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创始人
2025-07-16 01:32:39
0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俗话说: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适可而止,事缓则圆。”

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才能走得长远,而折射到一个朝代的长盛久衰上,则是关乎“文武”两方面能不能并驾齐驱的问题。

一提起宋朝,人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重文轻武!”

而南北两宋的兴衰落败,也与其息息相关。

为何宋朝会如此重文轻武?它有何作用?又给整个朝代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消极影响呢?

一切要从赵匡胤“黄袍加身”时说起!

宋朝建立,成于武

古今中外,

历朝历代

,没有一个国家不重视军队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拥有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的我国古代而言,始终将“养兵可为百代之利”作为立国之本。

然而,古代不同于现代,

作为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时期

,武将拥兵自重、最后篡位夺权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而言,通常考虑的问题不是军队是否强大,而是军队的强队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而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亲身示范的前车之鉴

,自然比任何一位皇帝更怕后继者的出现。

与旁人子承父业不同,他能坐上君王之位,

全靠自己的谋略。

赵匡胤

出生军旅世家,年少时好赌成性,后听从父亲的教诲,投军到郭威麾下。因为出色的军事能力,深得郭威的器重,被其举荐给

柴荣

,即后周世宗。

他立功无数,掌管禁军无数,是

柴荣倚仗的重臣之一

。可惜,柴荣北伐未果后离世,年仅6岁的太子柴宗训继承皇位,从此拉开后周动荡的序幕。

要知道,北汉与后周之间的纷争不断,

当北汉皇帝得知后周新皇为幼子

,打算称其国本动乱,出兵讨伐。公元960年,北汉联合契丹族,准备举兵南下攻之。

那时,朝廷文武百官不知真假,但对于谁来迎战一事议论纷纷,最后一致决定,要赵匡胤出兵讨伐。

他受先皇柴荣所托

,辅佐幼皇,而且战功赫赫,是最佳人选。

可是,将后周的命运交于一人,如此孤注一掷,未免不会发生意想不到事情。

很快,赵匡胤率大军出城,在开封城外的陈桥驻扎。他借着休息日,

为逝去妻子哀悼,

借酒浇愁。

与此同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趁机调动将士们的情绪,说

:“新皇年幼,不堪重任,不如我们拥立赵匡胤称帝,以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其实,这不是军中第一次有这样的想法,早在柴荣命赵匡胤平息北方战事时,就传出

“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

的流言。点检指的是赵匡胤,其意思是大军北上之日,即赵匡胤自立为王之时。

赵匡胤听说流言后惊慌失措,找姐姐哭诉,而姐姐则怒斥他:“

堂堂男子汉,遇到点事就拿不住主意,回家吓唬我们女人作甚!”

《宋人轶事汇编》曾记载: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此流言是真是假,没有其他史实可以考证。但是,若流言是真,则赵匡胤此次北上中就要称王,

再加上其弟弟与心腹的说服

,众将士们纷纷喊起口号,将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

赵匡胤醒来后,见黄袍加身,又见众人纷纷跪地高呼“万岁”,接过“天子”的称号。

有人说他情不得已,形势所迫

,但也有人说他早有预谋,

其弟弟与心腹怂恿他人一事就是他交代的。

无论哪种说法,都改变不了结局。

赵匡胤攻入开封城

,逼迫柴宗训禅位,坐上皇位,改称天下为“宋”。

可是,赵匡胤得位不正

,也忌惮着其他有心之人的武将效仿

,夺取自己的皇位,于是,他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戏码。

公元前961年,赵匡胤邀石守信、高怀德等人到宫中赴宴。酒足饭饱后,他装作迷糊的样子,说:

“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换而言之,“

黄袍加身”只能出现一次,决不能出现第二次

。众人听后大惊失色,最后一个接着一个地上交兵权,回家养老。

宋太祖赵匡胤除了担心“黄袍加身”的事情再次出现

,撼动自己的地位,还有对唐朝统治者将过大的权力交给藩镇重臣,最后由地方势力割据引起战乱,最终覆灭的前车之鉴的担忧。

此后,宋朝确定了“以文治国”的国策,也成了“

重文轻武”

的开始……

内容

先是科举制度的改革

隋炀帝时期建立科举制

,后唐代进行发展,武则天时期更是将武举考试加入其中,文武并举,开创大唐盛世。

不过,到了宋朝时期

,武举科考依旧存在,

但内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唐朝以武为主,以文为辅,但宋朝却颠倒行之,即便一个人的武功和谋略都通过考试后,但文学不达标,也不能录取。

另外,

文学考试内容中也有了些许改动。

一是去掉假大空和掉书袋的题目,增加治国才能的考察题目;二是宋真宗时期加强对“策论”的考察。

如此一来,

既透露出国家对武学人士的忽略,

也表现出国家想要选拔与治国才能的文人。因此,造成宋朝呈现文人掌管军队与指挥的不良局面,只有纸上空谈,却无实战经验,奠定了后来数次战败的结果。

再是文武官的待遇问题。

宋朝开国以来,

就颁布“不杀文官”的律法

,而且给予文官重用。但对武将却压价防备,充满着不信任,即便外患最为严重的时期,当朝统治者也始终没有对武将放权。

那时,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的行政长官,地位在武将之上。特别是各大与武将有关的职位上,都设有文官的“监督地位”,

这一现象贯穿北宋的整个时期,

致使军队出现“军无常帅,帅无常军”的现象。

最后是文官的权力,一度超过皇权。

因为宋代皇帝遵循祖训,文官和大臣们都能发表意见,其参与决策与执行决策的权力远远大过前朝,皇权得到抑制。

而民间也出现不入官的士大夫群体,

为朝廷的政事建言献策,是皇帝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就一定程度上来讲,

宋朝这种前所未有的开明政治现象

,为宋朝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是,就前文中提到,武将过多,有灭国之危机,而太重视文官,也免不了国家在未来出现难以预料的危机的情况。

影响

要知道,

“重文轻武”的初衷是为了限制武将的发展,

避免“

拥兵自重后称王”

的造反情况出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福兮祸兮,福祸相依

”,文官确实促进了宋朝的发展,但弊端也依次显露。

起初,北宋的文人都以治国为己任,心怀大义。但是,随着文官集团的不断扩大,“朋党之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几次改革过后

,因观念不同而公然排异,演变成谋取私利、贪赃枉法的混乱情况。

另外,宋朝通过科举制度不断选举文官,

出现人才过多的“冗官现象”

,造成政治机构臃肿不堪,财政支出入不敷出。

这两点导致宋朝统治的基础开始动摇

。而“文官独裁”引起的政治危机

,彻底让宋朝走向毁灭。比如秦桧的多次进言献策,致使抗金英雄岳飞含冤而死。

赵匡胤以后,

宋朝的主要矛盾是对辽、金这两个军事强国。

因无可用武将之才,只能采用金钱换取和平的政策,也是历史上常用的“岁币”。

其实,早在唐太宗时期,因为打不过外来侵略者,而采用货币换取安稳。但那是兵强马壮,休战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

终究要靠强大的军事能力换取和平。

可是

,宋朝却不懂得“真理仅在大炮射程之内”的道理

,屡战屡败后依旧不知悔改,军队仿佛成了一种摆设。甚至到北宋后期,竟然成了私家军队,有名无实,毫无作战能力,遭到外来势力的侵扰也不足为奇。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民间有许多侠客人士,其个人能力远超于宋朝大将,但君王却毫不在意,甚至当其为娱乐团体

。这也成了宋朝期间近433次农民起义的原因。

无论是“重文轻武”,还是“重武轻文”

,都向世人印证:极端的政策,只会导致国家走向灭亡。最终,宋朝华丽外表下的腐朽不堪,

无法抵抗强悍的游牧民族的攻击

,在历史长河中成为过去。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警...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斯大林有一次在台上讲话8分钟,赫鲁晓夫在台下鼓掌15次。在外界看来,赫鲁晓夫对斯...
原创 清... #历史开讲# 内阁,又称内阁、内府等,是清朝特有的一种中央行政机构。清朝的内阁,是在明代内阁的基础上...
原创 死... 死得最憋屈的国军,忠于党国却被楚云飞毙了,否则楚云飞就完了 电视剧《亮剑》是非常经典的一部战争片,...
原创 西... 文| 夜谈 编辑| 王图往迹 西方为何忌惮中国?只因伟人顶着反对做出三大决策,至今威震西方! 由于...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彭... 1949年一夜发起春季攻势时,彭德怀去了在西柏坡开会。春季攻势由张宗逊、赵 寿山、甘泗淇、阎揆要等几...
原创 为... 长江那么长,除了重要关隘,其他地方能渡河吗?当然可以,不过没有意义。 一次能过多少人?古代发动战争自...
原创 清... 中国近代,可以说是一段备受屈辱的时期,列强的虎视眈眈,清政府的软弱腐败,都给这个国度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原创 历... 文|孟晓函 编辑|SHI 朝鲜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小岛,西、南东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环绕,...
原创 颤...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靠着弯刀强弓打到了欧洲,打到了德国多瑙河边,打到了意大利直指威尼斯。打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