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胡适见宣统:没跪拜只鞠躬-旧报导读2
创始人
2025-07-16 00:32:25
0

报纸摘引:

(1)溥仪请胡适之去谈谈,自然去谈谈罢了,不想这位胡先生竟要求免除跪拜。这种要求,如果由张勋、徐世昌等提出,原极平常;今提出于胡先生,太觉突兀了。目中有清帝,应该跪拜;目中无清帝,何必要求;只有出入于为臣为友间的,才顾念到必须跪拜,顾念得到要求免除。

溥仪允胡适之要求时,称他作新学界泰斗,大有允许履剑上殿之慨,然而此是溥仪的大度不是胡适之的尊荣

——署名“湘君”的新闻评论,1922年7月7日上海《民国日报》

(2)阴历5月17日(1922年)清室宣统帝打电话来邀请我进宫去谈谈,当时约定5月30日(阴历端午前一日)去看他。30日上午,他派了一个太监来我家中接我,我们从神武门进宫,在养心殿见着清帝,我对他也行了鞠躬礼,他请我坐,我就坐了。他的样子很清秀,但颇单弱;他虽只十七岁,但眼睛的近视,比我还厉害;他穿的蓝袍子,玄色背心。室中略有古玩陈设,靠窗摆着许多书,炕上摆着本日的报十几种,内中有《晨报》和《英文快报》,炕几上还有康白情的《草儿》和亚东的《西游记》。他称我“先生”,我称他“皇上”。

我们谈的大概都是文学的事,他问起康白情、俞平伯,还问及《诗》杂志。他说他很赞成白话;他做过旧诗,近来也试作新诗。我提起他近来亲自出宫去看陈宝琛的病的事,并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此外我们还谈了一些别的事,如他出洋留学等事。

那一天最要紧的谈话,是他说的:“我们做错了许多事,到这个地位,还要靡费民国许多钱,我心里很不安。我本想谋独立生活,故曾想办一个皇室财产清理处。但这件事很多人反对,因为我一独立,有许多人就没有依靠了。”我们谈了二十分钟,我就告辞出来了。

这是五十日之前的事。一个人去见一个人,本也没有什么稀奇。清宫里这一位十七岁的少年,处的境地很寂寞的,很可怜的;他在这寂寞之中,想寻找一个比较也可算得是一个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不料中国人脑筋里的帝王思想,还不曾刷洗干净。所以这一件本来很有人味儿的事,到了新闻记者的笔下,便成了一条怪诧的新闻了。

自这事发生以来,只有《晨报》的记载(我未见),听说大致是不错的;《京津时报》的评论是平允的;此外便都是猜谜的记载、轻薄的评论了。最可笑的是,到了最近半个月之内,还有人把这件事当做一件“新闻”看,还捏造出“胡适为帝师”“胡适请求免跪拜”种种无根据的话。我没有功夫去一一更正他们,只能把这件事的真相写出来,叫大家知道这是一件可以不必大惊小怪的事。

——胡适:《宣统与胡适》,载1922年7月23日《努力周报》第12期

导读:

末代皇帝溥仪,于民国元年即1912年2月12日退位。依照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清室退位优待条件》:皇帝仍居清宫,尊号存而不废。直到1924年,冯玉祥将军发动“北京政变”,才将溥仪逐出皇宫,并彻底废除了大清皇帝的称号。

1922年,皇帝的尊号尚在,3岁登基6岁退位的溥仪,此时也不过17岁。一个中学生年纪的皇帝,主动邀请“新学界泰斗”胡适进宫面谈请教。而胡适先生有顾忌,进宫面谈当然可以,“跪拜之礼”却使不得,他自己说是行了“鞠躬礼”。

不到?二十岁?的?宣统帝——溥仪

《民国日报》新闻评论中所言的溥仪“大度”,我以为是合适的。这一“邀”一“允”,透出了溥仪的识时务和顺潮流。尽管溥仪已经是一个虚名皇帝,能如此行事,也应肯定。从胡适先生对会面过程的记述中,也能证明溥仪的确很大度和开明。

至于胡适先生,是否像评论中所批评的那样“目中有清帝,应该跪拜;目中无清帝,何必要求”呢?从他发在《努力周报》上的《宣统与胡适》一文中,是能够得到答案的。

三十岁左右的胡适先生

胡适先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民主、平等、自由、宪政等理念,是深入胡适的骨髓的,皇权制度则当然是被胡适所否定的。我以为,如果不是溥仪的邀请,胡适先生是万万不会主动去找末代皇帝“见面谈谈”的。别人真诚发出邀请,在一个民主主义者心里,拒绝邀请是不合人类普世价值的非礼举动,这是胡适能够进宫与溥仪会面的基础所在。问题在于,发出见面邀请的人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名号尚存的皇帝,这就难住了胡适。胡适知道,自进入民国之后,跪拜之礼已被明文取消,宾客面见皇帝不跪不拜,并无不当。但胡适也一定知道,对皇帝依然行跪拜之礼的也依然大有人在,比如像张勋、徐世昌等旧臣及宫中之人。至于胡适先生是否像后来一些报纸上所言那样,事先提出过“免跪拜”的要求,胡适本人是否定的。根据胡适先生的陈述,在养心殿里见到宣统时,他应是即兴地喊了“皇帝”,并且行了“鞠躬礼”。退一步讲,即便是胡适先生事先提出“免跪拜”这样的条件,也并不“突兀”,正如胡适先生把会面当作“很有人味儿的事”那样,因为一定是出于遵行人与人之间、包括皇帝与普通人之间平等的理念。

依我看,一百年前的报纸之所以把胡适见宣统的事情当作一件大新闻炒将起来,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胡适先生是新派人物的代表;而他竟然去见旧派人物的总代表——皇帝,这让人们不解。而人们最关心的,也倒不是两个人之间谈了些什么;人们最关心的,还是这位胡适先生在皇帝面前,是否像臣子那样,行几千年来都行的下跪、叩拜之礼。

2022.11.4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跑... 在朋友圈的信息流里,曾经有这么一群活跃的身影:他们频繁分享着自己跑步的里程、配速、沿途的风景,还有跑...
原创 二... 作为女性,如果你有生育焦虑、职场焦虑、性别焦虑,不妨看看这位女性,你会找到答案。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
原创 古... 看到中国的第一位女皇帝,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武则天,然而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一位女皇帝,只不过是以男儿身登上...
原创 唐... “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这是苏轼笔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这句诗歌的描述让我们不难得知...
原创 一... #历史开讲# 王亚樵,汪精卫之死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名字,他早期的江湖历程同样的惊心动魄。 1921年的...
原创 徐...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历代皇帝中为数不多的草根出身,从底层奋斗到如今地位的朱元璋自然为人十分警...
原创 清... 引言 很多导演都会在功夫片里穿插一些场景,比如主人公赤手空拳抢子弹,以反映其深厚的功力。所以在看电影...
原创 泸... 明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这座古城,却像是被世人给遗忘了一样,在长久的时间之中,仿佛世外之地...
原创 古... 古代韩国的“女医伎”,除了看病以外,还需要做一件羞于开口之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
原创 庶... 题记:她为康熙生下第一个女儿和皇四女,但都不幸夭折,最后张氏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缕芳魂不知终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