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生智
1889年,
唐生智
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
他的祖父唐本有,是清朝广西提督。
他的父亲唐承绪,是湖南省实业司司长。
优渥的家庭,让唐生智养成了志向远大、胆识过人、敢作敢为、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
二、蒋百里
在上中学时,唐生智加入孙中山创办的
同盟会
。
1911年,22岁的唐生智考入保定军校。
因为追求进步、成绩优异,成为校长
蒋百里
的得意门生。
蒋百里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蔡锷是同学,曾经以步兵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日本天皇亲自授刀。
三、袁世凯
1914年10月,袁世凯组建模范团,亲自担任团长。
模范团的创建宗旨是:
效忠袁世凯。
袁世凯听闻唐生智的才名,邀请唐生智加入。
唐生智拒绝道:
“何谓模范团?不过是袁世凯的鹰犬罢了。我参军入伍,是为了国家。如今天下将乱,正是我辈重整河山,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我怎么甘心成为袁世凯一人的家将?”
四、主政湖南
1915年,唐生智从保定军校毕业,进入湘军当排长。
之后,参加了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支持
孙中山
,反对袁世凯。
1923年,屡立战功的唐生智升任湘军第四师师长,率部驻守
衡阳
。
衡阳多矿,唐生智将卖矿收入作为军费。
第四师很快就成为湘军装备最精良、实力最强的一个师。
1924年,唐生智主政湖南。
五、前敌总指挥
1926年,
蒋介石
担任北伐军总指挥,率军从广东出发,进行统一战争。
唐生智被任命为
北伐军前敌总指挥
,率部从湖南出发,进攻湖北的
吴佩孚
。
10月10日,历经数番苦战,唐生智率军攻陷武汉,全歼了吴佩孚军的主力。
唐生智掌控湖北。
北伐名将——唐生智,闻名天下。
六、北伐军总指挥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对抗
汪精卫
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
唐生智发表公开声明,支持汪精卫,反对蒋介石。
汪精卫罢免蒋介石,任命唐生智接任
北伐军总指挥
职务。
唐生智接替蒋介石的职务,证明无论能力,还是声望,唐生智都是可以替代蒋介石的。
唐生智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知道蒋介石是他上升途中的障碍。
蒋介石也对唐生智充满了戒备,视唐生智为人生重大威胁。
七、三次反蒋
唐生智一生有三次反蒋:
1929年,联合阎锡山,反对蒋介石。
1930年,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反对蒋介石。
1931年,联合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李宗仁,反对蒋介石。
结果,三次反蒋,都以失败告终。
八、追求进步
唐生智一生追求进步,视我党为朋友,多次给予信任支持。
南昌起义前夕,
贺龙
率领第二十军,从九江奔赴南昌。
黑夜行军,火把照红了山野。
唐生智的部下发现后,告知唐生智,请求拦截。
唐生智说道:
“由他们去吧,都是为了讨伐蒋介石。”
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部队,汇聚浏阳。
因物资匮乏,
陈赓
被派往武汉,寻求唐生智的帮助。
唐生智当即赠送大量物资。
九、陆军一级上将
1931年底,蒋介石将唐生智调离军队,安排到南京,担任并无实权的军事参议院院长。
手中无兵,这让唐生智如同老虎失去了爪牙,再也无法对蒋介石产生威胁。
1935年4月2日,蒋介石晋升唐生智为陆军一级上将,依旧是位高而无权。
从此,唐生智在南京过上了清闲的生活,不问世事。
十、蒋介石
每天傍晚,唐生智都会带着一名勤务兵,到南京街头闲逛。
手下人将这件事禀报给蒋介石。
蒋介石冷哼道:
“唐生智这是在韬光养晦,他越是这样做,越证明他的野心大。这个人,需要时刻防备。”
十一、慷慨陈词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兵分两路向南京进发。
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保卫南京。
当时李宗仁、白崇禧都建议弃守南京。
唐生智站出来,慷慨陈词道
:“南京是我中华民国的首都,国父中山先生的陵寝就在南京,如果我们弃守的话,又有何面目去见中山先生的在天之灵呢?”
当蒋介石提出“谁来防守南京”的时候,众人面面相觑,都不发声。
只有唐生智站出来说道:
“自从抗战以来,我们中下级军官在战场上牺牲了很多,但是还没有一个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我愿意留下来防守南京,与首都共存亡。”
十二、守卫南京
11月20日,蒋介石宣布迁都重庆,同时任命唐生智担任南京卫戍区司令。
唐生智虽然担任南京卫戍区司令,负责守卫南京,然而,他手下的兵大多是蒋介石的旧部,唯蒋介石的命令是从,并不完全听唐生智的命令。
唐生智下定决心要与南京共存亡。
他把下关到浦口的船只全部收缴,切断大军退路,和日军背水一战。
在唐生智的指挥下,日军伤亡高达四万余人。
12月11日,蒋介石突然下令撤退,因为守军的退路之前被唐生智切断,守军顿时陷入了混乱。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随即发生了令人痛心的南京大屠杀。
十三、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后,唐生智背负骂名,辞去一切职务,回湖南老家办学。
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唐生智主动请缨,积极抗日,指挥南京保卫战,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功劳是很大的。
他切断大军退路,鼓励南京守军背水一战,想法是好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蒋介石会突然下令撤退,因为退路被切断,南京守军大都被困在南京城内,成为日军的刀下亡魂。
他给南京守军带去了惨痛的损失,这是他的罪过。
而总体来讲:
南京失守,罪在蒋介石,唐生智尽到了军人的职责。
十四、白崇禧
1949年春,我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
白崇禧劝说唐生智,离开大陆,前往台湾。
唐生智不但拒绝,而且劝告白崇禧道:
“东撤台湾,你就要仰蒋介石的鼻息,看陈诚的脸色,寄人篱下,日子肯定不好过。至于何去何从?你可要认真考虑决策。”
之后,唐生智协助程潜、陈明仁,完成了湖南和平起义。
十五、李品仙
湖南和平起义后,唐生智的旧部
李品仙
劝说唐生智离开大陆。
唐生智拒绝,并将自己的陆军一级上将服,交给李品仙道:
“请将它退回去。蒋介石的官,我是永远不当了。”
白崇禧命人抓走唐生智的家人,逼迫唐生智去台湾。
唐生智不为所动。
十六、陈毅
新中国成立后,唐生智在湖南任职,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1961年,陈毅看望唐生智道:
“你够朋友。在陆军一级上将中,只有你一个没有和我们打过仗。”
唐生智握住陈毅的双手,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971年,唐生智病逝于长沙,享年83岁。
十七、是非功过
唐生智作为蒋百里的得意门生,无论军事才能,还是权谋手段,都是十分精通的。
然而他碰到了蒋介石,三次反对蒋介石,均遭失败。
他追随孙中山,一生追求进步,一生追求真理。
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大风大浪的关键时刻,他顺应潮流,顺从民意,始终爱国进步。
他成名于北伐战争,污名于南京保卫战。
他一生不和我党为敌,并多次出手援助我党。
毛主席评价他:
“湖南和平起义,唐生智是有大功的。”
他是蒋介石的宿敌,也是我党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