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要开枪,我是你们的团长,希望你们回去.....可他的话还没说完,“砰砰”两颗罪恶的子弹射就射入了他的胸膛,血流如涌。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人,就这样牺牲了,他牺牲得太冤!
因为他不是死于敌手,而是死于曾视如兄弟、战友、又是同乡的叛徒之手。噩耗传来,红四军全军将士一片悲声,毛泽东、朱德、陈毅更是痛不欲生。
建国后,要不是周总理亲自安排,差点连他的照片都找不到。
他是谁,为何多位领导人如此器重他。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智勇双全
他就是周恩来最得意的学生:王尔琢。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有人说,要是他没牺牲肯定是元帅级别。
王尔琢祖籍湖南石门,在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的入学复试,主持考试的恰好是毛泽东,王尔琢顺利通过考试,入学黄埔军校。
在军校,时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认识了王尔琢,他努力刻苦,各个科目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为此周恩来培养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周恩来书他留下,连续担任了第二期、第三期的学生分队长和党代表。为了更好地培育和锻炼王尔琢,周恩来又让他率领学生军,参加平定广州商团的叛乱、首战告捷,名重一时。
1926年,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王尔琢与陈赓等人一道,借助舆论披露事件真相,与蒋介石三次舌战,气得蒋介石直骂“娘希匹”。
北伐时,周恩来派遣王尔琢担任第三师党代表。后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先遣军,王尔琢任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二十六团团长。一路上,克南昌、破铜庐,最后攻入上海。
1927年8月,王尔琢拒绝蒋介石“擢升军长”的引诱,追随周恩来赴南昌发动起义。
之后他为掩护主力突围,率部与敌激战三昼夜,手持刀枪地带领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进敌军指挥部,成为红军著名的冲锋陷阵英雄,受到周恩来和总指挥贺龙的夸奖。
1927年10月下旬南昌起义失败后,王尔琢与周恩来分别。王尔琢与朱德、陈毅等率起义部队余部举行了湘南起义,不久上了井冈山。
1928年4月下旬,“朱毛会师”后,朱德任红四军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时年25岁的王尔琢为军参谋长,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参谋长,开始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
朱德长叹:从此,我军失去一位能将!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王尔琢以出色的军事才干,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红四军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二、三、四次大规模“进剿”。
特别在攻打永兴和宁冈的战斗中,王尔琢抓住战机,率领部队急行百里,巧设埋伏全歼敌人,随即奇袭永兴县城,重创守敌,赢得了“飞兵团长”的美誉。
一场场血雨腥风的较量,一次次生死存亡的关头,王尔琢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1928年8月,王尔琢所部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叛变,拉走了第5连和迫击炮连。情况危急,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商量,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主张“喊”回来。
王尔琢说:“我是他们的团长,我和他们同甘共苦、出生入死,他们会听我的。”
朱德提醒他:“你平时爱护他们,他们也支持你,可现在他们已经是叛徒了,会不顾一切,还是打回来的好。”
王尔琢仍然固执地说:“我谅他袁崇全不敢向我开枪!”
于是王尔琢带领一营和教导队300多人,一直追到思顺圩,天还未亮,看到前面有所房子,王尔琢大声喊起来:“我是你们团长王尔琢,我同党代表接你们来了!”
这时,袁崇全从屋子里开了枪,王尔琢当场中弹牺牲。
后来在9月13日,红四军攻打遂川时,生擒了袁崇全,公开审判并处决了他,为王尔琢报仇。
二十八团返回井冈山后,红四军为王尔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陈毅亲手为他书写,朱德为他致悼词。
在王尔琢的追悼会上,朱德挥泪长叹:“我军失去了一位能将啊!”
毛泽东评价说:“王尔琢的牺牲,换回了两个连,稳定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60颗杏仁寄托着妻子绵长的怀念
父母大人,凤翠母女此次来汉,未能见上一面,心中定会十分难受……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烈士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这个是1927年5月,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后,写信约妻女到武汉团聚,却因形势的变化而错过了团圆。
心怀歉疚的王尔琢,给父母写的这封家书,谁知却成了永别书。
信中提到的凤翠,是王尔琢的妻子郑凤翠。1923年10月青梅竹马的他们结婚了,感情非常深,但他们在一起仅仅生活了3个多月,王尔琢便离家别妻赴黄埔军校就读。
临别时,王尔琢对已经怀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依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1924年9月30日,郑凤翠生下一个女儿。按照王尔琢的交代,取名桂芳。
郑凤翠得知丈夫王尔琢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擦干眼泪后,下决心挑起家庭重担,侍奉公婆,养老送终,把女儿抚养成人。不幸的是,1945年秋,年仅20岁的女儿桂芳患上了胆囊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1946年,郑凤翠过继了她的祖侄王葵祚为养子。1949年,葵祚刚刚中学毕业,郑凤翠就把他送到部队参军。朝鲜战争爆发,葵祚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朝鲜战场上。
1988年农历六月,85岁的郑凤翠去世。人们从她遗物当中,发现了一个首饰盒,里面有60颗杏仁。
那是因为她知道王尔琢喜欢吃杏子,他牺牲以后,每年结婚纪念日,郑凤翠都会在首饰盒里放一颗杏仁,表达对王尔琢深深的思念。
王尔琢参与了东征、北伐、南昌起义、三河坝阻击、上井冈山等早期的全部重大事件,军事能力突出,党性坚定,前途不可限量。他不幸遇难,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损失,他的名字将永远为人民铭记。
参考资料:
[1]周训典.周恩来与王尔琢[J].湖南党史,1995,(05):52.
[2]刘寒.朱毛红军参谋长王尔琢[J].广东党史,1998,(04):37-38+44.
[3]唐春元.死得其所:毛泽东妙释生死价值观[J].党史博采(纪实),2008,(03):12-16.
[4]春草,王龙.王尔琢舍生取义的“托孤书”[J].党史博览,2022,(12):33.
[5]苗体君,窦春芳.王尔琢的结发妻子郑凤翠[J].湘潮,2008,(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