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世纪是奥斯曼帝国版图迅速扩张的时期,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后,逐渐建立起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15世纪奥斯曼帝国一边扩张自己在欧洲、中亚和地中海沿岸的版图,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同欧洲国家的贸易,以便获得盟友、战略物资、奢侈品及必要的消费品。
首先,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正式贸易关系的是地中海沿岸的商业城市威尼斯和热那亚,它们获得了苏丹授予的贸易协定,这是奥斯曼帝国将商业触角深入西欧的信号,也意味着意大利诸城邦控制东西方贸易能力的下降。
随着贸易范围的扩大,一条南北垂直穿过奥斯曼疆域的国际贸易路线也在此时形成,这条贸易路线从南至北将大马士革、布尔萨、阿克尔曼和利沃夫这几个贸易重镇联系了起来,经过这条贸易路线,东方产品可以北达波兰、波罗的海和莫斯科,往东可以到达匈牙利,有时候匈牙利从这条贸易路线的获得的香料比通过威尼斯获得的要多。
奥斯曼在地中海扩张的目的在于扩大其在该地区的经济和影响力。通过控制地中海东部地区、红海和印度洋沿岸的城市达到对过往贸易的控制。15世纪,奥斯曼帝国在中亚的扩张也使其逐渐控制了黑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这些城市与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城市逐渐连成一线,奥斯曼帝国逐渐将自己固定到了东西方贸易的链条上,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线上的枢纽和中转站。
他同法国签订了贸易协定,法国由此获得了很大的贸易特权,它可以管辖在黎凡特地区开展贸易活动的他国基督教商人,后者只能在船只上悬挂法国国旗,并接受法国大使的监督。法奥贸易协定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可观的财政收益,法国大使有权对基督教商人带入黎凡特地区的商品收取费用,这些费用可以维持法国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各种开销,并提升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1571年勒班陀战役后,为了对抗神圣同盟,并打击威尼斯,也为了获得英国的铅、锡等重要物资,奥斯曼宫急于同北方国家建立正式贸易。
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比较包容的宗教政策,使大批受宗教迫害欧洲人定居或者移民奥斯曼境内,这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到16世纪时,大批、希腊人以及亚美尼亚人在帝国境内从事商业活动,有些人甚至在帝国担任重要职位,这些宗教难民在奥斯曼与西欧诸国的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热那亚和威尼斯在黎凡特的贸易份额逐渐被佛罗伦萨、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取代。以伊斯坦布尔为代表的的奥斯曼庞大消费市场源源不断地从欧洲进口各种制成品,需求扩大进一步刺激了欧洲制造业的发展,以丝绸产业的扩张为例,仅1501年上半年,佛罗伦萨商人就从布尔萨购买了60包生丝,是同时期犹太商人和热那亚商人购买数量的两倍。
16世纪时西欧从布尔萨进口了大量的伊朗生丝,这些生丝被国内工厂加工成精美的丝绸供本国市场和奥斯曼帝国市场消费,推动了近代早期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综上,尽管16世纪前期英国并没有与奥斯曼帝国建立官方性质的贸易,但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和富庶已经使一部分欧洲国家逐渐放下宗教冲突,转而尽可能与其建立正式贸易以便发展经济增强本国实力,这为接下来英国主动建立与奥斯曼帝国的正式贸易提供了借鉴和动力。
英国与奥斯曼帝国正式贸易关系的建立
16世纪以来,随着英国与地中海地区贸易往来的增多,英国对利用地中海局势为自己谋求和商业利益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正式贸易的目标。而奥斯曼帝国也通过授予英国贸易协定的方式英国对抗威尼斯和哈布斯堡同盟。
英奥正式贸易的建立
近代早期,在重商主义政策下的英国也开始将获得与奥斯曼帝国的贸易的协定作为其发展经济的先决条件,英国纺织业的发展依赖奥斯曼帝国或者通过奥斯曼帝国获得原材料和销售市场。
16世纪的威尼斯失去了苏丹的贸易协定,因为苏丹认为“不能让其强大的海军为教皇的十字军服务”。奥斯曼帝国通过给予贸易特权获得基督教世界的新盟友。此时的英国,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教皇的敌人,同时又有奥斯曼需要的战略物资,这是二者签订贸易协定的前提。
英奥贸易协定的签订
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有着悠久的贸易历史。早在奥斯曼帝国建立之前,阿拉伯的统治者就在对外贸易中采取通过授予别国商人或者国家协定的方式来发展对外贸易,以满足自身需求。capitulations一词的含义,《韦氏》词典的解释之一是“一种之间议定的条款或者协议”,《牛津》词典的解释之一是“条约、协定、协议”。当然在词典中还有“投降”的意思,类似于两国签署的停战文本,因此,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译为“投降”或者“让步”。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签署的有关协定的贸易方面,因此对它的解释偏向于贸易协定,本文中“协定”与“贸易协定”属于同一概念。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逐渐征服了埃及,埃及是东西方商队进行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是亚洲商品到达欧洲的必经之路。
因此,可以将埃及苏丹与欧洲国家的协定视为奥斯曼帝国建立之前与基督徒协定的起点。贸易协定是维系国家与基督教国家商业关系的纽带。在当时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十分重要的前提下,协定对于推动亚欧地区贸易发展意义重大。奥斯曼人延续了阿拉伯人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协定,获得协定的国家向苏丹缴纳的税率一般保持在2%—5%之间,总体低于奥斯曼臣民向苏丹缴纳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