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但是在西方的学者眼中,却并不认可毛主席的这个身份,认为他没有系统完整的哲学著作,不能称为“哲学家”。
对这个观点,您怎么看呢?
外国人对毛主席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写出了一本轰动世界的《西行漫记》,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认识了毛主席。
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自然也引起了西方人更多的关注,研究毛主席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领域,还把毛主席的思想称为“毛主义”。
不过,在西方学界看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改造家,却并不能称为哲学家,因为毛主席只写过一些短篇的哲学文章,比如《矛盾论》《实践论》,而没有一部系统完整的哲学著作。
其实,这就是西方人的固执己见,或者说鼠目寸光,用他们定下来的那些条条框框,来定义一切,根本无法理解毛主席那种更加伟大的哲学思想。
在西方人看来,哲学家就应该是一辈子呆在书房里,写出来一本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哲学著作,或者在他们指定的期刊上发表过多少篇哲学论文,才能称为“哲学家”,至于对社会到底有没有用,根本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
他们根本不知道,哲学就是用来指导社会、改造社会的,是从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那些哲学思想就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毫无用处。
其实,中国的哲学思想就起源于社会改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大哲学家们提出来的各种思想、流派,就是为了改造社会而生的。
即使是西方那些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们,也都跟社会改造息息相关,他们总结出来的那些哲学思想,也是为了指导社会发展,而不是为了评职称的。
再来说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学界看来,毛主席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三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这三个方面,共同塑造了“毛泽东思想”。
可以说,这个总结还是没错的,不光是毛主席,我党的其他领导人的思想,也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这三个方面。
毛主席从小就对哲学非常感兴趣,博览群书,对中国古代和西方的各种哲学流派都有了解,到了抗战时期,毛主席还号召大家都来学习哲学,在延安成立了很多“哲学小组”,经常开会讨论学习。
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他曾经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哲学是指导一切工作的基础。”“要干好革命工作,就要学习哲学。”
毛主席专门写的关于哲学的文章,虽然不多,比如《矛盾论》《实践论》,但实际上,在他几乎所有的文章中,其实都在体现着他的哲学思想。
而且,毛主席把他的哲学思想运用到了中国革命中,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按照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在进行的,只是我们没有把这些思想明确地称为“哲学”罢了。
说到底,毛主席是一位“入世”的哲学家,而不是只知道埋头研究理论的哲学家。
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不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还改造了中国人的思想,彻底扭转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生存状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充满了信心和斗志。
而且,不光是在中国,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也都有无数毛主席的追随者,近的有越南、印度,远的有非洲、南美洲,都有无数人把毛主席的著作奉为“圣经”,指导着他们进行民族解放和独立斗争。
有一位印度革命者曾说过:
“那些资产阶级有他们的上帝,他们信仰他们的上帝,同时剥削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有我们的上帝,而毛泽东就是我们印度革命者的上帝,毛选就是我们的圣经,我们相信这一定是上天的安排,就如同释迦摩尼诞生在印度,他的思想却在中国发扬光大一样,毛泽东诞生在中国,而对我们印度的劳苦大众来说,唯有毛泽东的光辉思想让我们看到了光明,我们就是把他当作自己的救星。”
所以,毛主席的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影响力遍及全球,早已超出了传统的“哲学家”的范畴,也难怪西方那些学者理解不了了。
(参考资料:《国外毛泽东学研究》《毛泽东的智慧》《雄才伟略毛泽东》)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