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禹治水”或许并不只是神话故事,其治水地址是在河南?
创始人
2025-07-15 09:32:27
0

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广为人知,但在什么地方治水,历史事迹是真实的还是神话传说,历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治水的位置,也有不少历史专家都发表过自身的看法,但毫无疑问,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结论。

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最早时期,四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早已经掩盖在历史迷雾中。即便是在如今,能够找到的考古遗迹和证据,也是寥寥可数。

大禹治水,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成为了难以解开的谜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表明这一历史事迹,但在本世纪当中,在河南地区所发现的一系列考古遗迹中,还是让许多历史学家找到了间接有力的证据。

我们可以先看看,在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当中,所出现的地址在许多文献当中的痕迹:

相传四千多年前发生了黄河的大水灾。久治不退,大禹临危受命,与百姓并肩作战,甚至有三次连到家门口,都只是望一眼就离去,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壮举。

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说,而具体细节,却并未过多研究。说起治水地址,更难有什么印象,我们可以参考部分遗迹来讨论。

大禹治水的其中一个遗迹位于淮河东岸,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蚌埠市。但是如果仅凭借一个遗迹就断定,治水地址在安徽,故事为真,那未免太过武断,不符合求真精神,因为资料远远不止于此。

也有传闻大禹治水是发生在河北省,在山海经中的描述,有不少历史专家都认为是发生在河北,因此大禹治水也被当做中国古老的神话,但是事实当真如此吗?

虽然大禹治水的位置众说纷纭,但据《史记·夏本纪》以及《山海经》当中,都记载了夏朝时代大禹治水的事情,因此也就证实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存在性,应该是没问题的,也不至于被打为神话传说。

那我们接着从另一方面来讨论,为什么那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这一事件呢?

或许有别的考量

在四千年前,当时的道路以及交通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人们的活动范围也是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当中。如果通过大禹治水的位置确认,就可以找到传说中的夏朝都城位置,同样反过来,大致确定了夏朝的都城位置,就可以判断出大禹究竟在什么地方治水。

众所周知,夏朝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出现过十余次的迁都,因此是很难通过考古遗迹来判断夏朝活动范围的,不过根据考古研究的进展,夏朝早期的遗址还是被寻迹发现。

1979年,在河南新密市的西部,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属于历史早期的遗迹,在这座遗迹当中,考古人员挖掘出了许多陶器。这些陶器具有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迹,夏朝时期的遗迹)的特征,因此被专家诊断为二里头文化的源头。

就在专家们认为这里是夏朝早期遗迹的时候,根据测年数据显示,其遗迹的年限确实是在公元前1870-1720年之间,但与史记当中所记载的夏朝,这个时间段却是属于中期的。

不过专家还是在遗迹上发现了重要的线索,该遗迹所挖掘的许多陶器,都与位于河南东部的陶器极为相似,而河南东部所发现的,就是“后岗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南麓和东麓的黄河。从这些地区出土的一百多处遗迹可以确认,河济地区存在过一个文明古国。

结合种种考古遗迹线索,专家得出的考古结论,就是夏朝的源头位于河济地区。虽然在考古上有所进展,但实际上目前还是缺少相关文献的印证,得到的考古结论也是略微缺乏信服力的。

值得庆幸的是,在2005年,河南考古研究所在濮阳县的高城遗迹中,发现了一处属于春秋战国的遗址,并且经过专家一致认定,是属于卫国都城帝丘。而根据《左传·僖公三十一年》记载,明确表明了帝丘与夏朝开国帝皇舜,是在同一个都城中。

而在高城遗迹当中,同样发现龙山、二里头、殷墟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因此基于考古线索遗迹文献两者结合认证,许多考古人员都认为帝丘应该就是夏朝早期的都城。而根据推论可以得出,早期夏朝的活动范围就在郑州一带,而大禹治水的活动范围也正是这一带。

再来看看关于治水的一些细节考证

自古以来,黄河水灾经历过多次泛滥,并且给周围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在古今史料当中,多次水患都是有详细记载的。

而在商朝时期,就有王亥之父王季,也因为治水殉职,由此可看出黄河水患的严重性。而不久前的帝尧时代,鲧与大禹治水长达数十年之久,显然并不夸张,二者从水患的严重性上有了一致性,治水故事的现实性大大提高。

我们接着看......

在炎黄时代的黄河河南段,就已经孕育出一个庞大的文明古国与帝丘同属一个位置。而在水灾发生后,由于道路以及运输等限制,无法大规模迁徙,就只能够想办法治水,而大禹治水,也大约就是应该指治理河南段的黄河水灾。

黄河作为母亲河,在给百姓以优势水源的同时,也时常会带来水灾。而在带来水灾的同时,百姓们齐心协力,用智慧以及辛勤不断治理水灾,不仅流传许多像《大禹治水》这样的历史故事,同样让中华民族在磨难中不断壮大。

1944年,日军大扫荡,4个女孩躲进山沟,被日军发现遭到严刑拷打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井... #纪念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比通常所讲的意义其实要更大、更深远,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原创 商... 夏朝一共经历了十七位“帝王”(后),它的的最后一个帝王(后)是桀(履癸)。在这个有名的暴君统治中原期...
原创 卤...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56) 主笔:闲乐生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从...
原创 如... 崇祯就算南迁,也救不了大明王朝,只能说延续南明的寿命。大明王朝的灭亡,绝不是崇祯一个人所能够左右的,...
我在非洲经商这24年 “不去非洲怕非洲,去了非洲爱非洲”,这是我经常和别人说的话。1999年前,我没有想过这辈子会去非洲。...
原创 唐... 公元644年,高句丽权臣盖苏文杀高句丽王自立反叛大唐,唐太宗李世民闻此消息勃然大怒,决定御驾亲征讨伐...
原创 吕... 公元前246年,13岁的嬴政继承秦国王位,统一中国的帷幕即将拉开。 但此时,作为一位小小的少年,嬴政...
原创 清...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游长春溥仪伪皇宫留咏》 王耀武 在中国所有的末代皇帝之中,清朝的末...
原创 东... 前文讲了南北朝的11位名将,我们接着再说下面的11位: 十二、王镇恶 提起王镇恶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