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刘病已成为汉朝的又一任皇帝,即汉宣帝。
他的帝王之位是权臣霍光选定的,这是西汉历史上第三次君由臣立事件的发生。
刘病已因为霍光的缘故当上皇帝,所以霍光算得上是汉宣帝的大恩人。
在宣帝时期,霍光威势之大,宫内没有人可以跟他相比。霍家在宫内爪牙遍布。
昭帝时期,“政事一决于光”,汉废帝刘贺“立而复废”,这两次巨大事件全部取决于霍光。
可以说,此时的西汉政治是霍光的一言堂。汉宣帝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巩固皇权,就不可避免的要与霍光争斗。
那么,汉宣帝是怎么智斗霍光的?他又为何被誉为“一代明君”?
一、散养幼龙,意外被扶持
要说刘病已,我们先从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说起。
汉武帝听信奸人的话,逼死太子刘据,又杀了他全家人。
只有一个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漏网,被收在狱中。而这个婴儿就是刘病已。
后来,汉武帝悔悟自己冤杀了太子,当他得知还有一个皇太孙刘病已还活着,就先让他养在外祖母家中。
刘彻在临终前下达诏书,将刘病已收回到皇宫内廷里抚养,让他认祖归宗,并记入族谱。
汉武帝逝世后,由他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即是汉昭帝。同时他又为儿子留下霍光、上官桀等辅臣。
霍光本为霍去病异母弟,在辅臣中势力最弱,可是他做事果断、谋略得当,很快就在众辅臣中脱颖而出,深得汉昭帝的信任,于是他开始独揽大权。
当时,霍光虽说权欲心重,可他并无谋反之心,他只是想体验权倾朝野的快乐。
在汉昭帝时期,为摆脱西汉反对势力,霍光确实用尽全力,功不可没。
可是,随着汉昭帝病逝,他的权欲之心更加膨胀,只想选择一个听话的玩偶皇帝。
他先选择昌邑王刘贺,也许是觉得刘贺不太精明好掌控,可是谁知刘贺虽然看起来傻乎乎,做起事来却不含糊,一上来就想削了霍光之权。
霍光赶紧趁刘贺根基未稳,将他废除,以绝后患。
他又将目光转向了在民间生活的已经十八九岁的刘病已。
也许霍光觉得刘病已长期生活在民间,即使回宫中后也是生活在底层环境中,他宫廷里没有势力容易把控。
就这样丝毫没有做皇帝准备的刘病已,被霍光一把推上皇位,成了汉宣帝。
霍光绞尽脑汁,却没想到刘病已才是霍家真正的人才。
二、隐忍之功,先捧再杀
刘病已在民间生活的这段时间,应是沉稳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见惯了世态炎凉,看似涉世不深的他,其实城府深沉,应变能量极强。
正在民间放养的刘病已,皇位突然砸在了自己头上,他尽管意想不到但并没有惊慌失措。
刘病已在民间时,早已得知霍光擅权与刘贺被罢黜的事。
他先分析出霍光的心理,认为霍光并没有想得到皇位之心,只要给足他的权利,就可以保自己性命无忧。
现在还没到与霍光较量的时候,那就一个字:“忍”。
刘病已一登基就给霍光演了一出先尊捧他再制服他的戏。
那时霍光假意说:“如今皇帝年龄大可以亲政,那我想告老还乡了。”
汉宣帝赶紧迫切的表示:您是朝廷的擎天柱,一会也不可离的重臣。怎么可以现在就还乡呢?朝中所有事情必须先请您裁断,再通知我。”
霍光听了刘病已的一番话后,非常开心。他看刘病已如此知趣,就开始放心擅权了。
他的儿孙甚至奴仆可以说在朝中遍地开花,而且还把握着最重要的军权。
俗话说:“捧的越高摔得越重。”霍家人肆意妄为越发自作。刘病已在民间时,就已娶了许平君为妻子,夫妻恩爱情深义重。
他登基后,当然想将许平君立为皇后。可是,这就得罪了想让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的霍光夫妇。
霍光时过境迁也就算了,可是他的夫人霍显无法放弃当皇帝丈母娘的梦想。
她竟然设计将皇后许平君毒杀,将其女儿送入宫中。
刘病已爱妻情切,可是他知道自己还无力反抗,他再次选择隐忍,而且还表现出与霍成君感情很好,让霍显感到非常满意。
刘病已选择隐忍的同时,也在暗中行动。
他先在舆论上为自己树立威信,又暗中网罗可用人才为己所用。
他于无声处积蓄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在等待着霍光的死亡。
正如人们所说,有时不一定必须通过正面斗争定胜负,谁活得久谁笑在最后就是胜利者。
果不其然,霍光终熬不过年轻的刘病已,没过几年就生病死去了。
三、运用智谋,斩杀反对派
霍光死后,刘病已知道军权还在霍家人手中,他并没有草率行动。
他先封霍光的侄孙为重要官职,让霍家人放松警惕,然后才步步为营。
安排与霍家政见相异的魏相为丞相,封自己入狱时的恩人邴吉为御史大夫,又让岳父许广汉委任重要官职。
相反,刘病已封霍光的儿子为大司马,表面上升其官职,实际上夺其手中军权,接着再剥夺霍山等人的权利。
他一点点将霍家人位置蚕食掉,将权利收归自己的亲信与母家手中,并要求所有政事直接向自己禀告,不必再经过霍家人。
如果此时霍家子孙不再继续专横,或许刘病已不会不留余地,只是削其爵位而已。
可是霍家人嚣张惯了,尤其是霍显更是变本加厉。
当她得知刘病己立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时,她想毒杀刘奭。
只可惜,毒杀刘奭不成,反暴露了她杀许平君的罪行。
霍家人清楚霍显的罪行,知道刘病已不会放过霍家,于是想举兵造反,废了刘病已,另立霍禹为帝。
其实这一切皆在刘病已掌握之中。霍家不造反又怎能给世人一个铲除霍家的合理解释?毕竟霍光对大汉亦是功大于过。
霍家正要起兵行动,就被严阵以待的刘病已军队捉拿,将其全族诛杀,霍成君也被打入冷宫,最后自尽而亡。
刘病已虽然将霍家占了几十年的势力拉下来了,可是他仍尊霍光为麒麟阁功臣之首。
结语
汉宣帝刘病已功过分明的行事风格,确实当得起“一代明君”之美称。
霍光老谋深算,一世精明,终于斗不过刘病已的“忍”字功。
对于上面说的故事,您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