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影响也最为深远的战争,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彻底改写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长期作为世界政治舞台中心的西欧彻底没落,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级大国逆势而起,在二战后逐渐形成了两大阵营分庭抗礼的对峙格局。
冷战时期,除了将帅见面的擦枪走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你死我活的龙争虎斗,从陆地到海洋,从地下到太空,都留下了两国短兵相接的身影。
不过,在经历了长达45年的对抗后,苏联轰然倒塌。1991年12月25日,当西方沉浸在圣诞节的美好气氛中时,苏联以五马分尸的惨烈解体,为西方各国送上了意想不到的大礼包。
那么,同样是超级大国,同样经历了惨烈的博弈,为何美国安然无恙,而苏联却当场去世了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的综合国力不及美国,而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
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苏联选择了一条道阻且长的发展道路。
和苏联的前身相比,俄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就像很多演员熬着熬着就成了艺术家一样,在美国这个1776年才横空出世的年轻国家而言,沙俄是名副其实的老一辈。
但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深厚的历史底蕴除了能留下更多古迹发展旅游业,在你死我活的大国博弈中并没有更多的作用,相反很多时候还会成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历史包袱。
而沙俄时代的尴尬在于,它有历史却缺乏底蕴,它没悠久的文化却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历史上的沙俄长期被西方国家深恶痛绝,本身又盛行农奴制,更重要的是其“噬土成性”的风格和“大俄罗斯”主义的思想,更让俄国长期落后,即便进行了工业革命,搭上了列强的末班车,也是列宁眼中的“列强薄弱一环”。
而美国虽然起步晚,但新大陆的区位优势让美国从一开始就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天堂,大量欧洲精英的到来,让美国从建国开始就有着高山仰止的起点。其后美国疯狂扩张,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美国而言,是插足欧洲的历史机遇,对俄国而言也是脱胎换骨的历史契机。十月革命也确实将俄国带上了弯道超车的康庄大道。
随着苏俄内战的结束,苏联在1922年横空出世。
靠着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苏联很快就从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中站了起来。计划经济体制更是保持了发展的高效率,苏联的复兴前所未有。
但也正因为如此,苏联才一直被西方国家针对。再加上苏联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水火不容,这就更让这些西方国家胆战心惊,因为一旦苏联向外输出革命,这些国家必将风起云涌。所以即便干涉苏俄革命失败,西方国家也不曾放松对苏联的围堵,苏联的国际环境始终万分险恶。
面对强邻环伺的局面,更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斯大林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走向斯大林模式,而这也让苏联在二战前突飞猛进,并最终击败德国法西斯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而二战也让苏联在反法西斯的同时实现了部分输出革命的目标,东欧各国的苏维埃政权在苏联的刺刀下纷纷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在一夜间迅速形成。
冷战虽然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你死我活,但本质上却是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全方面较量。
但问题在于,美国的盟友们基本都是传统的列强,特别是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即便在二战后被打回原形,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还是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有着恐怖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但苏联这边就很不乐观了,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的经济实力难以和美国抗衡,东欧自古以来就难以和西欧相提并论,所以从争霸的一开始,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就比美国及社会主义阵营矮上一头。
而如果说起点低也还好,毕竟苏联的起步就比美国低,但问题是随着时间推移,苏联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为了拉拢更多的小弟,美国和苏联都在国际社会疯狂拉拢小兄弟,甚至为了小兄弟两肋插刀,比如越南战争。
但同样是对外支援,美苏两国的影响却截然不同。
对美国而言,因为前有布雷顿森林体系蹚路,后有美元石油霸权打底,更因为美国前呼后拥的出动方式,这让美国不仅没有因大规模的对外援助元气大伤,反而赚得盆满钵满,毕竟战争会让国际上的资本大量回流美国。
但苏联就不一样了,为了和美国抢小弟,苏联可谓倾尽全力。但在小弟比自己还穷的情况下,苏联只能从自己身上割肉,尤其是援助北越,简直就是给苏联放血。
而当美国为拖垮苏联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后,苏联的身体彻底被掏空。
当然,在静夜史看来,苏联失败的更重要因素在于信仰的崩塌。因为推动苏联土崩瓦解的,恰恰是那些掌握着权力的布尔什维克。尸位素餐的他们为避免被人民清算,成为瓦解苏联的急先锋。而当苏联轰然解体后,这些吃得脑满肠肥的特权阶层摇身一变成为俄罗斯新贵,也就是寡头。
所以,苏联的失败不是偶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