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文化特别灿烂的时期,比如:
先秦战国,哲学家多;
魏晋南北朝,诗人多;
唐朝,诗人散文家多;
宋朝,文人多;
民国,文人思想家多。
倘若以文人最多为标准,我以为宋朝为最,而宋朝文人,又以宋仁宗一朝为最。
宋仁宗一朝,有哪些著名的文人呢?
简单列几个:
范仲淹、王尧臣、韩琦、富弼、文彦博、包拯、张方平、钱惟演、王安石、司马光、张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蔡襄、张载、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
看了这个简要的名单,你就会知道,宋仁宗一朝的文化人之有名,之多,可以说,宋仁宗时的文化,几乎是宋朝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把这个名单里的人去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他们之间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相互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
这里你知道,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是黄庭坚的老师,但你知道吗?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而苏洵三父子又得益于张方平的推荐苏轼才到欧阳修门下,而欧阳修又是晏殊的学生,他们之间,纠缠着很多复杂的关系,发生过很多故事。
晏殊是宋朝最早的著名词人、诗人,后来当上了宋仁宗的宰相。欧阳修以文名紧随其后,成为了晏殊最得意的学生,但是,欧阳修却对晏殊的懒政颇有意见,当时宋朝正同西夏打仗,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欧阳修想到老师日理万机,相当辛苦,就冒雪到宰相府看望晏殊,哪料到晏殊却在喝酒唱歌,欧阳修觉得老师也太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了,就写了一首诗,在诗中几乎是用“教育”的语气教训老师道:“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让晏殊灰头灰脸,很不高兴。
欧阳修在朝中任要职的时候,三苏还籍籍无闻,当时,苏洵托在四川当知州的张方平向欧阳修推荐自己,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大为赞赏,当即向朝廷把苏洵当人才推荐。后来,欧阳修又读了苏轼的文章,更是击节赞叹说:“读轼书,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所以后来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欧阳修是主考官,便把苏轼拔为头等。
而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宋仁宗一朝的时候,二人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因为熙宁改革到宋神宗时才开始,所以他们二人在此时都已经入朝做官,官也做得不小,二人都非常有才华,这时是朋友关系。
柳永曾因为填词,被晏殊和宋仁宗发现,但同样填词的晏殊并不喜欢柳永,认为柳永填的是艳词,而宋仁宗也因为柳永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后来在柳永参加科考的时候,说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把柳永黜落了。
不过,宋仁宗毕竟仁慈又爱才,后来还是他,让柳永考上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