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光耀而言,东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在李光耀的眼里,中国就是太阳,而印度就如同星星。
李光耀在自己的书中曾经好不客气地指出了印度的重要缺点,一点都没有给印度人留下幻想,李光耀说,经过这些年的观察,我的除了结论,那就是印度不能和中国相比。
为什么不能够与中国相比呢?其中有一个方面就是语言。那么,印度的语言是有什么问题吗?
早在英国人来到印度大陆之前,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这就让人很奇怪了,印度这个国家难道真的没有统一过吗?难道现代的印度真的沾了英国人的光?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了解一下印度的历史,就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印度在数千年以来,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度。
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代名词,而是印度大陆的泛泛指称,印度人曾经自诩自己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建立过多么多的强大帝国,但是无论是孔雀帝国还是莫卧儿帝国,印度从未被真正的统一。
而更加关键的是,所谓光耀世界的古印度文明,不仅与当今的印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也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有体系的文明体。
可见,无论是从国家整体性来看,还是从文明的完整度来看,印度都不是一个整体。
正是这种特有的散碎性质导致了印度此后的发展脉络,当今的印度依然显得松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语言文字方面。
在这个方面,李光耀就曾经有过深入的研究,也对印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
李光耀说,统治印度是不容易的,因为作为政府方面,他们说的话很难被大部分印度人民所理解,因为他们有高达400多种语言,太吓人了。
在德里,你没有办法在同一时间对超过40%的人进行讲话,剩下的老百姓根本就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怎么能行。
如果你讲英语,那么全印度就只能有2亿人能够听懂你的话;如果你说印地语,那么就会有大概5亿人听得懂;如果说泰米尔语,那就只能有6000万听众了。
由此可见,印度国内的语言系统是多么的混乱,关键是印度政府这些年来一直在持续推进英语和印地语的使用,然而却没有多大成效。
而因为语言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印度国内矛盾重重,如沟通成本增加、经济难以盘活、过于凸显地域性、民族凝聚力不强、种族差异性较大、歧视也越来越严重等等。
可以说,语言真的是印度前进路上的拦路虎,而李光耀一眼就看透了印度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