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格格金志坚:活到2004年去世,临终前说了溥仪不敢说的话
创始人
2025-07-15 20:32:49
0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游长春溥仪伪皇宫留咏》 王耀武

在中国所有的末代皇帝之中,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恐怕是最为让人感慨万千的。这位幼时登基的皇帝,经历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还曾经一度复辟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在解放战争之后,又进行改造,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合法公民。如此传奇的经历,使得溥仪身上总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传奇色彩。

如果真正说来的话,对溥仪人生造成了最大影响的,恐怕是冯玉祥将军。本来辛亥革命溥仪答应退位,他可以留守在满心的故宫当中,继续当他的富家郎。可惜天公不作美,他被冯玉祥从紫禁城中赶了出来,从此便开始了他漂泊半生的旅程。如果溥仪没有从紫禁城中被赶出,说不定他的一生,并不会遭遇这么多的变故。

溥仪并非光绪皇帝儿子,在慈禧和光绪接连逝世的情况下,大清皇位后继无人。这才从满清王朝的皇室旁支之中,选择了溥仪作为皇帝的继承人。溥仪的一生,从此充满了传奇。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溥仪其实还有一位妹妹,他是溥仪所有兄弟姐妹中最小的,被人们称呼为“七格格”。

虽然溥仪没能看见21世纪的崭新气象,但是溥仪的这位最小的妹妹却有幸来到了新世纪,见证了中华崛起的奇迹。谁能想到,这位满清王室的遗孤,对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在他临终之前,还在为溥仪的行为进行道歉。

那么,溥仪的这位妹妹她是谁?她又有哪些贡献呢?

溥仪的这位妹妹,她的名字叫做金志坚,她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一、“皇姑”爱新觉罗.韫欢

1921年9月11日,在醇亲王王府诞生了一位可爱的女孩,她就是爱新觉罗.韫欢。在当时,辛亥革命已经成功,满清王朝早已宣告覆灭。从她的出生来看,她其实是最后一位出生的清朝皇族成员。他是溥仪的七妹,与溥仪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过,当时的溥仪已经被过继给了光绪皇帝,所以从家族辈分上来说,他应该是溥仪的姑姑,也就是所谓的“皇姑”。

这位清朝最后的皇室成员,她的一生虽然没有溥仪那样极具传奇色彩,但也已经足够给普通人作为榜样。作为最后一名出生的皇室成员,韫欢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她的出生是民国10年,此时的末代皇帝溥仪,尚且留在北京的紫禁城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她的父亲,曾经的摄政王载沣,此时年近四十,已经不问世事,回到醇亲王府中,安度自己的晚年。

作为末代皇族,此时的他们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那就是他们在军阀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只能艰难求生。老百姓对于这些曾经的压迫者,并不给予太多的包容。正是如此,载沣才会低调的在淳亲王府当中生活,而这也给了韫欢,一个良好的童年生活环境。

在她七岁之前,她在自己的家庭,也就是醇亲王府当中,接受了完整的礼仪教育。而由于醇亲王载沣一直待在醇亲王府养老,所以她也得到了纯清王浓浓的父爱,载沣能够一直陪伴着她的童年。

在韫欢七岁的时候,她跟随自己的全家一起移居到了天津生活。在天津生活的时候,她进入了英国人创办的学校读书,由于受到父亲载沣的教育,她的生活一直极为低调,而这也使得韫欢,避免了像溥仪那样悲剧的人生,她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

韫欢是幸运的,她能够不受家庭的羁绊,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实际上,韫欢为自己的人生选择的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她将自己的大部分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

那么,韫欢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怎样做贡献的呢?

事实上,韫欢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东西方文化交融培养出来的她,性格较好,极富耐心与爱心,因此,她在教育事业上发挥了自己极大的才能。

二、改名金志坚,为教育做贡献

1947年,时年26岁的韫欢进入了她的四哥,也就是爱新觉罗溥任创办的北京竞业小学工作,从此,她便与中国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年之后,韫欢和自己的好朋友李淑芬,走出了他的四哥溥任的学校,一起开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取名为“志女子职业学校”。从这所学校的取名就可以看出,韫欢和李淑芬想要为当时的女子提供充足的教育,让她们能够自立自强,不再依附于男性。

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韫欢的性格十分的好,她对于自己的得失利益,并没有那样重的功利心。在教育行业当中,她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既有中式也有西式,所以她能够将自己的所学,以一种非常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后来,28岁的韫欢,在好友李淑分芬的介绍下,与比自己年长两岁的乔宏志结婚。乔宏志是山东人,当时在北京四中教政治,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位汉族平民。纵观循环的六个姐姐,无一不成为溥仪的政治牺牲品。而韫欢则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包袱,像普通人一样,嫁给平民的人。

1949年,解放战争基本结束,在当时的北平,各界人民为了庆祝成功解放,自发的组织了盛大的游行活动。而韫欢,这个最后一位出生的皇族成员,毅然决然的与同学们一道,加入了当时的游行队伍。1949年10月1号,韫欢和自己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各行个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为了跟以前的自己彻底决裂,韫欢改名为“金志坚”,并以金志坚的名字,正式被政府吸收为公办小学的一名教师。也就是说韫欢已经,从一位封建社会的皇族成员转变成为新社会的革命工作者。

从此以后,韫欢就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她与乔宏志之间的婚姻,因为乔宏志的重病过世,而留下了永恒的遗憾。由于丈夫的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金志坚这样一位女性身上,但是她并没有退缩,她依然奋斗在中国教育事业的一线,努力将自己的平生所学,传授给那些未知世事的孩子们。

在上世纪60年代,金志坚在总理的亲自关照、有关部门的精心安排之下,见到了与自己离别多年的大哥溥仪。

此时的溥仪,同样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名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国家,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两人见面之后,金志坚只是喊了一声“大哥”,他们之间多年以来的亲情羁绊,就在一瞬间化为了泪水,兄妹俩抱头痛哭。

在这以后,不论寒暑,金志坚都坚持在教育的一线岗位。1979年金志坚从北京市第二二七中学副教导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从1948到1979,金志坚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2004年,金志坚在自己的家中病故。这位大清的末代格格,在临终前,依然不忘给自己的大哥溥仪道歉:“她认为自己所出生的家族是整个国家的罪人,她也认为他能够为人民服务是他无上的光荣”。

小结

世事无常,难以预料,在整个社会的大起大伏之中,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但是只要有决心,依然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金志坚就是充满了决心的人。她的出身给她带来了巨大的不幸,甚至她到了婚配的年龄,竟然都没有人愿意来提亲。不过金志坚正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意志,成功地扭转了自己生活中的逆境,并且还成功的帮助了许多人。

参考资料:《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中国车企为何缺席F1赛道?千亿... 当国际赛车引擎轰鸣时,中国企业的身影始终未出现在F1围场。这场全球顶级赛事背后,隐藏着与国内商业生态...
垫底逆袭!乌法爆冷加冕首届KH... 赛事形式与财务框架 KHL 3×3赛于2024年12月19日作为一项实验性赛事拉开帷幕,共有八支俱乐...
原创 清... 三百年前,努尔哈赤建立起一支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征服女真,覆灭明朝,入主中原,建立清朝。 清朝已灭亡...
原创 共... 年迈的老父亲对过去的见闻记忆犹新,他生在民国,历经抗日战争、土地革命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各项运动,还总不...
《孙膑兵法:古代智慧的卓越体现...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战略思想、卓越的战术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
原创 为... 近些年来,讲述后宫之中妃子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电视剧很多,让我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到了清朝时期...
原创 阎...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阎锡山在山西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 1939年的某一天,阎锡山对山西“...
原创 八...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历史意义与... 在古代中国,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不仅仅展现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更是时代的缩影与历史的见证。杜甫的《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