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承办军校想拉陈毅当政委,周总理知道后笑道:为了要钱方便吧
创始人
2025-07-18 20:03:16
0

前言

1950年,刘伯承将军来到了周总理办公室,一坐下就掏出一堆材料开始和周总理商谈事情

,并提名了好几个将军想让他们来给自己正在筹建的军校帮忙。

周总理听着刘伯承对建校的规划,时不时点点头或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两人之间的讨论氛围十分融洽。

主要事情都谈好后,刘伯承话锋一转,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周总理说:“

还有件事,我想找您批陈毅来当政委。

周总理哪能不知道他的目的,哈哈大笑说道:“

你这是冲着陈毅钱包去的啊!

周总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提出建校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对一众职位进行了人员调动,这其中自然包括日后将会成为十大开国元帅之一的刘伯承将军。

在1950年这次职务调动之前,刘伯承一直在西南负责清扫国民党残余力量的政治军事工作,而

此次调整,中央是想把他调到北京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

但是刘伯承却拒绝了中央这项任命,此时他已经将近60岁,

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再适合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了,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总参谋长这样的职位应当由有新鲜想法的年轻人来担任

,这样军队才有活力,于是对中央回复道:

总参谋长我也不是没有当过,但是效果显然不是很好,因此我觉得这个工作还是交给别人来做比较好。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他想退休了,刘伯承还有许多想为国家做的事,对于自己的工作他也有这一点想法:“

我觉得我这个年纪脾气已将逐渐沉淀下来了,也有了一些经验,想物尽其用在学术和教育上为国家出一份力。

在刘伯承看来,众多老将年龄都已经不小了,今后再打什么仗就要年轻一代干部顶上来,但是

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为部队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因此刘伯承想要从这方面下手为我国完善军事教育系统。

此时恰好毛主席也在考虑军事人才培养的问题,刘伯承这个提议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就将他叫到了北京商讨建立军校的详细计划。

来到北京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等着他讨论建校的事,三个人坐下来之后开始将之前预想过的计划进行交流。

毛主席首先提出了一个要点,那就是这所军校的校长应当由谁来担任。

正当刘伯承在脑内挨个想过去自己认识的哪个老战友适合这个职位的时候,毛主席笑着打断了他的思考:“

别想了,我看你来当就很好!

毛主席这样决定是有原因的,

刘伯承早年的时候曾经留学苏联,是毕业于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的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优秀人才

,在耳濡目染下也懂得如何培养军事人才,后来在抗战期间,

刘伯承还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

,办学经验也有了,因此不管怎么想都非常适合由他来组建这所军校。

刘伯承也没有拒绝,毕竟他本来就是想要在教育方面出力的,既然国家需要他当这个校长,那他自然义不容辞。

定下了学校的校长之后,周总理又对学校的校址提出了一点意见:“

主席原本是想将这所学校建在东北,这样离苏联近一点方便学习经验。但是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朝鲜在打仗,紧挨着的东北不太安全,就得换个地方。

刘伯承带点了点头,提笔将这件事记了下来:“

我回去再考察一下哪里合适。

本次商讨主要就是这两件事,在将建校前的筹备工作都梳理好了之后,刘伯承就离开了中央,前去组织筹备委员会为学校选址。

二、筹备建校

他们首先在北京转了一圈看看哪里适合建学校,

毕竟作为培养解放军干部的最高学府,还是离中央近一点比较方便

,但筹委会将整个北京城比较大的空地都犁了一遍之后,发现似乎实在是腾不出来地方建校,

每一个位置不错的地方最后考察完都发现不合适

最后筹委会终于放弃了在北京建校的念头,开始考虑其他城市。

正当筹委会的同志们在桌子上铺开地图,愁眉苦脸地边开会边争辩的时候,刘伯承的目光缓缓定格在了南京。

南京这个地方留刘伯承是比较熟悉的,49年率军打赢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之后,刘伯承曾经暂任过一段时间的南京市市长,在那段时间里,刘伯承为了清剿南京城内残余的国民党对南京的城市规划进行过详细的了解,

因此知道南京有一所国民党建的军政大学

这所大学的占地面积不小,校舍什么的都很齐全,各种为培养军事人才准备的设施也非常完善

,国家经济状况不好,还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所现成的学校就摆在眼前,为什么不直接利用起来呢?

然而筹委会的同志们却对此表示不太赞成,南京毕竟是国民党的老地盘,在南京建学校怕生事端。

刘伯承哭笑不得地说:“

同志们,我们建的是军校!有反动分子敢找事,直接全校师生打回去,看看到底谁怕谁!

筹委会将这个校址确定下来之后,刘伯承就带着结果再次找到了周总理审批,

周总理看了之后也觉得这个选择很好,就将校址确定了下来

紧接着刘伯承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周总理说:“

总理,我其实还想让陈毅来当学校政委,你看行么?

周总理思考了一下,然后突然反应过来,笑着对刘伯承说:“

你哪是看上他的人了啊,你这是盯上了陈毅那儿的资金和人才了吧!

刘伯承有点不好意思:“

是也不是,陈老总这样的大将军能来给我们学校当政委那不是更好么,反正我们南京离他上海也不远,还很方便。

周总理说:“

陈毅手头麻烦事多,这件事我不能决定,要中央讨论一下,之后再告诉你结果吧。

虽然周总理让刘伯承之后再等消息,但是刘伯承从周总理的话中感觉这件事八成成不了,果然,

中央经过讨论之后,最后总给出的结论是:陈毅负责事务较多,不适合再担任军事学院政委,政委人选待定。

虽然结果在意料之中,但是刘伯承还是小小地失望了一下,

陈毅知道了这件事后还专门跑到南京看了看军事学院的筹备进度,然后给学院拨了经费和人才来帮忙

,他对刘伯承说:“

老刘啊,这活我是接不了了,但意义重大你一定得办好啊!

各方筹备都准备好之后,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正式成立,校长由刘伯承出任,校政委也由刘伯承代任。

毛主席为了庆祝军事学院的成立,还专门为学校题了八个字

“努力学习、保卫国防”

寄托了对学员们将来参与到保家卫国中的美好期望。

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待,

第一批军事学院的入学学生在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后就前往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志愿军的胜利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

结语

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军事学院的各专业构成逐渐得到完善

,不仅有军事的院系,还有学习政治的院系,并且随着我军武器的日渐丰富,院系的增加也逐渐丰富,综合性和专业性也越来越强。

军事学院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性强的部队人才,也为我国的军队建设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至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仍旧是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最高学府,

刘伯承元帅对这所学校投入的巨大心血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学子的精神中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慈禧当政,最为可怜的还要数溥仪,在他的一生中,从出生开始就是已经是一个悲剧了,在...
原创 纣... 纣王天生明察敏捷,耳朵、眼睛都很灵,勇力过人,能徒手跟猛兽搏斗;智慧足够用来驳斥劝谏,口才足够用来掩...
原创 此...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一共授衔了五十五位开国上将。而令人意外的是有一个上将,在被授衔后的第三年他主动辞...
原创 李... 导语: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逝世。在李宗仁逝世后,李宗仁的治丧报告就递给了周恩来。 周恩...
原创 古... 前言: 风沙漫天,天地茫茫,一望无际的大漠中, 千里寻敌无迹可寻 ,这本该是西汉将领最头疼的难题。 ...
原创 岳...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民族大义,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将这些人称为民族英雄,顶礼...
原创 苏... 石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石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
考古发掘50年 秦兵马俑持续揭...   这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出的高级铠甲军吏俑(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
原创 夏... 夏朝是公认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权政治实体,不过,文献记载当中的夏朝和考古所呈现的夏朝其实并不一...
原创 玄... 文治武功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