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德生当总政部主任遭反对,毛主席反问:他不适合,你适合?
创始人
2025-07-13 20:33:03
0

1969年,毛主席

准备将此前在安徽省做地方工作的李德生升任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不料,此举却引来了开国上将谢富治的不同意见。

谢富治对毛主席说:

“李德生是搞军队出身,不适合做政治工作。”

不料,毛主席反问道:

“他不合适,难道你就合适?”

毛主席的这一番话,让谢富治一时间无话可说。最终,李德生在当年被正式任命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1973年,这位被开国上将不看好的李德生竟然还做到了中央副主席的职务!

那么,

李德生是为何受到毛主席赏识的?

在他被选拔为总政治部主任时,他又为何遭到了谢富治的反对?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

谢富治与李德生。

1916年,李德生出生于大别山区的河南新县

。而谢富治则年长李德生7岁,出生于湖北黄安。

新县和黄安这两个地方,都是著名的“红军县”,革命战争时期涌现过不少我军将领。从新县里走出来的,有

许世友、郑维山、吴先恩等43位开国将军。

而湖北黄安则更不得了,

出过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将军

,是共和国名副其实的“将军第一县”。

谢富治、李先念二人在革命战争时期,都先后在红四方面军参军,这让两位异乡之人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谢富治干革命的时间要稍早一些,

1926年他就参加了家乡当地的农会,1927年他参加了黄麻起义。

1930年2月,谢富治参加工农红军第一军,后在红四方面军中历任宣传队队长、连指导员。

而李先念投身革命的时间是在1930年,同样是在工农红军第一军中。

1932年,李先念追随红四方面军,挺进川陕,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

因此,在1930年入伍之初,谢富治和李先念的起步点是一样的,但谢富治的从事革命的资历相对更老一些。

不过,由于谢富治在红四方面军肃反时期的积极表现,因此他受到了红四方面军领导的重用。红四方面军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

时任川陕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谢富治指挥其麾下部队,先后参加了反三路围攻、反九路围攻的战役

,并在此后被任命为红九军政治部主任。

而此时的李德生,还是一个红四方面军里普普通通的士兵。直到抗日战争全面刚爆发时,

李德生才干到八路军129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通信排排长的职务。

1938年,谢富治被调到129师385旅担任政治委员,从此李德生与谢富治二人有了携手共事的机会。李德生在谢富治麾下表现十分突出

,在抗日战争期间从一名通信排排长,一口气晋升到了营长的职务,这其中少不了谢富治的提拔。

1940年,谢富治率领129师385旅参与百团大战,坚守狮脑山阵地。在此期间,日军对我军阵地释放毒气,

谢富治在此战中不慎受伤,被迫回到后方休养,从此谢富治、李德生二人就此分别。

1942年,

伤势痊愈的谢富治被任命为太岳军区副司令员,而李德生此时被调往了太行军区,担任第二军区第三十团团长。

同年7月,太岳纵队发动沁源围困战,将城内日军团团包围,最终一举歼灭驻城全部日军,夺取沁源。

同年年底,陈赓离开太岳军区前往延安,

谢富治接替陈赓,成为代司令员,负责太岳军区军务直至抗战结束。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

谢富治、李德生这一对老搭档,重新走到了一起。太岳纵队的主力被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

,谢富治担任纵队政治委员,而李德生则因为工作需要,也被调入晋冀鲁豫野战军中,担任旅长一职。两人先后参与上党、夏县、临浮等大小战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临浮这一仗。在谢富治、陈赓二人的相互配合下

,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方面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

,并俘虏了国军旅长黄正诚。

到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

谢富治、陈赓两大兵团,配合第三野战军歼灭了国军第12兵团,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1949年参与渡江战役后,谢富治又率领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挥师大西南,攻占了蒋介石的“陪都”重庆。追随谢富治,

转战南北的李德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第12军军长一职。

新中国成立后,谢富治被任命为川东区委书记,长期主政大西南,但他的老部下李德生并没有闲着,

在1951年率领第12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役。这支部队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的金城反击战中,均有杰出的表现

。抗美援朝结束后,李德生被授予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朝鲜战争期间打下的胜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李德生参加革命较晚的遗憾。1955年9月,解放军首授中,

老上级谢富治被授予上将军衔,李德生则因参加朝鲜战争,表现突出被授予少将军衔。

此后,

李德生被调入南京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暂时离开了部队。谢富治则在1956年被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9年被任命为公安部部长,接替了罗瑞卿的职务,从此步入中央工作。

1960年,李德生结束南京军事学院的学业后,被任命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李德生努力平息了安徽省的武斗,使当地成为了全国数个经济增长迅速、民生得到改善的省份

1968年,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在安徽工作多年的李德生也在会议受邀之列。会议期间,毛主席对李德生说道:

“你在安徽工作很不错,可以和同志们说说,你在当地有哪些经验?”

李德生一怔,不料主席竟在会议当场就给自己出了“考题”。思索片刻后,李德生只说了四个字:

“大造舆论。”

李德生看似过于简单的回答,一时间引来了台下的一片嗤笑声。但是,毛主席对李德生的这个答案非常满意,他说道:

“我看李德生同志说得很好嘛,大造舆论。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党就是靠打造舆论,发动人民群众起家的,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看家本事。”

见到毛主席这么肯定李德生,喧嚣的众人一时间都严肃了起来。随后,毛主席走到李德生的桌前,问了他最后一个问题;

“你今年多大了?”

“报告主席,52岁。”

令李德生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回答,影响了自己的后半生。

1969年,

毛主席准备将此前在地方工作做得很好的李德生升任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不料李德生的老上级、时任中央委员的谢富治的反对。

按理说,谢富治和李德生二人都出身二野,

彼此打交道多年,为何谢富治会在此时反对李德生当选为总政治部主任呢?

原来,谢富治认为,自己对老部下李德生十分了解:他觉得,李德生带兵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

李德生农民出身,除了南京军事学院那段深造期外,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怎么能够做政工这样文绉绉的工作呢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谢富治投身革命的时间更早一些,一直以来谢富治都是李德生的上级。到解放军首授时,谢富治拿到的是上将军衔,而李德生是因为参加了朝鲜战争,才被评上少将。如今,

自己这个总“低自己一头”的老部下,如今却要快和自己平级了,这让谢富治多少都有些“不服气”的情绪在里面。

但是,毛主席有着不同的意见:在1968年和李德生的那次会面中,毛主席通过短短的只言片语,

就觉得李德生性格上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而政工工作首要看的一条就是要忠于党。

从李德生“大造舆论”的回答来看,毛主席觉得李德生的觉悟不比长期担任政工工作的罗荣桓、谭政等人要逊色,是个可塑之才。

正当谢富治还想再多说几句话时,毛主席有些不高兴地说道:

“你要是觉得他不适合当,难道你适合当?”

谢富治虽然长期从事政工工作,但一直以来他也是在沙场上指挥作战居多。

而且,他和李德生一样是农民出身,认识的字不见得比李德生要多。见毛主席态度如此果决,谢富治也就不敢再多言几句了。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李德生于1969年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部长。

但是,毛主席还打算对李德生另外委以重任。

1973年,中央迎来新一任换届。毛主席与周恩来商议国家副主席人选一事。

一直以来,副主席人选有一个毛主席定下的传统就是“老、中、青”结合。其中,老年是指60岁以上的老革命家,中年是指40——60岁的中央才干。青年是指40岁以下的新锐。

毛主席对周恩来说道:“恩来,您和剑英、康老算三个元老,小王可以算青年里的一个。中年的这个,我还没想好,不过我认为可以从军队里面选。”

“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您看李德生怎么样?主席您还记得吗,他今年只有57岁。”

最终,毛主席采纳了周恩来的意见,决定让李德生当选副主席。李德生得知消息后,十分惶恐地说:

“我德才浅薄,怎能担当如此大任?主席和总理您们就不要为难我了。”

但是,周恩来说道

:“主席都如此看好你,你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呢?”

在周恩来的再三劝说下

,昔日里不被自己老上级看好的李德生正式当选中央副主席一职。

那么,此时李先念的“老上级”谢富治究竟去了哪里呢?

在李德生当选副主席的一年前,谢富治就因病逝世了,终年63岁

。他病逝前的最后职务,是北京市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倘若谢富治泉下知道了自己的老部下竟然如此有出息,不知作何感想。

李德生在当选副主席的同时,还兼任着北京军区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两大重要职务,而毛主席则放心大胆地让李德生总揽全局。

事实证明,毛主席用人眼光精准,李德生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在任期间协助周恩来做好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直至1975年辞职离任。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不要忘记,当年八国联军联手攻打北京紫禁城,是烧杀抢掠排在第一名的俄国军队率先在北京城墙上升起了旗帜,...
原创 赫... 苏联已经崩溃31年,但苏联那段历史并没有被人忘记,特别是苏联历史上那几个领导人,这些人虽然各不相同,...
原创 选... 要说选人才,曹操是第一。但是要说用人才,刘备和孙权平分秋色,而曹操只能屈居第三。 韩信是人才,但得...
原创 年... 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伦理秩序,尊重君王,大臣更是要顺从皇帝的旨意。虽然历朝历代的大臣地位和权力不尽相...
原创 岩... 其实要说到今天的这个事情,还要先从我国的汉朝历史开始说起。众所周知,汉朝是一个存在感极强的王朝,汉人...
原创 难... 作为一位凡人帝王,纣王朝中居然有两位大罗金仙,这两位大罗金仙还对他俯首称臣,听从他的差遣。 一位是闻...
原创 民... “今生事业馀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国学大师傅斯年是一名在夹缝生存的自由主义者,他敢说敢做,只要是他...
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青年 共“绘... 中新网长沙8月19日电 (张雪盈)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博物馆馆长对话青年”...
原创 在...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年轻时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是湖南一师的风云人物。 不过,在毛主席读书时,他还算...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的这个“宗人府”,其实并非是清朝人自己建立的部门,而是在明朝的时候,由我们汉人最早建立。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