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座“不存在”的古塔,专家却发现了地宫,还有一件“佛门至宝”
创始人
2025-07-22 21:34:19
0

对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文物大抵分:秦铜、汉玉、唐金、宋书、元瓷器,当然也有其他说法,这里还少说一样,即“佛宝”;严格来说,佛教本非中土产物,其虽是外传,但对华夏历史却有着数千年的影响,甚至历代王朝不惜“万金”为佛教建塔立寺。或许正是因为历代帝王的不断推崇,留存至今的“佛宝”无不奢华之至;其代表就有著名的“法门寺塔地宫”和“雷锋塔地宫”,除此外还有一座“不存在”的宝塔,如今又发现了独一无二的“佛宝”。

佛教是什么时间传入中土的,中土又在什么时间修建第一座佛教建筑的,这些已无史可查,公认的“第一座”应为白马寺;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东吴孙权建起一座“建初寺”,据说它就是华夏“第二座”佛教建筑了。这里说明一点,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有佛国僧人进贡“佛祖真身舍利”,孙权为供奉“佛宝”而建寺;当然,前面用的是“据说”,究竟是不是仍待考究,虽说其历史悠久,终究难逃历代战火摧残,这座千年古寺屡废屡建;西晋时,“建初寺”废后重建,更名“长干寺”、南北朝再建,改为“报恩寺”、宋代再改“天禧寺”,元代成了“慈恩旌忠教寺”。

总而言之,这座千年古刹的兴衰也代表了历代王朝的更替,直到1399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北地燕京起兵,最终攻陷南京登基为帝;永乐六年,秦淮河畔的“天禧寺”遭遇了一场大火再次被毁,1412年8月,明成祖下令,由“三保太监”郑和担任监工,按照仅次于皇宫的规制在原址上重建这座占地400多亩的皇家寺庙。为修建这座古寺,永乐帝动用十余万军民,耗费250万两白银,耗时17年建起一座“九层五色琉璃宝塔”,随后再次更名为“大报恩寺”。

史料记载,这座宝塔高“二十四丈六尺一寸九分”,换算成今天约78米,仅塔顶宝珠的直径就达4米;宝塔通体由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它还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的西方人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宝塔从明初建成,直到清代仍是金陵胜景之一,康熙留诗“涌的千寻起,摩霄九级悬;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乾隆帝也曾逐层题写匾额。

虽说大报恩寺在明清两代颇受帝王重视,但好景不长,最终还是毁于太平天国的“南京内讧”;说到这或有朋友会说“大报恩寺就这样结束了吧?”也不能这么理解,百年后,南京再次建起一座“九层琉璃塔”,只不过造型“别致”,争议大于赞颂。当然,“大报恩寺”的故事并未就此终结,在重建过程中,考古队又有重大发现,在元“琉璃塔”的塔基下发现了地宫;简单地说,地宫呈圆形竖井式,在其中心距离地表4.2米处,考古队发现了一块边长约0.9米、厚约0.25米的方柱状的石函。

石函高1.5米,边长0.72米,北壁石板上还镌刻有铭文,其中内藏“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的内容颇为引人注目;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媒体纷至沓来,“打开石函”的呼声愈来愈高。2008年8月6日,凤凰卫视和南京电视台作现场直播,“佛宝”正式开启;专家首先打开了最外层的“石函”,紧跟着出现是一具“铁函”,铁函开启后,一尊“鎏金阿育王塔”露出了金光闪闪的塔刹。

但是,由于铁函埋入地下近千年,阿育王塔与铁函之间的空隙太小被“锁”住了;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要求确保函、塔、缎都不能损坏,取塔工作陷入僵局。此后,考古专家经3个多月的努力,拟订取出“阿育王塔”的初步方案;又经论证测试,终于决定在2008年11月22日取出这尊“鎏金阿育王塔”。11月22日,“阿育王塔”正式出函,现场发出一阵惊叹;就连有多年考古经验的专家们也从未亲眼见过、甚至没有在历史文献上看到过如此巨大的鎏金宝塔。

简单的说,“鎏金阿育王塔”高1.2米,宽40厘米,重50公斤。其结构与迄今发现的其他阿育王塔有很大不同,在银质鎏金的外表下,“鎏金阿育王塔”是一层檀香木质骨架;塔刹、塔身大多刻有精美文字、浮雕,画面和文字展现了释迦牟尼从出生、成道到涅槃的全过程。“鎏金阿育王塔”的塔刹共有五重相轮,顶为一颗球形宝珠,四片山花蕉叶分别位于“须弥座”顶四角,上有各种佛传故事的浮雕;塔座四面有四幅大型浮雕,专家称为“佛祖本生故事”,分别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饲鹰救鸽”、“大光明王施首”、“须大拿王变相”。

“鎏金阿育王塔”每面边缘均饰金翅鸟,状似凤凰。佛教典籍中,“大鹏金翅鸟”和“雄狮”是佛祖的左右护法;另外,塔身每面都有文字,分别为“皇帝万岁”、“众臣千秋”、“天下民安”和“风调雨顺”,字下又有凸出的兽首,长着鹿角,好似龙头。另有铭文说明,“鎏金阿育王塔”采用锤揲工艺,外裹银皮,通体鎏金,扬州制造;这尊宝塔另一特殊之处是通体有452个小孔,镶嵌“佛门七宝”,即:金、银、琉璃、砗磲(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玛瑙、玻璃和水晶,也正因如此,鎏金阿育王塔又称“七宝阿育王塔”。

大抵来讲,“阿育王塔”内中空,应为盛放供养物品。塔顶四角有四座山花蕉叶,与塔刹以链条相连,链下悬挂风铃;前面对“鎏金阿育王塔”介绍了这么多,其实还未说到重点。专家通过X光扫描,基本确定“阿育王塔”内还放着另一种佛宝——金棺银椁;对佛教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金棺银椁”在佛教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数千年来据说只有“释迦摩尼”德配享此。

令人惊讶的是,“鎏金阿育王塔”内居然有两副金棺银椁,聪明的朋友或许已经猜到了,这两副“金棺银椁”中装的应该就是“佛祖真身舍利”;但为什么要用两副棺椁成殓呢?这个问题就连当时的专家也深感好奇,想要解开这一谜团,还要再将“金棺银椁”打开;简单地说,两副棺椁,一套是长方形“银鎏金”的金棺银椁,还有两件方形银函。“金棺”长13.1厘米、宽6.3厘米、通高7厘米。盖顶饰莲花、凤鸟,两端各饰一只凤鸟;“银椁”长18.2厘米、宽10.5厘米、通高19厘米,分为上椁、下座两部分,上部的椁呈棺状,一端较高,一端略低,有盖有体。

在银椁底部同样刻有铭文“大卿施护佛顶骨”,据史料记载,“施护”曾是来自佛国的一名僧人,于公元980年从古印度来到中土传法,除携带大量佛经外,还有珍贵的佛顶骨舍利;有聪明的朋友或许已经猜到了,“金棺银椁”里装的很可能就是佛门至宝——释迦摩尼顶骨舍利。这里不敢多加妄言,仅做简单介绍;“佛顶舍利”大抵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黑、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

据佛典记载,释迦摩尼圆寂后,弟子“阿难”等从骨灰中得到舍利“八斛四斗”(或一石六斗)。传说舍利分为两种:一种是未烧尽的遗骨残片,如牙齿、指骨等;另一种是《释氏要览》记述的五色光莹“坚固子”和“白色珠状物”,其中以“佛顶骨”最为珍贵,其他谓“感应舍利”。如今就是最为珍贵的“佛顶骨舍利”,以及3000余颗“诸圣舍利”;单说“佛顶骨舍利”,是世界现存唯一的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亦是佛教中地位最崇高的“至宝”。

由于是“佛门至宝”,这里不便多说,佛顶舍利现供奉于南京牛首山的“佛顶宫”中,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亲自去看一看。

相关内容

云评论 | 丙烯:首日全线...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油市小蓝莓) “能源化工家族”再添“新丁”...
2025-07-23 00:38:08
金价“狂飙”再创新高,何时...
金融投资报记者 贺梦璐 现货黄金猛然“狂飙”,创近五周新高,资本市...
2025-07-23 00:36:53
同聚中原·共赢未来,202...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
2025-07-23 00:36:36
东盟成重要支点,外资银行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在全...
2025-07-23 00:36:13
原创 ...
在全球水资源紧张的今天,非洲腹地却藏着一片“超级水库”,足以供全人...
2025-07-23 00:36:08
第一次去新疆,怎么玩才算没...
谁不想在新疆的夏天里醉一次?看喀纳斯的湖水把阳光泡成碎金,踩伊犁的...
2025-07-23 00:36:04
国家外汇管理局答每经问:上...
7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
2025-07-23 00:35:33
阿联酋航空杭州-迪拜航线即...
2025年7月22日,由鲸鸿动能、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经济和旅游部联合...
2025-07-23 00:35:20
又一家海洋馆上市公司要易主...
每经记者|舒冬妮 每经编辑|文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少婷 ...
2025-07-23 00:34:38

热门资讯

原创 “... 被网友戏称为“战忽局”——即“战略忽悠局”政委的金灿荣老师,在一段演讲视频中,有这样一段发言: “…...
原创 大... 1368年,明朝建立,之后北伐赶走了蒙古人。蒙古人被赶到蒙古草原之后,并没有灭亡,反而继续统治这片草...
原创 韩... 韩信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在自己占领着燕赵、齐国的土地时没有自立称王,而是选择帮助刘邦夺取天下,他的悲剧...
原创 她...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贱名”好养活的说法,这个习惯也影响了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朝鲜,所以古代朝鲜也有很多下...
视频画报|国社之“镜”中的时光... 欢迎走进“共和国时光隧道”! 从瑞金、延安、西柏坡到香山、宣武门一路走来,新华通讯社“以影像著史”,...
原创 青... 自从35年前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黄金面具、黄金权杖横空出世以来,【古埃及就是夏朝】谣言...
原创 再... 《甄嬛传》中关注度最高的一直是后宫那几个主子,但今天想来聊一聊安陵容身边的宫女宝鹃。 很多人一开始...
原创 “...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这时候的东汉已经岌岌可危。其后出现了董卓之乱,然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之中...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目前在我国人们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民间关于诸葛亮有很多的...
原创 马... 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 相比于历史当中,一字一句单调的描述,文物就像是沉默的见证者。讲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