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敦两次叛乱,兄弟王导为何最终站在皇帝一边?
创始人
2025-07-14 19:04:26
0

家族,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重大事宜,家族里的族人都会选择共进退。王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家族,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语。

王氏族人王敦叛乱时,作为兄弟的王导却站在皇帝一边。这背后是复杂的利益纠葛。

晋王朝的窘境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直到司马氏篡夺操氏统治权柄,灭掉东吴王朝、国家才终于再次统一。然而,东吴王朝的末代国主孙皓很不服气,甚至诅咒晋朝皇帝也很快灭国。

虽然孙皓是亡国之主,可这个诅咒倒是很快应验了。八王之乱很快耗尽了晋朝的国力,晋朝被迫南迁,来到曾经东吴的地盘。

来到曾经东吴地盘的晋朝并不好过,因为江南大族对于晋朝一点都不喜欢,甚至有很多人通过这次9八王之乱”看到了晋朝的虚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运动。好在,这些起义最终都被平息下来,没有给东晋王朝造成太大麻烦。

一开始,北方氏族还端着架子,对南方氏族代表人物不屑一顾,后来,连他们也不得不放下高傲,开始和南方豪族共同治理国家。就这样,东晋统治暂时稳定了下来。

然而,有一个人却并不高兴,那就是司马睿。这位东晋皇帝心里想要的天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于是,司马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正是这个尝试导致了王敦第一次叛乱,并且导致了世家大族对于叛乱的诡异态度。

此天下,吾与君共治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氏家族势力非常大。以至于东晋皇室都要看他们的脸色。司马睿甚至不得不邀请王导一起坐在龙椅上,尽管王导最终拒绝了。然而这件事对主张中央集权的司马睿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于是,她开始打压王家势力。一开始,东晋很多世家大族是乐见其成的。因为,在世家大族看来,天下就是一块大蛋糕,王家少分一点,自己就能多分一点。

可很快世家豪强就发现不对劲了。因为他们发现皇帝根本没打算和他们一起分蛋糕。前面已经说了,司马睿喜欢法家,他开始任用寒门谋士,试图分掉世家大族的权益。

这些寒门谋士给司马睿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对门客下手,让世家大族可以驱使的门客数量变得非常少,这样一来世家大族能控制的范围也就相对而言变少,可是这个世家大族一听立马都炸了。

司马睿曾经派王导下去考察天下英才,结果被派下去的官员,反过来把王导给发了一通火。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王导根本就是在胡扯八道,毕竟天下的官位都出自世家大族。

毕竟大部分只靠出身就碾压了一大批人。其他能够有资格当官的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有的人才出身不够,这种人在东晋朝廷根本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王导表示赞同,很明显他自己也不想去,纯粹是被别人给逼的,这个别人是谁,除了东晋皇帝司马睿以外不做她想。

氏族最高理想就是和司马家族共治天下,退而求其次也必须掌握天下权力,如果有人想要改变这一切那么势必会付出非常大代价,这一点在氏族那是有共识的,虽然氏族之间经常会争权夺利。

但是如果有人伤害到了世家大族共同利益,那么他们一定会揭竿而起,反抗皇族。王敦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所以当他感到愤怒,第一次反对皇族的时候很诡异的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这些人当中包括王敦本人也包括世家大族的人,很多人都认为,王敦虽然看上去是在谋反,但是其实心是好的,所以才会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于是,王敦几乎没有回任何停顿,就打到了东晋朝廷的健康城。

这个进军速度,让东晋皇帝司马睿感到非常愤怒和恐惧。他的两个寒门谋士,最终也没有落到好下场。司马睿一看,改革实在是太过艰难,干脆就直接继续和豪门家族共治吧。

于是司马睿决定继续豪门大族担当重要职位,既然司马睿愿意退让,豪门大族也不是真的不懂事,是他们自然就不会继续步步紧逼。

王敦众叛亲离

好玩的是,王敦在进入健康城以后,并没有趾高气扬,她反而感到非常害怕。哪怕在有人已经确保他安全的情况下,依然不敢去见司马睿。

王敦既然谋逆,那肯定是想发展得更好,他也不是没想过取而代之,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他任何事情都必须要向世家大族请示,否则就办不成。他想要废黜太子,世家大族却不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王敦觉得非常憋屈,自己明明赢了,却和输了差不多。最终,王敦杀掉了他叛乱时领兵镇压自己的朝廷统帅,好笑的是,这个决定让世家大族很不满,因为这些人也是世家大族的人。王敦觉得自己要疯了,他回到封地、开始聚集权力。

在聚集权力的过程当中,王敦再次站到了世家豪族的对立面。他杀掉了一些世家豪族的代表人,这让这些世家豪族彻底炸了。包括王敦所属的王家,都对他表示了强力反对,并且忙着划清界限。

王敦气急败坏、在他看来,第一次谋反简直是得不偿失,自己看上去威风凛凛,可实际上什么也没得。反倒是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为了避免未来被反攻倒算,王敦再一次起兵谋反。

可这一次,曾经站在王敦一边的世家大族全部都跑到了皇室那边,连王敦的兄弟王导都不例外。叛乱才进行到一半,王敦就病倒了,为了给自己这一支谋生存、王敦嘱咐自己后人,不要再和朝廷做对。可惜,王敦的后人没有听,最后兵败被杀。

王导之所以两次叛乱,态度截然相反,其实是因为王敦所代表利益阶层不同,说白了,这两次叛乱就是一场勋贵和皇帝争夺权力的游戏。哪个人站在氏族一边,这些氏族就会支持谁。

王敦在第一次叛乱以后,才发现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于是,他想要聚拢权力。实际上,每一个最高统治者都有聚拢权力的心思,谁愿意做傀儡啊。

可世家大族不愿意,王家,其实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员,这就直接把王导和王敦推向了不同阵营。

其实,王敦就是一枚棋子,对于王敦来说,他费尽心力为家族谋福利,最终却不得不面对死亡的结局。王敦的两次谋叛,看上去一点都不严肃。世家大族也是一群没有感情的机器,谁损伤到了他们的利益,谁就没有活在世上的权力。

门阀制度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皇帝都不敢对门阀有任何不满。因为门阀联合在一起,真有废立皇帝的能力。

王敦在这件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头到尾都很尴尬,让人同情。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元... 序言 忽必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是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也是元朝开国皇帝。 因为蒙古帝国和元朝是...
原创 为... 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斗,东林党等大臣之间为私利争斗不止,扯皮推诿现象严重,甚至连皇帝都拿他们...
原创 中... 中国人的姓氏,伴随着上下5000年文化的传承延续到今天,《百家姓》已经远远不能囊括所有的姓氏,但是大...
原创 四... 当年赵雷一首《成都》使得这个城市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对于这个本就受欢迎的网红城市你了解多少? 成都是...
原创 初...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期说杨坚让韦孝宽去接替尉迟迥的军权,韦孝宽得知尉迟迥要杀他祭旗,便施计跑路了。...
原创 太... 1945年,日本才刚刚宣布投降,阎锡山就迫不及待开始行动了。抗战爆发以后,阎锡山屡战屡败,连太原都丢...
原创 李... 唐朝自李渊建立,历时8年,到了李世民时期,开创24年的贞观之治,唐朝空前强盛。李世民也被称为和秦皇汉...
原创 孙... 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历史小说里。 经常会有一些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但也有很多是进行过杜撰的...
原创 他... 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我们而言,革命与战争似乎早已成为了过去,并在历史的尘埃下逐渐隐去光芒。 当回顾过...
原创 我... #头条创作挑战赛# 牧姓是我国一个人数虽然不多,但却古老的姓氏,在百家姓的排名当中,其排在一百名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