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算起,中国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几千年来,这些皇帝的陵墓,都不同程度地被盗挖,有些甚至被完全破坏。只有秦始皇陵,竟然完整地保存了几千年。究其原因,应该是骊山陵确实不同于其他帝王陵。
一、规模最大。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呈回字形,陵区内的地面建筑有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封土呈三级阶梯的四方锥形,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陵园的南部有象征皇城和宫城的建筑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园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位于陵园东侧的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二、世界第一大地宫建筑。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而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认为自己功高盖世,要把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到地下。地下宫殿是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位于方形封土堆下方。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深度30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修秦始皇陵时,先挖到地下泉水层,然后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椁;墓顶为穹顶结构,镶满夜明珠等宝石象征日月星辰;墓室里修有渠道,渠里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室里面摆放了无数奇珍异宝;为防止被人盗墓,墓室内的要道都安装了带有利箭的弓弩等机关,盗墓贼一旦靠近就会被射杀;墓里有用鱼油为燃料的长明灯。
三、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作为秦始皇陵配套工程的兵马俑,是可以和埃及金字塔、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文化财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为更多的世人所知。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秦始皇陵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秦始皇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四、建造时间最长。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建造时间最长、动用人力最多、耗资最大的。秦始皇帝陵的建造时间超过了40年,这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在秦始皇的整个政治生涯里,准备埋葬他的陵园工程一直陪伴着他,说来也有些奇怪,自13岁的嬴政登上秦国国王宝座后,就开始安排建造自己的陵墓,尽管有帝王生前建造陵墓的先例,但13岁就开始给自己建墓,是不是早了一点?但秦始皇就是这么有个性,从13岁建到他死,历时39年都没有竣工,秦始皇死后,新继位的秦二世胡亥继续建造,一年多后才算基本完工。据史书记载,在秦始皇陵建造最主要时期,有72万人从事陵墓的修建工作。建造陵墓的材料,大多数是从湖北、四川等地长途运输而来。
五、为什么没有被盗。官员盗墓贼没有光顾秦始皇陵的原因,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人人都知道地宫里灌注了大量水银,水银的剧毒特性和无数的机关暗器吓阻了盗墓的贼人;二是盗墓贼要盗取帝王陵这样的大墓,必须要找到墓道,而秦始皇陵规模太大,当年修筑陵墓的工匠都被杀死陪葬了,所以后人根本不知道秦始皇陵究竟有几个墓道和这些墓道在什么方位,盗墓贼无从下手。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不组织发掘秦始皇陵,史学界、科学界看法不一、争论激烈。争论的焦点,一是在发掘过程中万一稍有不慎,可能会对日月星辰、河流湖泊造成破坏,这个历史责任谁来承担?二是虽然历经几千年,地宫内的那些文物可能还算完好,一旦有空气进入,那些文物灰飞烟灭倒不至于,但黯然失色是大有可能的,因为以前有过这样的教训。既然有争议,那就等到具备更好的技术和更缜密的方案后再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