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国家的建都所选一定是一个皇帝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在北宋初年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所造成的长达七十年的混乱局面,恢复了中原内部地区汉民族的统一,并选择在开封建立都城,开始了宋王朝的掌权时代。
但其实在历史中看,北宋选择将都城建立在开封,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开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自夏朝其开封就是一些封建诸侯建都的热门地点,而真正让其坐稳这个位置的是北宋的王朝也建立在了开封。其实在北宋初年来看开封地处现在的豫东平原,而且属四战之地,周边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帮忙阻挡,一旦建都于此就需要大量的军队在外镇压,而当时的宋军本就有发展冗军的趋势,时间长了军队问题上一定会出现大麻烦。
带兵打仗的赵匡胤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不打算在开封建都。很多人会说那么他为何不选择建都长安呢?那是因为长安虽然作为唐朝风靡一时的首都,但是这个地方在过去的战争岁月中遭受了太多的破坏,原来辉煌大气的宫墙也几经受损,再加上当时长安的气候条件、灾荒的不断发生,若是选长安作为都城,城中人口的粮草问题恐怕都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比较来说其实洛阳应该是当时赵匡胤心中的首要之选,从历史记载来看赵匡胤已经有想要迁都洛阳的打算,但是奈何政治势力的争斗让其的抉择做了延缓。开封府尹是赵光义的势力重地,而洛阳留守的是自己四子赵德芳的丈人焦继勋,当时赵匡胤在回洛阳祭祖之后就没有动身返程的打算,众多人来劝说此处虽然有险要地形镇守,但是经济发展必不如开封,而且这里修建都城皇宫有很多的难处要解决,而其弟弟赵光义则是说出建朝"在德不在险"。
这些道理赵匡胤行军多年怎会不了解,不过没有强势迁都洛阳是担心激起自家弟弟一派的反对意见,本是想借此机会侧面打击一下赵光义的势力,然后再从长计划迁都洛阳一事,可是奈何赵匡胤当年年底就突然去世,赵光义上位之后,这迁都之事当然就被搁置了,所以建都开封不变不仅是因为开封四面八达,还有一层政治斗争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