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布拉德·皮特演F1赛车手,你敢信?
这到底是“老当益壮”,还是好莱坞又开始“装嫩”了?
咱先不说演技,就这年龄差,搁哪儿都得令人嘀咕几句吧?
最近,皮特大叔登上GQ杂志封面,为了新片F1:狂飙飞车那是相当卖力。照片里,他胡子拉碴、满脸油污,一副“狂野老爹”的形象。杂志也挺会来事儿,一句“法拉利老了也是法拉利”,瞬间把情怀拉满。可问题是,情怀这玩意儿,真能掩盖年龄的鸿沟吗?
电影讲的是啥?皮特演一个曾经的F1金童桑尼,因为意外退役。三十年后,他成了个落魄赛车手,被前队友拉回赛场,跟年轻车手一起追梦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老套?但好莱坞嘛,最擅长的就是把老套的故事讲出新花样。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拍过壮志凌云2:独行侠,也算是个拍“男性荷尔蒙”商业片的老手。这次再加上F1传奇刘易斯·汉密尔顿的加盟,这片子想不火都难。
话说回来,好莱坞这几年“老黄瓜刷绿漆”的现象是越来越严重了。各种经典IP重启,老牌明星纷纷出山,好像不卖一波情怀就活不下去似的。但观众也不是傻子,情怀再好,也得看故事讲得怎么样,演员演得给不给力。
就拿这次的F1:狂飙飞车来说,皮特演一个老赛车手,这设定本身没问题。但问题是,他毕竟61岁了,再怎么保养,也不可能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在赛道上飞驰吧?难道要靠特效和替身来完成所有的动作戏?那观众看的是皮特,还是“皮特替身”?
也有人会说,年龄不是问题,关键看演技。皮特毕竟是老戏骨,演技肯定没得说。但问题是,赛车手这个角色,除了演技,还得有速度、激情和爆发力。这些东西,光靠演技是演不出来的,还得靠身体素质来支撑。
而且,好莱坞现在这种“唯流量论”的倾向也挺令人担忧的。为了吸引眼球,不惜牺牲角色的合理性,强行让老牌明星出演一些不适合他们的角色。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一些票房,但长期来看,只会损害电影的质量和口碑。
更何况,现在观众的口味是越来越刁钻了。光靠情怀和明星效应,已经很难打动他们了。他们更看重的是故事的新意、角色的深度和制作的精良。如果电影本身质量不过关,再多的情怀也只能是“炒冷饭”。
好莱坞完全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思路。比如,多给年轻演员机会,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者,多开发一些原创剧本,讲一些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故事。而不是一味地沉溺于过去的辉煌,靠卖情怀来维持生计。
最终电影好不好看,还得等上映了才知道。说不定皮特这次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呢?谁也不能否认,他曾经是好莱坞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但话说回来,好莱坞也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不能总是想着靠“炒冷饭”来赚钱,而是应该多关注年轻人的需求,多创作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F1:狂飙飞车到底能不能“狂飙”,皮特到底能不能hold住这个角色,咱们拭目以待。
但愿它不是一场“夕阳红”式的表演,而是一场真正精彩的赛车盛宴。
到底这波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等电影上映见分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