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真是个技术活,大皇子李承儒,母亲是宁才人,因为宁才人是东夷人,所以大皇子血统不纯正,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但是他一直驻守东夷城,手握兵权,东夷为王,也挺好的。总比在宫里和几个皇子斗个你死我活要强得多,毕竟还能活着,在东夷城还自由。
关于血统这个问题,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叫血统不正?
我们先来看看血统是怎样传承的,通过观察发现,血统往往是与姓氏绑定在一起的,人的遗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假如一个张姓男子继承了王姓母亲一半的血统,他与李姓妻子生下的儿子:
则同时继承了张、王、李三个姓氏的血统;
如果他的儿子娶了陈姓妻子
生下的孩子则同时继承了张、王、李、陈四个姓氏的血统。
依此类推,很容易得出每个人几乎都是“百家姓”的结论,所谓的“纯正血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大皇子李承儒一表人才,手握兵权,常年在外,为庆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仅仅一个血统不正,“子以母贱”就剥夺了继承皇位的权利。站在母亲的血统,似乎是不正,可是站在父亲的血统呢,他是名副其实的皇上的儿子呀,这不就正了吗?真搞不懂古代君王是怎么想的。
因为血统不正,无法继承皇位的还有他们: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格,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格在隋唐时期有着最高贵的血统,这一高贵的出身也注定了李格无法继承皇位。李世民曾说过,李格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是一个最能配得上皇位的皇子。李世民宠他,爱他,却因为他有隋朝的血统,让唐朝的人害怕恐惧,李格就是再优秀,也只能错过皇帝的宝座。似乎流着隋朝杨帝鲜血的李格如果当了皇帝,就会把唐朝推翻一样,可怜的李格,最后还被长孙无忌当“乱成贼子”杀害,最是无情帝王家呀。
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母亲卫氏聪明貌美,但出身寒微,为外务府包衣,奴婢出身。
儿子胤禩“子以母贱”,但他自幼就聪明机灵,不甘心居人之下,梦想有朝一日也能继承大统,在康熙52年被封为贝勒,署外务府总管事,终因自己的出身被康熙夺去了一切职务,彻底断了他当皇上的念想,最后被雍正赐死。
他们不能当皇帝,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他们是皇上的儿子,却在皇位竞争时,以母亲的出生或姓氏决定,真的让人意难平,太冤了。
本人认为,中国的古代君主很在意血统,换句话说,还是儿子多,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这个儿子血统又不正,该怎么办呢,难道让一个外姓人当皇帝?那是不可能的。即使血统再不正,也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所以说血统这个事情只是相对的,他们没有当成皇帝,没有继承权,只能说是命不好,冤就冤在没有投胎好,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