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75)
人称军中“不倒翁”,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
说他是“不倒翁”,一点儿也不夸张。当连长时被撤职,当旅长时被撤职,当军长时被撤职,每每被撤职后又能东山再起,还官运亨通。有人说他运气好,有人说他有福气,可仔细想想,其实是他有强大的靠山做后盾,再加上他对蒋介石的极度忠诚和踏实肯干。
桂永清(1900-1954),别字率真,江西贵溪人。1923年冬到广州,入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兵。1924年初入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听说黄埔军校招生后退学,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参加了两次东征,历任军校教导团排、连长。在二次东征攻占惠州后,因私吞战利品邮寄回老家,被人告发,蒋介石要军法从事,枪毙他,多亏周恩来、何应钦等人说情才免于一死。蒋介石念其有战功,从宽处理,令其戴罪立功。此后又任第一师特务连连长,第一军特务营营长,参加北伐。1927年起任第二十师第五十八团团长,参加了龙潭战役,同年和何应钦的侄女何相银结婚,从此何应钦成了桂永清的靠山。之后改任第一集团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一团团长。1930年升任第十一师三十一旅少将旅长,然而在副旅长的人选问题上出了问题,蒋介石安排李默庵任副旅长,桂永清执意要用别人,不用李默庵。蒋介石知道后大怒说“他连自己的黄埔同学都不要,还能容得下谁”,一气之下将桂永清撤职。还是靠着何应钦这棵大树保荐,送桂永清赴德国学习军事,次年秋回国,在德国深受纳粹思想熏陶的他与贺衷寒等人积极组织复兴社,是复兴社的十三太保之一。后任中央军校军官高等教育总队第一队队长、总队长,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兼训练处长,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主任。1933年中央军校的教导总队扩编,辖三旅九团,人数达四万三千余人,全套的德械装备,蒋介石在何应钦的推荐下,任命有留德经历的桂永清出任中将总队长。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了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两次战役打下来,部队伤亡殆尽,不得不和其他部队合编为第四十六师,任师长,后升任第二十七军军长。1938年5月因兰封战役失利被撤职。
后任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盟军攻克柏林后,任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1946年回国后历任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
就是这一年,民国海军做了一件名垂青史的事,就是抽调了驱潜舰"永兴"、护航驱逐舰"太平"和坦克登陆舰"中建"、"中业"共四艘舰艇参与执行收复西沙和团沙群岛(即南沙群岛)的行动,并以舰名命名了四座岛屿,在诸多岛屿树立了主权碑,历经长达数月,三次航行,圆满完成了收复西沙、南沙群岛的任务。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桂永清身为实际负责海军的当事人,应该有他一份功劳。
1947年3月桂永清任海军总司令,兼任国防科学委员会委员,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海军军官训练团团长等职。1949年在蒋介石集团撤退台湾的行动中,将大量的人员物资等转运到台湾,起到了关键作用。赴台后,1951年春授海军二级上将,1952年4月转任"总统府"参军长。1954年6月授海军一级上将,任"参谋本部"总参谋长。1954年8月12日在台北暴毙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