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病入膏肓的杜聿明住进了医院,作为他曾经的“老同事”郭汝瑰前来探望。病床前,杜聿明看着郭汝瑰,情绪有点激动,用尽全身力气说道:“最后问你一次,你究竟是不是共产党?可以说实话吗?
而这也是困惑杜聿明三十几年的一个问题,他明知道这个人有问题,但就是从来也没有找到证据。
面对着杜聿明最后时刻的提问,郭汝瑰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非常隐晦的回答道:“我们当时只是立场不同罢了”。因为他知道地下党员的身份是属于国家的秘密,没有国家的允许,即便早已不再是国民党白色统治的时期,哪怕是在一九八一年祖国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也不能随便透露,保守秘密是共产党员的天职!
尽管杜聿明对于郭汝瑰身份一直都有猜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郭汝瑰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开展工作,并一度被蒋介石视为心腹爱将。淮海战役时,杜聿明怀疑是郭汝瑰与共产党合作下了一个圈套,才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就像蒋介石举报郭汝瑰,但是,蒋介石不太相信,就问杜聿明你有证据吗?
杜聿明说:郭汝瑰太清廉了,既不贪财好色,又勤俭节约,家里的沙发都打了补丁还舍不得换,这很明显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做法!
可令杜聿明没有想到,这句话让蒋介石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大骂:难道我的身边就不能有一个清廉的人吗?难道我领导的国民政府的形象就是贪污腐败吗?给我滚出去!!
在那之后,杜聿明再也不敢打小报告了。但是他始终坚信郭汝瑰有问题,就派出特务暗中跟踪调查,可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杜聿明只好暂时放弃,没想到这一放就成了纠结一生的心病!
其实,郭汝瑰对于国民党来说,可谓是根正苗红,其父以及哥哥都是国民高官,自小在这种家庭背景中长大,好像没有什么理由要加入共产党,并成为一名时刻与危险同在的地下党员吧!
但是,郭汝瑰自小的理想就是报效国家,让人们安居乐业,就读黄埔军校的时候还认识了很多的共产党员,也了解了我党的政策和理念,当时还表露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可当时他的家庭背景比较复杂,出于慎重考虑,我党当时并没有同意其入党申请。而是以待考察!
“四一二政变”时期。国民党不顾民族大义公然撕毁国共两党协议,并大肆逮捕杀害共产党员,在这危难时刻,郭汝瑰又再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得批准。
加入我党以后,郭汝瑰很快就在上海展开了工作,并和当地底下党组织一起组织实施了城市暴动一反抗国民党的暴力统治。后因暴动失败,郭汝瑰暂时和组织失去了联系,好多的同志也被国民党杀害。不得已,郭汝瑰只好借日本留学的机会暂避风头。到达日本以后,郭也曾多次寻找党组织,但均以失败告终。
抗日战争爆
发以后,一直未能与组织取得联系的郭汝瑰只好先回到国内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凭借其家庭背景成功的加入到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的部队,曾在黄埔军校学习的郭汝瑰在战场上那是一把好手,曾多次带领战士与日军浴血搏杀,战功赫赫!
他曾有一封遗书在当时是相当的热血沸腾,说:“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船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一封遗书大气凌然,抗战之勇气,为国之大义淋漓展现。也正是因其英勇无畏,所以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不久之后,便成为了集团军总参谋长一职,年纪轻轻可谓平步青云。
然而这个时候,郭汝瑰并没有陷入初升高官的漩涡当中,而是还在想办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以便利用自己的身份来帮助组织。但是为了不暴露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只能是小心翼翼的来进行。
终于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郭汝瑰遇到了董必武。当即向董表达了回归党组织的要求,而当董必武将这一切汇报给上级领导以后,当时的党中央也是无比的激动,一是对郭汝瑰长期的地下工作表示认同和慰问,同时也希望郭继续潜伏下去,利用其身份为我党夺取更大的成功!
而这时,郭汝瑰也意识到,要向帮助党组织取得更大的胜利,自己的职位越高越有利,自此之后,其便尽其所能,一步步接近权利中心,最终成为了国防部厅长,并利用手中的职权多次协助我党取得战役的胜利。
如淮海战役的胜利就离不开郭汝瑰的身影。
后来,当蒋介石败逃台湾的时候,作为72军的军长,郭汝瑰更是和党组织秘密协定,等待最好时机,起义回归!
当蒋介石看到郭汝瑰带领72军起义的消息时,想起来杜聿明的怀疑,但以悔之晚矣!
让我们记住这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英雄,珍惜现在的生活,学会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国家有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方为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