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公元712年,李隆基称帝后,被询问如何处置杀了他母亲的武则天
创始人
2025-07-21 18:33:49
0

公元712年,李隆基正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

清算

曾经权倾天下,却也是他杀母仇人的武则天?

朝堂之上,议论声此起彼伏。有的大臣主张严惩,追究以正国法。

有的则认为应以孝道为先,宽恕这位

过世8年后

女皇

可李隆基的眉头紧锁,思索良久的他,

只记得母亲窦氏温柔的笑容,也记得武则天严厉的面孔和无情的手段。

李隆基是仇恨武则天的,因为有杀母之仇。

“陛下,此事关乎大唐的法统和皇威......”一位老臣上前颤抖着说。

而李隆基该如何对祖母武则天?他与祖母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01

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亲孙儿。

公元685年,他出生时,父亲已是皇帝。但这个皇帝,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

童年的李隆基,没有普通孩子的那般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公元688年,武则天先废黜了李显,也就是李隆基的三伯父李显。

刚当上皇帝不久的李显,就被武则天就找了个理由,把三伯父给废了,将他贬至房州,成为庐陵王。

随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帝,看似合理却充满权谋的选择。

李旦虽为皇帝,实则无权,朝政大事皆由武则天一手操控。

她精心策划的确保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然而,李隆基出生没几年。看似是幸运,可实际却很糟糕的境遇。

仅公元688这一年,就有13位李唐王爷被杀,其中有9位王爷,是满门抄斩,一大家子一个没剩。

一时间,李唐皇室陷入了恐怖之中,所有皇室成员,生怕受牵连小命不保。

3岁的李隆基在宫里,在大人的影响下,也是过着日夜惶恐的日子。

武则天对李唐皇家成员,进行严密监控。更是不允许任何可能威胁到她权力的因素存在。

武则天的眼线遍布皇宫内外,每一个可疑的举动,每一句可疑的谈话,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李隆基的童年是亲眼看到家族成员如何在武则天的铁腕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听到母亲窦氏在夜深人静时的低声哭泣,还有父亲李旦眼中的无奈与悲哀。

“我们必须小心,再小心。”李旦时常告诫家人自己的忧虑。

02

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唐朝为武周。

成为江山社稷的操盘手后,她生为人女,又有了执掌之权。

于是武则天追奉自己已故的父亲武士彟为“太祖孝明高皇帝”,

她的母亲杨氏也随称“太祖孝明高皇后”,咸阳明义陵随之改称为顺陵。

当时李隆基,原本是皇子,享受着皇家的荣耀和尊贵。

然而,随着武则天的登基,他的身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一个皇子变成了废皇帝的儿子。

这一转变,不仅剥夺了他的皇子身份,更将他置于一个很是尴尬的位置。

对于年幼的李隆基来说,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子,而是成为了一个前途未卜的废皇帝之子。

“孩子,这唐朝变了。”李旦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无奈和忧虑。

武则天通过改姓、改名号,进一步削弱了李唐皇家的影响力,加强了自己作为女皇的权威。

在武周的阴影下,李隆基一家被幽禁在东宫,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昔日的皇子,如今成了笼中的鸟儿,失去了自由飞翔的权利。

东宫的高墙,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也囚禁了他们的希望和未来。

每天,李隆基和家人在警惕和恐惧中度过。

他们不能随意走动,不能与外界接触,只能在这狭小的空间里,重复着单调而压抑的生活。

武则天的眼线无处不在,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被监视的对象。

03

李隆基的童年,就这样在幽禁中一天天流逝。

他看着母亲窦氏的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看着父亲李旦的脸上布满了忧虑的皱纹。

他们的生活,虽然不愁吃穿,但精神上的折磨却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他们。

“父亲,我们什么时候能出去?“李隆基常常这样问。

“孩子,这个问题,父亲也想知道答案。”李旦叹息着。

岁月如梭,李隆基在东宫的囚徒生活,一过就是八年。

公元693年的正月初二,皇宫中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按照皇家的规矩,这一天儿媳们要去给婆母拜年。

窦氏和刘氏也不例外,她们在李旦的千叮咛万嘱咐下,走出了宫门,前往去向武则天请安。

然而,这一去,她们就再也没有回来。

8岁的李隆基,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的母亲和嫡母。

他的父亲李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只能默默叹气,无能为力。

窦氏和刘氏,就这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若干年后,李隆基当上皇帝,追封自己母亲和嫡母,想把她们风光葬入皇陵。

可是却连尸骨都找不到,只能找来衣物,立了衣冠冢。

实际上,李隆基的亲妈和嫡母,是被武则天给害死了。

当时武则天虽然如愿当上了皇帝,也把有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全都看管了起来。

但她还是不能彻底放心,毕竟自己这皇位是从李家夺过来的,心里也是虚的。

她依然担心那个被关在东宫的儿子李旦,会来个突然宫廷政变,来个翻天的事。

04

李旦的妻子是正室刘氏和侧室窦氏,她们两家都是有权有势的大家族。

武则天是个极其聪明且有远见的女人,她心里盘算着,如果李旦想要闹事,这两个母族肯定会站在他那边,给他提供很大的帮助。

于是,武则天想了个法子,决定先下手为强,一举除掉了这两个儿媳妇。

她的手段非常残忍,甚至连她们的尸体都没有留下。

这一举动,不仅削弱了李旦的势力,还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李旦被这事吓得魂飞魄散,连问都不敢问一句,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紧接着,窦氏的娘家也遭遇了不幸。

李隆基的姥姥在家里偷偷地给女儿上香,结果被人告发说她诅咒武则天。

武则天一听,火冒三丈,立马下令要灭了他们全家。

后来经过大臣们的苦苦哀求,才改为流放。

李隆基的姥爷和三个舅舅被流放到岭南,姥爷因为年纪大了,没能撑住,在半路上就去世了。

其实,说李隆基的姥姥诅咒武则天,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武则天真正的目的,就是要找个理由除掉窦家。

那时候的李隆基,可真是过得苦不堪言。

他没有快乐的童年,也没有皇子应有的尊贵和权力。

他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

他的父亲为了自保,变得懦弱无能。他的亲生母亲也被武则天害死了,姥姥姥爷一家也遭了殃。

而这些痛苦和不幸,全都是他的亲奶奶武则天造成的。

所以,李隆基对武则天能不恨?可谓是深入骨髓吧。

05

武则天的晚年,权力的宝座开始动摇。

虽然立了三儿子李显为太子,但是宰相张柬之为首的李派根本就不放心。

于是,张柬之干脆趁着82岁的女皇生病修养之际,拉着太子李显搞了一场,逼着武则天就此退位,扶李显当了皇帝。

紧接着,武周又改回了李唐。李显是武则天的三子,被推上了皇位后。

面对自己的母亲,李显的态度复杂。他既感到心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只见退位的武则天在儿子面前卖卖惨,掉掉眼泪,李显立马就没有对武则天采取严厉的措施,

反而还给予她赐了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虽然是幽禁行宫,但是一切待遇还是按照皇帝的标准来。

让她在退位后依然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

这即位赦文,解释了武则天当初称帝的原因,写武则天当初之所以当皇帝,是因为当时国家危机,才挺身而出,描绘成了在国家危机时刻的英勇行为。

公元705年,武则天过世了,而在八年后,李隆基成了大唐皇帝。

李隆基登基后,面对如何处理武则天政治遗产的问题,他倒是内心有一番挣扎。

李隆基对武则天感情很复杂,既尊敬她又爱她,同时也有些恨她。

李隆基一即位后,他改了武则天的谥号。

原本武则天被称为“天后圣帝”,但唐玄宗觉得这样不妥,于是改成了“圣后”。

这样一改,就等于说武则天没当过皇帝,但他还是在谥号里留了个“圣”字,表示承认武则天的功劳。

再是削去了武则天当时追封自己已故武士彟孝明高皇帝的帝号,

仍旧称他为太原王,孝明高皇后杨氏也还称太原王妃,顺陵即被改称为王妃墓。

虽然当时武则天将顺陵依照帝陵的高规格进行了大规模的续建,而武周政权结束后,杨氏顺陵就成为正治交锋关口时的玩物。

06

当时在朝会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清算武则天的余毒,有的则认为应该尊重历史,从中吸取教训。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沉思良久。

头脑清醒理智的李隆基,他也更加不会为了逞一时之快,而葬送了自己的皇位。

“但若不讲孝道,天下人将如何看待朕?”李隆基反问。

只见朝会上大臣们回道:“

礼法不容

...”

古代是非常讲究孝道的,非常推崇孝道的。

他们是祖孙关系,那孙子就得对奶奶尽孝和爱戴。

把奶奶拉出来清算?那就是大逆不道,是孝道礼法不能容的。

再说了,他想为母报仇?可这事儿他奶奶当时是女皇,女皇处死儿媳妇,是有这个权利的。

非要深究儿媳妇的罪过,,窦氏和刘氏出事之前,曾被宫女揭发搞厌胜之术诅咒女皇,背了诅咒女皇的罪名,被处死根本不为过。

李隆基根本就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正当理由,去制裁自己的奶奶。

要是这么干了,就会背上道德沦丧、不孝、有失人伦的千古骂名。

于是李隆基平静道:“朕,不能忘记历史,也不能被仇恨蒙蔽双眼。”

他采取了平衡的策略,既没有全盘否定武则天,也没有完全继承她的政治路线。

这样的处理,既体现了孝道,又显示了政治智慧,为武则天画上了一个体面的句号。

结语

过了四年,李隆基又觉得“圣后”还是不太对,于是再次改动,把谥号改成了“则天皇后”。

他觉得武则天当个皇后挺好的,当皇帝就不对了。

时间飞逝,几十年过去了,唐玄宗也步入了老年。他开始怀念起祖母来,心里那份复杂的情感又涌上心头。

于是,他决定再次给武则天加谥号,最终定为了“则天顺圣皇后”。

这期间,李隆基心里其实一直在斗争。

他既想否认女人当皇帝的事实,又无法忽视祖母的伟大。

这种纠结和挣扎,就像是一场内心的对话,反映出他对武则天的复杂情感。

而他对武则天的谥号的反复改动,也像是在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来安抚自己那份既爱又恨的心。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关注

@嘉玹品书

评论区留言点赞!

参考《新唐书》

相关内容

高尔夫传奇泰格·伍兹将迎娶...
据美国体育媒体《Athlon Sports》6月29日报道,现年5...
2025-07-21 08:38:31
梧桐山上演高手对决,罗湖持...
7月19日,2025年“三国赤壁古战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罗湖专...
2025-07-21 08:38:05
杨瀚森确认将回国征战亚洲杯...
7月20日,据央视体育消息,杨瀚森将回国打亚洲杯。 今天开拓者负于...
2025-07-21 08:37:58
“00后”求职流行“反向背...
“00 后”求职正流行“反向背调”。如今的 00 后在求职过程中不...
2025-07-21 08:37:31
18岁短跑田径运动员虞锦车...
据津云新闻7月20日报道,7月3日,短跑田径运动员虞锦车祸去世,年...
2025-07-21 08:37:15
这个夏天 多种新方式玩转京...
“星光·燕赵号”的文化元素 “星光·燕赵号”的沙发椅可以转向窗...
2025-07-21 08:36:21
贵州旅游3天报价花费多少,...
随着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我渴望在初夏的时节里,寻找一处既能欣赏自然...
2025-07-21 08:36:16
组团去重庆玩五天花多少费用...
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山城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令人...
2025-07-21 08:35:29
福州市区优质普高分数线普涨
近期,福州市区的优质普高分数线呈现出普涨的态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
2025-07-21 08:35:13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乐不思蜀——刘禅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奉命率军抵抗,却兵败身死,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在谯...
原创 湖... 前言: 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英雄豪杰辈出,但若要论及谁能在 五虎上将中独占鳌头 ,那必然是这位被后世...
原创 越... 文|笑点研究所 编辑|笑点研究所 历史的尘埃掩埋了多少真相,岁月的长河又冲刷掉了多少记忆?我们以为...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丝路泉踪——“一带一路”货币管... 货币,是商业出现的伴生物,也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自从有了货币,社会的经济活动便有了秩序,...
原创 斯... 作者|梳子姐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越高的学识匹配越高的官位,几乎已成定例...
原创 明... 刘伯温忧心忡忡,对朱元璋说:臣耗时6个半月,巡查4省8府29县,欧阳伦一案已查清楚详情在奏章里,请皇...
原创 康...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可以说是清朝巅峰时期。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便是康熙废除太子之后引发的九龙夺嫡...
原创 苏... 世人皆知苏秦是个纵横家,却不知他还是个绝顶聪明的间谍。话说那是在战国时期,七国争霸,风云变幻。苏秦凭...
原创 三... 三国时期能人辈出,乱世造英雄诚不欺我。在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武将,很多武将都有一个开场白,比如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