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盛世王朝,诗仙李白、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都生活在这个朝代。同一时期,唐朝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往来,更吸引无数番邦人士,前往唐朝学习中土文化。
毫不夸张地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朝代,而这一切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历史上少有。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开明的圣主,却只活到了五十一岁。从当时的社会情况上来看,唐太宗活到这个岁数显然是“短寿”,为何会如此呢?这其中与一个外国僧人有脱不开的关系。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李世民征战沙场,英勇无比
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小时候,曾有一名书生来到了他的家中,看到李世民时大惊:“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所以才有了“李世民”的名字。
话说,隋文帝时期,隋朝虽然一度昌盛,但在隋炀帝时却败落得非常快。值得一提的是,他少年之时,李世民还曾经前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获得了他的好感。
可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其覆灭的命运早已定下。风口浪尖中,深谋远虑的李世民,早就看出隋朝覆灭只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也开始暗中积蓄力量。
他就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为此身下门客众多,再加上李世民对这些人又真诚相待,门客也对他肝脑涂地。义宁元年,隋朝的局势愈发危急,李世民劝解自己的父亲李渊:“隋朝这个大厦即将倾覆,应早做打算”。
在李世民的一番鼓动之下,李渊终于选择起兵攻打隋朝。自古以来,长安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若不能夺得长安,那么在身份上就与其他的反贼一样,就不能师出有名,得天下更难。
于是乎,李渊听从了臣子们的这个建议,即使再困难也要进攻长安。他倾尽所有直逼长安,过程虽然很艰险,但结果却是好的,李渊夺取了长安,正式开启了唐朝的新篇章。
不过,唐朝建立以后,并不意味着天下一统,各路反贼仍然想要建国称帝。隋末唐初、群雄割据,并不是只有李渊这一方人马起兵反隋,每一路人马都想夺得天下正统。
就这样,李世民18岁的时候,就参加了李渊的起义军,帮助父亲征战沙场。在这些反贼中,有一位名叫薛举的人,他的势力也比较大,选择进攻李渊,以求夺取关中一带。
可是,薛举不仅没有取得成果,还被李世民给打得怀疑人生。后来的人生中,李世民又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人,为大唐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显赫功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不仅是有名的军事家,更是十分出色的政治家。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其兄长李建成应该登基称帝,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却夺得了政权,成为了李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迎来了他的皇帝生涯。
知人善任的李世民,在晚年犯了糊涂
在位期间,李世民励精图治,愿意虚心接受臣子的建议。他从来不问臣子出身如何,为了能够揽尽天下贤才,更是修建了弘文馆。后来通过科举制度,更是收获了一大批寒门贵子。
在他的官员中,最有名的一位谏臣便是魏征,他敢于直言不讳,甚至追着皇上骂。唐太宗虽然有时特别恼恨这位臣子,但也明白这样一位臣子才是真正的忠臣,并没有杀他。
更甚至,李世民还将魏征比为一面镜子,说他能够照出自己的得失。除此之外,李世民登基称帝后,虽然应该坐守朝堂,但他却仍然选择多次出兵攻打敌军,使得天下太平、四海归一。
然而,这样一位英勇无比的唐太宗,这样一位征战沙场打的敌人节节败退的“天可汗”,却只活了51岁。明朝时期,虽然医疗手段没有那么高明,但以唐太宗的生活条件和身体状况仅仅活了51岁,这有点说不过去。
为何会如此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他晚年的生活了。早些年,李世民一直征战沙场,留下了不少暗伤,因为年龄比较年轻,再加上身体强壮,这些“暗疾”都没有显现出来。
但随着年纪大了,李世民开始犯起了糊涂,还经常沉迷于酒色。众所周知,酒色就如同穿肠毒药,只会进一步地损害身体健康,本来年纪就大的李世民,身体越来越虚弱。
疾病缠身的唐太宗,即使经过众多太医的治疗,身体仍然没有起色。这也使得李世民在死亡面前开始胡思乱想,开始逐渐变得迷信起来,甚至采用了更加错误的方式治疗,那便是“丹药”。
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长生不老”都是皇帝们所追求的梦想,晚年的李世民更是如此。为了活命,为了眼前的大好江山,他开始搜罗民间的能人异士,为自己炼制丹药。
此时,一位婆罗门的僧人被下面的人推荐了上来,也正是这位僧人加速了李世民的死亡过程,导致他仅仅51岁的时候便匆匆离去,此事也损害了他的英明。
身体雄壮的唐太宗却只活了51岁,与僧人有关
这位婆罗门的僧人号称自己有神仙之术,并且能够创造不死的神话,同时还在唐太宗面前使用了一些“非科学”的手段。病急乱投医的唐太宗,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僧人之上,妄想着长生不老。
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这位僧人开始炼制长生不老神药,他可以随意地使用灵草、秘石,而“李二”也乐意举全国之力为自己谋福利。终于,在一年后这位僧人成功地炼制出了一颗丹药。
可惜的是,服用过丹药后的李世民,不但没有恢复健康,反而加速了病情,甚至还引发了痢疾。“痢疾”这种病在古代堪称是绝症,皇宫中的太医都不敢随意地开药诊治,毕竟若是治不好,这不仅是杀头之罪,更会祸及九族。
于是,唐太宗最后凄惨地死在了自己的龙床之上。其实,唐太宗的寿命本应该更长,虽然在征战沙场时留下了一些身体暗伤,但李世民的身体素质还是极为优秀的,长命百岁虽然谈不上,但七八十岁应该不会很难。
同时,因为李世民是皇帝,所以太医在治疗的时候都会采取“温和”的手段,这样的手段虽然短期的效果却不好(药物见效较慢),但长时间来看好处很多。
可笑的是,太宗皇帝居然舍本逐末,放弃正确的治疗方式,选择见效快、副作用大的“丹药”,岂不知那是在消耗身体的生命力,即使短期内有效果,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
对于这一点,现在科学也有过相关的研究,所谓的“丹药”大部分成分都是“水银”,而水银对人的危害极大,一头牛都能被毒死,更何况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