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中公与侯,
虽然是梦也风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替先生借枕头。
康熙十年,安徽巡抚靳辅路过河北邯郸吕祖庵,见墙壁上题有一首诗。此诗与众不同,胸中自有沟壑,气象万千,便四处打听何人所作。
经多方查询,原来是进京赶考的学子陈潢所作。陈潢不爱官场繁文缛节,不爱条条框框,对治河之事研究颇深。
二人相见,促膝长谈,十分默契。
后来靳辅成为河道总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潢,聘请他为幕僚。
在任期间,凡治河之事,靳辅必相垂问,陈潢必竭诚解答,十年来黄河安澜,百姓安居乐业。
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南巡。见黄河安澜,海清河晏,便问靳辅:
“尔必有博通古今之人为之佐!”
靳辅答道:“通晓政事有一人,名叫陈潢陈天一,所有治河的事,我都和他商量。”
接着补充道:“万一我有所不测,治理黄河的事一定要询问他,让他辅佐。”
康熙因此对陈潢怜爱有加,赐陈潢佥事道衔,参赞河务。
靳辅陈潢二人虽为上下级关系,却为了黄河安澜,倾心相交,相辅相成。
反观当下,“塑料”同事之间互相猜忌,尔虞我诈,山头林立,派系丛生,真正做事的人受不到重用,溜须拍马屁的人混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