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3年,一位名叫李承宪YiSeung-hun的年轻人随父亲前往北京外交访问。作为朝鲜统治阶级一员,他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儒家思想。在北京期间,他接触到了天主教神父,并于次年接受洗礼。李承宪是韩国统治阶层中第一个接受洗礼的人。他带着书籍和其他天主教文物回到朝鲜,立即开始分享新信仰。朝鲜国内第一批皈依者懵懂地看了李承宪带来的福音录材料,接受洗礼。在第一位天主教神父到来之前,朝鲜教会稳步发展了十年。
结果李承宪居然成为当地基督教的领袖,当中国天主教会听说此事,感到羞愧,并写信要求他们停止这种崇拜活动,因为天主教会不允许有非罗马教廷号令之外的领袖。尽管如此,当第一位正式的罗马委派牧师到达时,发现朝鲜已经有了大约4000名皈依者。
到1801年,天主教徒人数膨胀到大约1万人,结果朝鲜是个十分动乱的地方,各种政变不单单是宫廷,当局害怕外来势力的颠覆到了变态的程度。第一次出现大迫害就针对十字架来了。1801年4月8日,李承宪被斩首,另外共有300人被处决。还有200多人被流放,并在余生受到监视。
所以,朝鲜教会历史和世界各国都不同,它不是由外来传教士建立的,而是由当地的朝鲜人建立的。第一个到朝鲜的新教传教士是美国人,名叫霍勒斯·牛顿·艾伦,他从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医学院毕业。他通过长老会请求到中国传教。艾伦和他的妻子于1883年来到中国,但他很快就被不断的深夜打扰淹没了,清政府说他吸食鸦片过量,有伤风化。他的朋友建议他转到当时的朝鲜,仅仅一年后,艾伦就被批准了。
1884年,艾伦随家人来到朝鲜。朝鲜半岛上的基督教宣教工作仍然不稳定——尽管朝鲜和美国在1882年签署了一项相当新的条约——所以艾伦被指派为一名医疗传教士。然而,他及时赶到,拯救了一名在革命中受伤的朝鲜皇室成员的生命。这次成功介入确立了他在朝鲜的声望,并极大地缓解了朝鲜政权和基督教之间的紧张关系。
1885年,艾伦得以开办第一家西方医疗机构。后来,他与韩国统治者的密切关系也是解除该国反基督教政策的关键因素。艾伦为基督教传福音、学校和医院开辟了一条道路。从那时起到后来短命的大韩帝国,西方基督教就在韩国迅速膨胀,以至于二十一世纪的韩国,是世界上信基督人口比例最多的国家。
这些都是历史。郑小贞当时也进入韩国教会,成为教会幌子掩护的美国特务。但是,朝鲜人民军汉城独立情报小组“黑狼”被CIC覆灭,郑小贞借助自己的美国特务身份,被安德斯上校收编。从此,郑小贞和林湘单线联系,成为CIC在北方和KLO的卧底。
但是,仅此美国特务身份,不会让她在狙击直升飞机那么紧张的时候居然能回忆起自己的过去,其实郑小贞的内心还有一个从未开启的地方,在姑娘心田深处,盛开着中国黄河边的洁白的芦荻,在荻花荡漾的风涛里,飘扬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这个身份是永远不会对外公开的,还有,她的真实姓名和苦难的过去,都是姑娘永远严守的秘密。其实郑小贞是半个朝鲜人,小时候在南洋新加坡长大读小学,父亲是中国新加坡富裕华侨的公子,母亲是朝鲜殖民统治时期外交官的女儿。多少年前,她的祖父曾是南洋很有影响的华侨商会会长,父亲是英国留学生,但在民生凋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难时代,贫穷落后的祖国只能带给华侨更多的屈辱。
郑小贞父母在西方读书并在伦敦结婚,生下郑小贞后,郑小贞在新加坡长大,一直到上中学,菲律宾沦陷后,马来亚抗日热潮高涨,郑小贞已成为学生中反日活动的骨干。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全境就沦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在这危难之际,具有反侵略光荣传统的华侨积极抗击日军法西斯暴行。但是,马来亚抗日力量受到日军血冼,郑小贞的父母是爱国华侨,又是共产党员,他们在抵抗战斗中全部壮烈牺牲,日军悬赏捉拿他们的亲属,当时十七岁的郑小贞侥幸逃生,因祖父母已不再世,亲属不敢收留,她从此跟随一个朝鲜籍的叫尹玉善的姐姐相依为命。
后来她们都被马来亚的人贩子卖给了橡胶园主沈姓家的夫人为奴,夫人其实是给儿子找佣人,实际上也是使唤丫头和偏房。奇怪的是,这家公子却非常善良,从不对姐妹俩打骂,更没碰她们的身子,甚至送她们俩去了当地的教会学堂。跟着沈公子,郑小贞学会日语,锻炼了英语,于是姐妹俩都真正爱上了这位主张抗战的汉族公子沈之易,三人之间反而因为感情产生了微妙的新关系。
一九四二年春,姐妹俩知道了沈公子已加入共产党,并且一直在马来亚从事地下活动,她们也在沈之易介绍下加入地下抵抗组织,和他一起出死入生为抗日出力。当时马尼拉转移到中吕宋地区的华侨两批热血青年,分别送到开设在邦邦牙省仙彬兰洛附近的仙范和曼地利的“游击干部训练班”和“政治军事训练班”进行短期培训,由时任菲律宾人民抗日军中央军委委员、“抗反”主席许敬诚讲授抗日统一战线,由曾经回国参加新四军的王汉杰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借以提高全体队员的政治素质和军事常识,增强必胜信心。
随后,以这批学员和原已加入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简称民抗军)的华侨青年为主,于1942年5月19日在中吕宋的曼地利村的丛林里正式成立了一支全部由华侨抗日健儿组成的、以祖国的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的武装队伍——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并取新四军的“4”字和八路军的“8”字作为支队番号正式编为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第48支队。
沈之易是48支队组建功臣,成为情报主管。他们转战马尼拉和泰国边界,两个女孩子为“主人”输送传递情报,并加入菲律宾抗日女子支队,为美国英军地下组织服务。在一次行动中,大姐尹玉善被日军特务活捉,为了她不被送到太平洋岛屿充当慰安妇生死不如,在姐姐的呼喊声中,郑小贞对着姐姐开了枪,连同两个鬼子一起打死,郑小贞悲痛欲绝。而后,郑小贞则利用原来自己家的关系,找到船只保护被通缉的沈公子逃离虎口,离别马尼拉回到烽火连天的中国参加抗战。
他们一起来到了胶东半岛,参加了八路军,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两人建立了超过主仆、同志的生死情谊,心心相印,真心爱恋,但情窦初开的郑小贞还未等到沈之易同志的真心表白求婚,就在一九四二年初遭遇了第一次绝恋。沈之易同志在日寇大扫荡期间,执行突围任务牺牲在根据地的山区,郑小贞被救活后继续为八路军工作。但是,到沈之易牺牲也未牵过一次手,是郑小贞一生中难以磨灭的深深的遗憾。
在八路军最艰难的岁月,郑小贞积极参加华侨救亡,这一次组织上让她回到南洋,营救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1942年初,
日军
打击美英南洋势力,准备侵入新加坡,当地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准备撤退,而英军亚历山大将军却不顾实际吹下海口,保住新加坡。陈嘉庚先生得到中共地下党的通知,须早些撤走,不然日军一定会抓捕他。陈嘉庚于2月3日与
陈贵贱
等人乘小船离开
新加坡
,打算暂时往印尼避难。但是,日军获悉陈嘉庚到印尼避难的情报,即重金悬赏通缉,此时中共地下党一行已经到达南洋,却不知道陈嘉庚藏匿的地方,营救组长和郑小贞他们历经数月,经历许多艰险,在两位同志被日军巡逻队打伤的情况下,终于甩开敌人特务的追踪到梭罗,找到了改姓化名李文雪的陈嘉庚先生。
完成这次任务后,郑小贞在秋风同志的帮助下,开辟了从江苏连云港海州走私的海上运输线,南洋武器和紧缺物资开始断断续续运到胶东军分区,在那里她得到了这位从上海过来的负责地下情报工作的年轻上级秋风同志关怀和爱护。
由于斗争需要,考虑到郑小贞会说朝鲜话、日语和英语,一九四四年夏天,组织上让郑小贞停止南洋到胶州湾这条线的工作,奉命去朝鲜京城(汉城)潜伏,在那里寻找马尼拉时期的大姐尹玉善的亲属,并以朝鲜人身份在京城潜居下来,刺探日军朝鲜师团的军情,为苏联红军大反攻提供准确军情。秋风同志亲自送她到了南满,接受了延吉一位我负责情报同志的培训,而后,组织给郑小贞准备了户口和身份,然后她乘船去了清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