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赢政13岁刚刚登上王位,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还有另一资料:他在位37年,而为其修建陵墓的时间就长达36年)
据说,当时的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由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直到秦始皇死后一年多才基本完工。秦皇陵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人们常说:秦始皇陵的地宫中有重重的机关,防盗体系是相当严密的。
一重机关:流沙层。中国考古发现很多春秋战国时代的陵墓都有流沙防盗的技术,一旦盗墓贼挖到流沙层,流沙就不断涌入墓葬将盗墓的人埋葬。那么距离历史时间很近的秦始皇陵地宫应该也应用了沙海防盗。这沙海就是秦陵地宫的第一道防线,使盗墓者无法通过挖洞进入墓室。
机关弩
二重机关:暗弩。如果说流沙是猜测,暗弩则有明确的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肯定地说:秦始皇陵中设有暗弩,当盗贼进入秦陵触动机关时,就会被强弩射死。在班固的《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我们现代人也发现了有佩连弩的兵马俑,经史学家研究,秦始皇陵墓的连弩至最少射程800步,功力达到700斤以上,杀伤力极大。
翻板陷阱
三重机关:翻板陷阱。与暗弩配合的机关还有陷阱等等。盗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会掉入陷阱中摔死。这个类似于影视剧中的陷阱,上面铺板,铺平,下面全是竖着的尖刀,一旦掉下去,立即万剑穿心,当场死亡。而秦始皇陵墓中的陷阱是连环翻板,前一批人踩上去滑进去之后,翻板立刻恢复原状,下次再来的盗墓者还以为是平地,走上去再次被陷进去,可谓十分先进。
四重机关:水银。根据科学勘测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藏量非常庞大,在地宫里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同时水银具有杀菌作用,用来防腐,同时作为一种毒性极强的液态金属,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中毒身亡。
1974年,我国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了秦始皇陵,4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打开陵墓,原因就是秦始皇陵使用了大量的水银用于防火防盗。一旦进行挖掘,极有可能墓室内的文物会出现损毁,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以上的机关有的也是世人的猜测。每个机关的构造和原理各有千秋,层层设置,道道把关,每一个都能致人于死地。当然,我们也认为秦始皇陵里不止有这四种防盗机关,应该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一般陵墓里都有的“咒语”,一开幕就亮的灯等等。这些精密巧妙,错综复杂的机关陷阱,是一个丞相李斯就能设计出来的吗?
战国时期有一个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等,用于生产和军事。同时,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他的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墨子留下了不少传奇,其中最让人向往的莫过于机关锁了,一套精良的机关设备可抵挡千军万马,而秦始皇这样的帝王不可能想不到让墨家人为自己修建陵墓。可没将一向主张“兼爱、非攻”,怎么会帮秦始皇打天下呢?
传说墨子制作了会飞木鸟,就是风筝的原型
墨子死后,墨家学派发生了分化,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邓陵氏之墨(楚墨),相夫氏之墨(齐墨)和相里氏之墨(秦墨)。楚墨派反对各国战争,更多的是以侠客身份到处行侠仗义;齐墨派是墨家三派里最虚幻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以学者辩论为主的门派,追求的是思想上和哲学上的解放,他们反对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希望能用温和的方式去获得和平。
秦墨比较注重科学研究,非常务实,以技术为本,追求发明创造,希望通过器械之利“兴天下之大义”,最终尚同尚贤,为新圣出世后,一统四海,再造盛世奠定基础。他们帮助秦国的原因,也是因为看到的,只有秦国当时的制度是最接近他们墨家的最终思想,所以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完成统一战争。所以,能帮助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必然是秦墨派。
本文妙迦霖作者原创,转载必究。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