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有观点大历史】在百家号发表,请勿抄袭!
我国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是咱们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如今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因为其实在博大精深,逻辑严密,充满了睿智的战略思想,所以一直被奉为兵家经典,虽已诞生2500年历史,但历代皆有研究。唐朝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北宋时期《孙子兵法》在被作为官书颁行的《武经七书》中排名首位,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后看到《孙子兵法》也是后悔没有早些拜读。到得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被翻译成诸多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重要地位。
孙子兵法
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吴国将军孙武,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大家也都是深信不疑。但在史学界,关于《孙子兵法》的孙子究竟是不是孙武的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史学家们。在古籍《商君书》《韩非子》中,都是提到了《孙吴之书》指的就是《孙子兵法》和《吴子兵法》,但是两者均是没有加上作者的丝毫信息,直到重量级大咖《史记》的横空出世,其是这样记载的:“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这这段话咱们是可以看出,《孙子兵法》是孙武给吴王的见面礼。虽然大多数人对严谨的司马迁深信不疑,但是在宋朝就有两位仁兄对此事提出了质疑,一个叫陈正孙,一个叫叶适,他俩就对《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产生了怀疑。到了清朝一个叫做姚际恒的人也是赞成这种说法,认为《孙子兵法》就是一本伪书。
孙武祠
还有就是,从宋朝两位哥们提出质疑开始,史学界还存在一种说法,那就是《孙子兵法》并非孙武一人所著,而是其与门徒们共同编撰。也就是类似于《论语》的创作,即老师开坛讲学,门徒耳受笔录,然后流传下来,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这样一本兵法著作。毕竟看过《孙子兵法》的人都应该能够发现,其的大多数篇目都是经典格言的堆砌,有标题无主题,这就存在汇编的嫌疑,毕竟史书上也没有过任何记载,《孙子兵法》就是某某人原创的说法。
孙子兵法
整部《孙子兵法》在现代学者的考证下也是发现,全书除第二篇《作战》与最后一篇《用间》是完整原创外,其他均有拼接痕迹,这也能说明《孙子兵法》并非取自一人胸中思考。所以到得如今,关于《孙子兵法》的孙子究竟是谁的谜题,至今还是无人能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