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清朝大臣服服帖帖,明朝大臣喜欢和皇帝对着干?有3个原因
创始人
2025-07-14 22:33:50
0

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内斗,东林党等大臣之间为私利争斗不止,扯皮推诿现象严重,甚至连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

比如李自成大军迫近北京时,崇祯皇帝本想着南迁,但大臣们反对,最后崇祯帝也没办法。

可是,反观清朝,大臣们几乎从始至终都服服帖帖,两个王朝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清朝用了什么办法让大臣们听话?

其实,这主要有3方面原因。

其一:“枪杆子里出政权”,清朝皇帝对军队的统治权更牢固。

伟人有句著名的话“枪杆子里出政权”,清朝皇帝对军队的掌握比较牢靠,皇帝受到的制约更小,自然服服帖帖。

清朝的军队主体力量是八旗兵和绿营兵,这些军队的来源比较固定,他们围绕皇帝形成了利益捆绑,大臣很难影响到皇帝的兵权。

明朝从戚继光后,军队大多是招募而来,招募兵勇由大臣负责,大臣们对兵权的影响和控制,让他们有了说话的底气。后期东林党和阉党之间争斗,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争斗,同样对军队的控制权展开了斗争。

清朝后期因太平天国运动,放开了对军队的掌握,相继产生了湘军、淮军、楚军等军队,以及后来的新军,这些军队就是招募而来,他们直接听命于上级,而不是皇帝。

也正是这之后,大臣不再像以前那样服服帖帖。比如甲午战争时,朝廷对南方舰队的调度已经不太管用;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更是搞了个“东南互保”;辛亥革命时,袁世凯直接逼迫清政府交出政权。

大臣们由服服帖帖到不听话,主要原因就是皇帝已经无法掌握武装力量,没有兵权,哪来的政权。

其二:满汉一家却终究是客,权力有效,话语权有限。

明朝是汉人为主的朝廷,大臣们服务于皇帝,但明朝仿佛也有他们的一份,也在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当官,明朝大臣有点儿像公司的小股东。

清朝就不同了,虽然入关后,清朝名义上说满汉一家,但终究也不是一家,同等级别上,汉人大臣明显不如满人大臣更吃香。

汉人虽然也可当官,但心理上始终是“客”的感觉,满人对汉人也始终心怀芥蒂,尤其是汉人位高权重后,满人对他们的任用十分小心,时刻防范他们。

比如,清朝时期的汉人大将周培公,在叛乱平定后就把他解除兵权撂在一边;再比如曾国藩,当年说打下天京要封王,最后压根儿就没有兑现承诺。

所以,清朝的汉人大臣,一旦到了位高权重的地位,他们自己也会十分小心谨慎,甚至如履薄冰,更不敢造次。

至于满人的大臣,由于满族人口少,所以他们还是属于皇帝一伙儿的,也不会和皇帝“抬杠”。

所以,满清大臣大多服服帖帖的,不像明朝中后期的大臣那样,有事儿没事儿总喜欢和皇帝对着干,好像不顶嘴就不是忠臣似的。

其三:明朝中央皇室“单薄”。

明朝朱元璋实行分封藩王的政策,这些政策经过朱棣的更改,到了明朝中后期,藩王们成了一群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闲人”。

于是,明朝皇室成员都成了地方上的无用人,皇帝没有兄弟在朝廷上帮衬,就是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也得离开自己去封地。结果,明朝末期虽然有百万子孙,但明朝皇帝在朝廷却非常的“单薄”,难以制衡大臣,这也是明朝大臣“又臭又硬”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却和明朝相反,皇室都在京城,也可为官,帮皇帝管理国家、制衡大臣。

比如康熙的二哥福全,康熙二十九年时授抚远大将军,联合恭亲王爱新觉罗·常宁(康熙的五弟)分道讨伐噶尔丹,率领清军攻打乌兰布通,大败叛军噶尔丹,取胜还师。

再比如康熙的几个儿子,更是朝廷上举足轻重的臣子,帮衬着康熙皇帝治理国家。

皇亲国戚都是重臣,直接制衡朝廷的外姓大臣,这和现代公司里自己的同事是老板的亲戚一个道理,很难搞小动作和老板对着干。

所以,清朝的大臣远比明朝的要听话。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明史》,《清史稿》,《中国通史》。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 看到网络上有不少人解读《亮剑》,说邢志国和张大彪最后都牺牲在了金门岛。 很显然,这些人犯了一个想当然...
原创 楚... 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后,天下英雄纷纷反秦。楚将项燕之子项梁召集众人起事,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得到...
原创 汉... 影视剧中的汉武帝 影视作为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之一,它通过荧幕的方式使得很多人了解了不为人知的过去,历...
读书 | 巴蜀石窟里的历史密码 四川广元千佛崖 生于江南,求学蜀中,现供职于成都媒体的青年学者萧易,这些年致力于巴蜀石窟艺术的研究。...
原创 张... 张学良作为一名著名的爱国将领,一生的经历非常的传奇,前半生是鲜衣怒马的将军,后半生则在飘零中度过,在...
原创 卫... 李广难封一直是古代文人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必用词汇,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汉代名将李广终其一生都未能封侯...
原创 被... 序言 提到埃及,很多人想到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往近点说,埃及是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
原创 李... 在古时候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因为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这些读书人考取功名为国效力,一步一...
原创 晚... 我们常把历史上那些拥有超前认知,或是其预测后来应验之人戏称为“穿越者”,比如西汉时期有着“社会主义”...
原创 管...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