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9年11月16日,曾经的国家领导人陈云正在江西南昌一个普通石油机械厂内工作
,突然发现原本井然有序的工人们直接“沸腾”了起来。
大家全都奔走相告:“
省委书记程世清来厂里视察了
!”
刚刚下放到江西的陈云想着见一下这个江西省委书记程世清
,便找人去询问,没想到
程世清直接回复:“不见
!”
那么,
陈云为什么会在一个普通工厂里工作呢?他和程世清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陈云为啥去江西?
1969年,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双方终于爆发了激烈冲突。
3月,
苏联出动300多士兵,驾驶上百辆坦克、装甲车,突然袭击了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的珍宝岛
,
标志着珍宝岛战役的正式打响
。
驻守的
解放军官兵
在得到中央的指示后,勇敢地反击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苏联陆军,经过长达半个月的艰苦战斗,
最终打死打伤苏联士兵200多人,击毁其坦克、装甲车17辆
。
战役大获全胜!
但是,
“恶霸”一样的苏联是不会就此罢休的。
在珍宝岛被解放军“教训”之后,苏联咽不下这口气,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不断以势压人,挑起各种冲突,想要以此来逼中国让步。
比如在新疆的铁列克提挑起军事摩擦,中苏双方再次爆发激烈冲突。
主权问题不容丝毫退让
,中国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对苏联的各种“挑衅”都作出了强硬的反击。
而自诩世界第二的苏联,虽然自己理亏,但是依仗着强大的国力,不仅表态不会有丝毫的让步,反而继续加码,让矛盾越来越大。
因为苏联的咄咄逼人,中苏双方的关系在此后数月时间越来越紧张,大范围冲突一触即发。
1969年8月,苏联终于“狗急跳墙”,对中国进行了反人类的核威慑
。
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公开表示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来逼迫中国就范。
消息传回国内,举世震惊,
“恐怖”的氛围直接笼罩在所有想要安居乐业的中国人民头上
。没有人能想到,苏联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对中国发出核威胁!
得到消息后,经过细致的思考,
中国党中央一方面决定:全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备战、备荒活动
,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对方底线”的态度来应对这次核危机,保障人民安全。
另一方面决定:一部分中央高层下放到基层的各单位去“蹲点”
,以避免如果真的爆发核战争,会直接威胁到中央的高层领导。所谓“蹲点”,就是到一个一线单位参加具体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就在这种背景下,
大量的国家领导人被下放到地方
。其中,就
包括时任国家副总理的陈云
。
1969年11月12日,陈云被下放到江西南昌的一个石油机械厂“蹲点”。
陈云是主管经济工作的国家领导人
,在发展经济方面非常有心得。
建国之初,陈云就在上海配合陈毅市长打赢了几次决定性的经济战役
,这些
经济战役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正面战场上的“三大战役”
,
毛主席甚至称赞陈云为“中国最会搞经济的专家
”。
所以来到江西短短几天时间,陈云就对江西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他一直想找江西的省委书记程世清“聊聊”,
希望为江西的经济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巧合的是,这个程世清还算他的老部下。
所以在程世清来到陈云所在工厂视察的时候,陈云是非常高兴的,觉得“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来了”,陈云便直接提出了想见程世清。
可是陈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吃“闭门羹”,被程世清直接拒绝见面。
要知道,陈云此刻虽然没有具体职务,但还是中央委员。程世清是决不会因为身份上的原因拒绝见陈云的。
那么,这里面有什么缘由呢?
想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先来看看程世清是一个什么人!
文艺的虎将:
程世清1918年出生于河南新县,因为家境贫寒,自幼便给人放牛为生
。可能是因为放牛太无聊,
程世清经常一边放牛一边吹笛子,经年累月下来,他笛子吹得特别好
。
吹笛子的习惯他保持了一生。在日后南征北战的路途上,程世清难得休息的时候,都会
吹笛子给身边的战士听
。
程世清自幼便饱尝了当地地主的残酷压迫
,一家辛苦一年的收成全都被地主给“抢光”,所以程世清对地主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
一直想着有人能消灭这帮“寄生虫”就好了
。
1929年,程世清的心愿达成了。
这一年,红军到达程世清的家乡,
大刀阔斧地在当地开展土地改革
,使不少人民分到了土地。
年幼的程世清被工农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举动给深深震撼了。他怎么也无法想象,这些“横行霸道、不可一世”的地主可以被轻而易举地扫荡干净。
于是,程世清开始了解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了,经过一段时间了解后,他开始崇拜这支“为劳苦大众而奋斗”的伟大队伍了。
程世清决定加入这支队伍。
可是当程世清找到红军,表示自己想加入时,被红军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程世清满脸愕然。
这一点很多读者会奇怪。
要知道,红军在早期是非常缺人的,常常为了吸引人加入而给出各种优待政策,那为什么现在有人主动加入却拒绝了呢?
答案是程世清年龄实在太小,这个时候满打满算刚满十一岁,还属于儿童。
可是程世清打定了主意想留在红军,便想了个办法,不提“加入”,只说是可以给红军表演才艺。
并当场给红军使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吹笛子
。
红军战士听到笛声纷纷表示不错!看这个小孩笛子吹得确实有一手。就让程世清留了下来,他便成了红军的一名“文艺兵”。
程世清在红军里除了尽心表演,还“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参与一些工作事务,他想真正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因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演才艺,程世清在第二年成为红军的一名宣传员,正式加入红军,实现了自己小小的梦想。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程世清积极完成组织给予的宣传任务,因为表现优异,还担任了一支宣传分队分队长。听起来似乎不起眼,可是程世清当时年仅13岁。
果然是乱世出英雄!
在程世清14岁的时候,因为当地红军在麻城战役中遭受重创,无奈只能被迫转移根据地。
那些成年战士自然要跟着大部队转移,而程世清年龄实在太小,红军就把程世清送回了家里。
如果程世清就此认命选择留在家里,那么就不会有之后的程世清将军了。
然而,经过幼年被地主压迫,又经过在红军里翻身“做主人”的程世清已经爱上了红军这支队伍。
他在家里呆了三天告别自己母亲,以报母亲养育之恩。
然后便毅然决然地独自一人去“追赶”红军大部队了
。就算家里再阻拦,自己也要为了梦想而燃烧。
为了可以追上红军,年仅14岁的程世清选择从山里抄近道。
想法是正确的,可是,因为年龄太小、野外经验不足,
程世清在山里迷路了
,并且足足迷失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程世清差点死在了自己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
靠着吃野味、喝河水求活,艰难地挣扎在茫茫大山中
。
看着面前盘根错节的古树,听着周围各种野生动物的叫声,闻着森林中浓郁草木味道的程世清渐渐模糊了双眼,他的意识越来越来越微弱了,他实在顶不住了。
他竟然直接昏迷了过去!
程世清在后来回忆时也认为,这次少年时的“冲动”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危险的时刻了,比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鬼子还危险,是真正到了死亡的边缘,如果不是运气好,就没有以后的事情了。
可是吉人自有天相,恰巧此时有一位山民经过,救活了年少的程世清,并给程世清指点了道路。
程世清很快便追上了红军。传奇的故事令整个红二十五军都啧啧称奇。
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吴焕先听说后,深感这个少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便把程世清留在了自己司令部,想要重点培养
。
程世清虽然担任的是军队文职,从事的都是文艺和宣传方面的工作,但是冲锋陷阵的本事也是一绝。
1936年,在红军东渡黄河的一次战役中,程世清随着冲锋连战斗在最前线,直接活捉了阎锡山军队的一名团长,受到了司令部的嘉奖。
此后,程世清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经过上面的事迹,就可以看出来,程世清是一个很具有艺术色彩的,非常胆大心细,非常自信的一个人。
程世清与陈云:
程世清在60年代的时候去往江西,此后步步高升,直到成为江西省委书记。
程世清以前没有过主政一方的经历,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好学,胆大心细,快速便把江西搞得有声有色起来。
那天,程世清去往南昌的一个石油机械厂视察,
听到一个叫陈元方的人请求见自己时
,他感到很奇怪。
陈元方是谁?
后来听到秘书说陈元方就是国家领导人陈云时
,程世清直接大吃一惊,
陈云不是在北京嘛,怎么会突然在这里
?
程世清满脸愕然!
他的不知情,其实也很正常。
为了躲避苏联威胁,很多领导人的“蹲点”都是秘密进行的,并且很多都使用了化名,如果不是必要情况,大多也不会暴露自己身份。
而陈云这次之所以选择“暴露”自己,想要和程世清“聊聊”,也是因为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陈云来到江西几天后,一眼就看出了江西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严重缺陷。
是什么样的缺陷呢?
原来,程世清当时准备在江西推行两项政策。
一个是面向农村的,称为“新型村图”的一项政策。
这项政策简单来说就是程世清为了扩大江西农村粮食产量,方便农田灌溉,修了大量名叫“一口塘”的池塘。
一个是面向城市的
,想要发展城市经济,扩大生产,提高就业,
程世清决定把江西的汽车生产每年扩大到7万辆。
本意都是好的,但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农村池塘的工程质量不达标,也因为江西降水比较多,池塘往往用不了几年就坍塌了,根本没有达成原本的既定目标。
而城市汽车增产政策,也因为缺乏钢材原料而不得不作罢。
智者见事于未萌,
陈云一眼就看出了程世清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存在缺陷
,想着可以早点提醒一下,就能避免江西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
可是
程世清在问明了秘书陈云的来意后,还是决定不见为好
,于是便直接拒绝了陈云的请求。
一方面是因为陈云无职务下放,不属于自己的直属领导。
另一方面是因为陈云都化名陈元方了,属于是“隐藏”在江西的国家领导人
,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小心谨慎不见为好。
最后则是因为
程世清是一个胆子非常大,对自己非常有自信的将军
,做事雷厉风行的。如果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放弃自己想法,那么他在自己14岁的那年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找红军了。
结语:
在程世清的政策导致江西出现经济损失后,陈云直接公开指责了程世清
:
看你怎么向全省人民交代!
陈云在苏联危机过去后又返回了中央主持工作,直到很多年后,陈云依旧怀念在江西“蹲点”的这4年时光。提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而在
提到程世清时,陈云总是愤愤不平的
:
“
这个将军胆子太大了,太自信了,没有听我的,才造成了江西的损失
!”
在我党的革命和建设路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才前赴后继,为革命和建设发光发热。可是就算是人才,也是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
一方面,所有人都在实践中学习,错误也是难免的,另一方面还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多多交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