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图文/悠悠长史
编辑/悠悠长史
前言
1949年10月1日,国庆大典刚刚落幕,举国欢庆的气氛还在持续。
此时,我国领导人们正准备投身于新中国的重建工作。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大家齐聚一堂,周总理正在宣读国家干部的名单。就在大家对新中国充满希望的瞬间,台下突然传来一声激昂的呼喊:“毛主席英明,共产党伟大!”
这一声呐喊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干部的热情,大家纷纷响应,欢呼声逐渐盖过了周总理的讲话。
而令人意外的是,带头呼喊的人竟然是曾经与共产党对立的蒋介石的王牌将军傅作义。
傅作义的出现和他的身份,让人不禁好奇:他为何会出现在我党的干部名单中?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人物?
北平解放
1949年2月3日上午10点,入城仪式正式启动。
这一天,解放军庄严地列队,旁边的人民群众满怀激动,自发涌现,有人挥舞双手,眼中含泪,在装甲车上写下“你们来了,我们很快乐”的字句。
活泼的女学生在队列两侧扭动秧歌,解放军满怀希望和自信穿过东交民巷。这片土地自1901年起再也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屈辱。
解放军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傅作义决定放弃抵抗,实际上这也让他心中颇感纠结。
蒋介石显然希望战斗到底,他对解放军“围而不打”的耐心策略深感恐惧,因此派徐永昌前去劝说傅作义南撤。
面对旧主的劝说和共产党的胜利呼唤,傅作义最终选择了和平解放北京的方案。
蒋介石未能明白的是,傅作义根本与他不是一路人。蒋介石虽以“草头将军”自居,阎锡山在山西的独裁作风也极为明显,但傅作义却从八路军中学习了许多战术,使得他的部下更具战斗力。
在抗日战争中,傅作义已表现出与蒋介石的分歧。蒋介石对于与共党的抗战态度冷淡,傅作义却始终认为抗日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不应有任何犹豫。
蒋介石总是以“打压”为主,不容忍有比自己更出色的人物,毛主席则以“鼓励”为主。
在写给傅作义的一封亲笔信中,毛主席称他为民族英雄。抗日联盟成立后,傅作义在训练士兵时高喊口号:“誓保国土,以尽责任,不怕牺牲,以雪耻辱。”
这些行为表明,虽然傅作义在蒋介石手下,但他心中早已独立,最终接受和平解放的希望正是在这样的互动中捕捉到的。
早在1938年,蒋介石曾言“傅作义已成七路半”,而1949年1月31日当他打开城门时,这个“半”终于被弥补了。
傅作义或许无法想象自己还有机会再度成为官员。
傅作义会见周总理
在新中国成立前,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后,向中央领导人表达了见面的愿望。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乘飞机抵达石家庄,随后专车前往西柏坡。
第二天上午,傅作义有幸会见了周总理。两人回顾了抗日战争期间的合作,谈到北平的和平解放。
周总理真诚地称赞傅作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指出北平的和平解放避免了一场可能带来灾难的战争。
傅作义勇敢地表示,除抗战时期外,他认为自己罪孽深重,理应接受惩罚。他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和人民努力工作,赎罪以寻求人民的宽恕。
当天下午,傅作义在西柏坡的后沟招待所见到了毛主席。
傅作义激动地伸出双手紧握毛主席的手,称自己有罪。毛主席则感谢傅作义所做的大好事,并表示人民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由于北平的和平解放没有战争,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得到了保障,毛主席表示对傅作义的欢迎。
傅作义提出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为人民服务,并建议回到黄河套一带从事水利建设,因为他在抗战时期积累了相关经验。
然而,毛主席认为这样的人才不应被局限于黄河套,建议他担任水利部长,还希望他能够组建一个新的民主党派。
傅作义婉拒了毛主席的建议,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复杂的政治斗争,不愿再涉足政坛。
直到新中国成立,周总理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宣布傅作义为水利部长时,他才真正感到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
傅作义激动地表示,他将全身心投入中国水利建设事业,为祖国做出更多实际贡献。自幼生长在黄河边上,他对黄河水患有深刻的印象,早在孩提时代就曾在黄河中游泳。
他认为,水利工程能够直接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
高喊共产党万岁
1949年,在北平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在会议上,周总理提议由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并获得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赞同。
得知这一消息的傅作义,感动得泪水盈眶,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甚至因过于激动而使会议不得不暂时中断。
平静下来后,傅作义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是我从未敢奢望的事情。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时期,我曾试图用一整箱黄金美元换取一个部长职位都无济于事。
如今毛主席竟然让我这个起义将军担任部长,毛主席的伟大和共产党的伟大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他的情感也感染了在场的许多人,他甚至在会议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人民领袖毛主席万岁!”
傅作义的感动不仅仅源于对共产党的感激,更因为他终于可以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水利事业。
早在之前,毛主席曾与傅作义谈论过他的未来,傅作义当时坚定表示希望能够从事水利建设,为人民服务。傅作义未曾想到,毛主席竟然真的实现了他的愿望。谁能够不为此感到激动呢?
然而,傅作义的任命并非所有人都表示欢迎。刚到水利部时,一些人对傅作义的不满情绪显而易见,他们认为傅作义非共产党员,未曾真正将他视为部长。
在那个时期,尽管傅作义担任部长,但他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角色,许多文件由副部长直接处理。
毛主席发现这一情况后,询问傅作义的工作进展。傅作义只得表示自己对部长的工作感到难以胜任。
对此,毛主席鼓励他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对于为什么没有在文件上批示,傅作义谎称因时间不足。
毛主席没有揭穿他,而是采取了措施:规定水利部的文件若无部长批示,则一律视为无效。这样,毛主席巧妙地帮助傅作义摆脱了在水利部面临的尴尬处境。
傅作义随后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兢兢业业地推进水利工程,走访群众,致力于为人民服务。
傅作义在晚年病重时,慷慨地将自己积攒的40万元全部上交国家。
1974年4月19日,他因病去世。追悼会上,周总理主持了追悼会,毛主席也送来了花圈,众多共产党友人纷纷表达了对傅作义的深切怀念。
结语
我们需要学习先辈们的精神,并在未来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共产党和毛主席获得支持的真正秘诀在于,他们不是从成王败寇的角度来理解投降,而是从人民的视角出发,强调只要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无论是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