错误》——海外网 1945年2月4日,时任英国首...
原创 东... 日本在中国的烧杀抢掠作恶不断正是因为这个罪魁祸首东条英机。这个侵华日军的总司令在中国的国土上犯下了无...
全省首个!西大井1919国旗教...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 通讯员 王梅 孟福生 10月1日上午,位于焦作市中站区的西大井1919国...
原创 都... 前言 大家都现实中或者电视剧中经常听到过这么一句话,这句话便是:“天机不可泄露”。所谓的天机指的是那...
原创 西... 古代的开国皇帝一般是这个朝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比如秦朝的秦始皇,汉朝的汉高祖刘邦,还有明朝的明太祖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