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独秀晚景:多次搬家,没米下锅仍不动巨款,临终前半月食物中毒
创始人
2025-07-13 07:03:52
0

在安徽安庆市北郊有一块墓冢,在这片土地之下,长眠着一位不同寻常的先生,

他曾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也是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就是陈独秀。

陈独秀是一位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后世之人对他毁誉参半。不可置否,他的确曾犯有一些错误,

但他的整个人生里,一直坚守着身为革命党人的节操和初心,即使在人生暮年,四处漂流,穷困潦倒,也丝毫不改。

江津晚歌

1938年的夏天,国内战火纷飞,人人自危。

陈独秀受好友邓仲纯的邀请,携妻子潘兰珍来到了重庆江津。

踏上这片土地之后,陈独秀的内心极为沉重,此时的他,早已不是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人物,而是一位刚刚出狱的普通老人。

他之所以入狱,那要从1931年说起了。

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主张“不抵抗”的政策,引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满。

陈独秀也为之震怒,发表了数篇文章,痛斥老蒋,同时,积极倡导着全国人民共同抗日。

面对陈独秀这接二连三的言论,老蒋便下令以“危害民国罪”将其抓捕入狱。

这是陈独秀一生中,第五次入狱了。当时的陈独秀,在全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因此这次入狱,陈独秀并没有受到多少残忍对待。

在狱中,国军领导人要求他写“悔过书”,但他却写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表意志,自己无过,何来认错之理。

见他不知“悔改”,那么就让他好好地在狱中“反思反思”吧。就这样,陈独秀在狱中过了五年,

直到,1937年,在舆论等各方压力之下,陈独秀被释放出狱。

出狱之后的陈独秀,辗转来到了重庆江津,此时的他,将步入花甲之年。

然而,他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他的人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重庆的夏天,犹如蒸笼一般,热的人难以忍受,这对身患高血压的陈独秀更是一大折磨

。一段时间以后,陈独秀和妻子一同来到了好友邓仲纯的家里,然而,邓仲纯的妻子因为陈特殊的身份,并不愿意让他们住进来。

因此陈独秀和潘兰珍二人,不得不另寻住处,他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小客栈,在那里住了下来。

几天之后,得当地一校长施怀青的帮助,他们在郭家公馆暂住了下来。

后来好友邓仲纯那边,因为对之前陈独秀来江津没能好好接待深感愧疚,

他最终说服了妻子,在江津中学对面,办了一个延年医院,并邀请陈独秀一家居住,就这样,陈独秀一家人又搬进了延年医院。

然而,当时的陈独秀早已身无分文,吃喝全靠着好友邓仲纯的帮衬,因此,长期一来,

邓的妻子便对他们一家人充满不满,陈独秀是越住越不舒服,便搬离了出去,后来辗转多地,才在江津南部的一处石墙院里安定了下来。

这所住宅,曾是清朝拔贡杨鲁承的旧居,它是一个川东风格的四合大院,各类房舍齐全,陈独秀就住在其中的一个小院子里。

这个地方,不仅有竹林和花园,还有假山和鱼池,视野开阔,景色宜人。

然而,陈独秀并没有这种闲情雅致,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再加上这个地方,阴天多,空气潮湿,陈独秀的心情经常低沉,

有幸他的妻子性格温和善良,也不与他争吵,一直毫无怨言地照顾着他,有时候,还会带他出去散散心。

当时,陈独秀的好友邓仲纯,也多次不辞辛苦地来到这里,给陈独秀问诊送药。

由于这个地方太过偏僻,消息堵塞,交通也不便,陈独秀收发信件,也全由好友邓仲纯来帮忙。

在这个地方居住的时候,陈独秀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清贫拮据。

那个时候,老蒋曾多次派人前来邀请他到国民政府里任职,不过都遭到了陈独秀的拒绝,除此以外,他们还出资十万元想让他另立它派,陈独秀还痛骂了他们一番。

即便此时境遇困难,生活再贫困,陈独秀也不愿意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他始终有着自己底线和操守。

为了维持生计,陈独秀一直在通过写书写文来赚钱。

有一次,他把自己所写的《小学识字教本》拿去出版,得到了预付稿费两万元。然而,

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农,要求他改书名,陈独秀表示,宁愿不出书,也不愿意改书名。

由于后来家中没钱买米了,妻子潘兰珍无奈想用一下那笔稿费,陈独秀不同意,他说他们不愿意出版,我也不会愿意改名,那笔钱,我们一分也别动。

而这笔钱,确实分文未动,直到他去世后,还被全部退还回去了。

后来,毛主席也极为挂念这位恩师,嘱咐周总理希望能让陈独秀回到延安,

然而,陈独秀认为自己年事已高,人也落后了,到哪里都是一个累赘,拒绝了周总理的请求。

此时穷困潦倒的陈独秀,一边谢绝钱财资助,一边谢绝朋友的工作邀请,他的内心是极有尊严和骨气的,

如今落得如此境遇,他宁愿自己默默承受,也不愿意丢掉这份骨气去麻烦他人,只是,苦了跟随自己的妻子。

为了节约开支,陈独秀和妻子二人,经常一个月都不曾吃过肉,

再加上陈独秀的身体又非常不好,他们夫妇二人,一直艰难地生存着。

1942年的5月中旬,陈独秀的高血压又复发了,他便泡了蚕豆花水服用,

因为之前有人说蚕豆花对于治疗高血压有用,于是,他寻来很多蚕豆花,坚持使用着这一偏方。

其实,本来这次泡的蚕豆花,有的已经发霉了,但陈独秀舍不得倒掉,仍然喝了下去,结果没想到,陈独秀因此中毒昏迷了过去。

等看了医生之后,陈独秀的情况才好转了一些,只不过,他的身体因为这一遭更不如之前了。

还没有等到5月结束,陈独秀就在这贫病交加之中,离开了人世。

在他人生中最后的阶段,他看着辛苦的妻子,他何尝不是希望妻子潘兰珍能过得幸福,

他对于她,一直充满着愧疚,因此他在最后的遗嘱中,提到希望妻子能寻得一合适的人安度晚年。

同时,他也希望妻子以后能够和他一样,坚守着节操和底线,不靠他人恩惠,通过自己好好地活下去。

结语

陈独秀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叱咤风云,也曾落入平凡,

虽然最终他凄凉的走完了这一生,但他的那种独立孤傲的骨气,始终坚守着初心和节操的决心,无不使人为之感叹,为之动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综述 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两千多年的实践当中,没有一个政权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朝代更替几乎是每段时...
原创 俗...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房子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家的聚集地,同时家庭的好坏也关乎着...
原创 李... 在抗日战争史实剧《亮剑》中,有一段描写可谓是最能体现晋察冀铁三角三人的水平,而这段描写就是解放战争结...
原创 金... 金庸武侠体系中,决定一个习武之人武功上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无疑是内力二字。 《笑傲江湖》中,金庸就借...
原创 富... 1938年6月,新四军第1支队2800人在司令员陈毅、副司令粟裕率领下,东进苏南地区,进入日寇和国民...
原创 一... 刘邺:故崖州司户参军李德裕,其父吉甫,元和中以直道明诚,高居相位,中外咸理,訏谟有功。 李吉甫是唐朝...
原创 “... 偷儿对于关羽的“义绝”关二爷的伤疤一直是心存拒绝的。然而,在翻阅历史的时候,不得不揭开这段残忍的故事...
原创 孟... 1947年初,蒋介石点燃全面内战的战火仅短短数月,就已连续损失70余万精锐,再也无力发动对各解放区的...
原创 《... 刚刚看到有人有这样的疑问: 热播网剧《唐朝诡事录》终于迎来大结局,最终的大BOSS根本不是王元通(沙...