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梳子姐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越高的学识匹配越高的官位,几乎已成定例。
苏朕,是个很容易被错看错读的名字,也是一个充满皇权意蕴的名字。
2012年,苏朕毕业于安徽萧县实验高中,当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2016年获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然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院深造。
从斯坦福毕业后,苏朕选择回国工作,走上了一条让人看不懂的道路,报考安徽灵璧县乡镇公务员。
目前,2个乡镇基层职位6名报考人员中,苏朕笔试、面试、总分成绩均位列第一。
不出其他意外的话,苏朕将会顺利录取到其中一个岗位,从事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综合管理工作,并且录用后签订5年不得流出本乡镇的协议。
从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到基层乡镇公务员,这种反常规的职业选择,很自然成为热议话题。
有的认为是人才浪费,有的惊讶考公务实在太卷,有的怀疑进行了道路设计,还有的顾虑高学历人才并不一定适合基层工作的复杂琐碎。
对于这件事到底怎么看,或许所有猜测都是错的。
两年前,北京朝阳区公布了公考拟录取名单,其中有位北大毕业的女博士尤其显眼,她报考的是酒仙桥街道办的城管岗位。
北大女博士、街道办城管,看起来极其违和,但是当工作地点变成北京,充分考量背后隐藏的附加利益时,一切都变得顺其自然。
对苏朕来说,真正有参照意义的是秦玥飞,2005年参加美国入学标准化考试获绝对高分,后考取美国耶鲁大学获该校全额奖学金,当年耶鲁在中国只录取了两名高中毕业生。
2011年,获耶鲁大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双学位后,秦玥飞出人意料地怀揣《湖南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登记表》和一纸录用通知书,坐着绿皮火车到湖南衡山贺家山村担任大学生村官。
别人当村官是镀金的,秦玥飞则选择了坚守,他拒绝工作调动,一直当着村官,第一任期满了有第二任期,第二任期到了再坚持第三任期。
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有人形容秦玥飞是理想主义者,实际上他把自己定义为“有理想的践行者”。
无论怀揣着怎样的理想,能越过现实的泥泞去奔跑和追逐,就是真正的勇士。
到基层一线去扎根、去奋斗真的不容易,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前段时间,武汉大学德语专业选调生顾某因被分配到嘉峪关工作不满,发文吐槽该地贫穷落后,最终选择逃离。
人各有志,很多事情不能强求,关键看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对未来的诉求和期待。
当那位选调生吐槽嘉峪关时,不知道她对嘉峪关市长刘凯是否有所了解。
2010年7月,刘凯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北京工作仅一年后,即赴甘肃省灵台县,先后任县长、县委书记,大力扶贫,发展教育,改善民生,政绩卓著,2021年底提拔为嘉峪关市市长。
有段时间,人们把学历比作孔乙己的长衫,通俗点讲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对于学识背景好的人来说,越是把身价放低些,越能成就大事。
与其被孔乙己的长衫所缚,不如狠下心来断袖开襟,变成通透清爽的短衫。
对苏朕来说,他选择去基层乡镇当公务员没什么问题,唯一有些不妥的是报考了老家的公务员,这并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为官须走千里路,五湖四海皆为家。在家门口当官,很难摆脱各种人情关系的缠绕,是轻装上阵的一大障碍,很难周全好。
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
社会的未来在秦玥飞、刘凯这样的人身上,他们有着高学历、高智商,还怀揣着朴素的梦想与情怀,只要他们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历史不会辜负,人民不会辜负。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老百姓那么多琐琐碎碎的事情总要有人埋头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